#人世间征文#

周培公临终说了什么(人世间周父临终时)(1)

《人世间》剧中周父、周母的结伴去世很煽情,赚取了无数人的眼泪。

周父一向是家里的灵魂人物,他以他的坚忍、担当、智慧还有目光深远,引领这个出身光字片普通工人之家的儿女奋发图强,一心向学,最后硕果骄人:

三个孩子有两个都是北大毕业,后来一个入了政界,一个入职高校。

到他临终时,大儿子秉义已位居副市长,娶的媳妇则是副省长的女儿,妥妥的高干子女不说,本人也优秀,已晋升成医院的主任,在事业上挣得了一席之地。

女儿周蓉年纪轻轻便在大学里当上了副教授,收获一众好评,嫁的丈夫前一位是著名诗人,后来离婚再嫁,现任丈夫是著名导演。

二儿子秉坤虽然身份头衔与兄姐一比逊色了许多,媳妇郑娟也只是个家庭妇女。

可这个家是靠秉坤不太坚实的肩膀一肩挑起来的,他们老两口的晚年也是因为有了秉坤这个看似不太有出息却知冷知热,颇为孝顺的儿子才顺心顺意、健康喜乐的。

周培公临终说了什么(人世间周父临终时)(2)

剧中周志刚的前女婿----那位著名诗人冯化成对儿女孝敬老人一事总结得颇为到位:

“自古以来,孝分两种:养口体和养心智。伺候在父母身边,照顾衣食住行,是养口体;远走高飞有所成就,让父母以此为荣是养心智,二者同样重要,缺一不可。”

以这标准论,那周志刚这辈子,既有养口体的,又有养心智的,知足了。

可是周秉坤当时听了前姐夫的话很受触动,他是卯足了劲地一心想当个好儿子的。

而且他也不服:凭啥哥哥姐姐就是养心智的,他就只配养口齿。他暗下决心:既要为父母养口齿,也要为父母养心智,让父母发自内心地为他感到骄傲!

秉坤做到了吗?

达不达标不知道,可他一直为这目标努力着却是事实。

关于娶媳妇

秉坤爱上了哥们“杀人犯”涂志强的遗孀郑娟,因为郑娟肚里怀着别人的孩子,秉坤迟迟不敢跟父母开口要娶回郑娟。

在父亲探亲回家时也曾试着提过一嘴,谁料父亲立马勃然大怒,狠踹了秉坤一脚。

周培公临终说了什么(人世间周父临终时)(3)

他这视周家脸面比什么都重的人怎会听凭儿子娶一带着孩子的寡妇,秉坤再不敢吭气,他和郑娟就那样不明不白地处着。

秉坤从来不是不顾及父母感受的叛逆孩子,当时那个年代,姐姐周蓉就敢嫁一离异的中年男人,且那男人头上还戴着“反革命”的帽子。

母亲被女儿周蓉气成植物人反倒成全了秉坤和郑娟,秉坤不愿意将此事告诉分散各处的家人们,怕他们担心着急又自愧帮不上忙,选择自己一力将这事扛下来。

可一个人又要工作,又要照顾生活不能自理的植物人母亲,还有被姐姐托人送回来的年幼的外甥女,秉坤实在忙不过来,只有向郑娟求助。

郑娟带着瞎眼的弟弟光明和儿子楠楠来到了周家,这一照顾就是两年多,秉坤看在眼里,心里也发誓非郑娟不娶,可郑娟只要没过父亲这关,他还是不敢擅自做主。

周培公临终说了什么(人世间周父临终时)(4)

难道秉坤不爱郑娟吗?很爱很爱,可是比起做郑娟的好男人,他更想先做好爸妈的好儿子。

幸好,郑娟善良贤惠又自视甚低,秉坤说什么做什么怎样做她都无条件配合和服从,且从不质疑秉坤对她的爱。

所以秉坤在尽孝这回事上才能做得尽善尽美,实在是有郑娟这个好女人在替他无怨无悔地负重前行。

关于传宗接代

周父为人大致也算通情达理,可思想观念仍然很传统。

当他得知秉坤的大儿子不是他周家的种,大儿秉义又向他坦白说自己没有生育能力,周父便把生育的责任又一股脑压到了秉坤的身上。

倒是没苛求非得是孙子,孙女他也接受。可这无形中又给生活本就艰难的秉坤和郑娟添了不小的思想负担和生活压力。

当然,这事在郑娟这里根本不算个数,她因为楠楠不是秉坤的亲儿子,一直心怀歉疚,不管自己付出多少,也觉得对不住老周家。

所以当周父提出想让他们再生一个孩子时,郑娟觉得本就理所当然。而且,她比谁都迫切想要个儿子,要不,她替秉坤冤得慌。

周培公临终说了什么(人世间周父临终时)(5)

逼仄的生活空间,繁重的家庭负担,窘迫的经济状况,秉坤本就已经被生活压得透不过气来了,可是为了替父亲圆这个心愿,秉坤仍然选择了顺从。

关于事业

从秉坤被留在父母身边那刻起,他就比哥姐身上多了一付担子不说,还被父母不拿他当外人:照顾家里那是分内之事;传宗接代也是理当应分;

更难的是,周父心里还总有个执念,他认为考大学那是老周家孩子改换命运的唯一出路,所以他希望秉坤也能考上。

本来在老婆成了植物人这件事上儿子秉坤已经向自己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

而且回家的这些天他对秉坤的努力和艰辛也看在眼里。

可是大年初一,周父罕见地带领全家人在光字片挨家挨户兴师动众地去拜年,街坊们对周家大儿和闺女的啧啧称羡声还是极大的刺激到了自愧一事无成的秉坤。

周培公临终说了什么(人世间周父临终时)(6)

秉坤这辈子最大的心愿就是让爹妈满意,可是他就像那怎么努力也爬不到尽头的蜗牛,他在家的劳苦功高远远抵不上哥姐一纸北大文凭更让父母脸上有光。

他送父亲去火车站,向父亲表达心里的愤懑和不平,两人越说言辞越激烈,最后父亲恶狠狠地抛下一句戳秉坤心窝的话:

“你照顾着脑血栓后遗症的妈,带着姐姐的闺女,养着别人的儿子,那是你爹我呀,给你找的台阶。你拍着自己的良心,你问一问,就算没有这些家务事拖累着你,让你去考大学,你能考上吗?”

然后义无反顾地上了火车。

周父虽然说的是气话,可是也反应了他的真实内心,秉坤永远不是他心目中有出息的儿子。

平心而论,秉坤凭着他的厚道,他的踏实,他的吃苦耐劳,他的小有才华在他的小圈子里还算混得不错的。

不仅凭自己能力跳出了酱油厂这一濒临破产的企业,还进入了文化单位。

可是因为和哥姐比太逊色了,就总也换不来父亲的肯定和鼓励,秉坤为此一直耿耿于怀。

周培公临终说了什么(人世间周父临终时)(7)

父亲从那次生着气走后,秉坤一直憋着劲的不给父亲写信,也不理父亲,却更卯足了劲的想混出个人样来给父亲瞧:

这两年里,秉坤攒了一笔钱,为家人兑了一处大房子,带领全家人搬离了光字片;

在邵敬文的帮助下,秉坤终于拿到了他日思夜想、梦寐以求的事业编,过去父亲总嫌他是借调,不如呆在国营厂子安稳,他终于可以对父亲有个交代了。

被儿子冷落了两年,周志刚不是没反思过自己的问题,可是让儿子出人头地有错吗?说大实话有错吗?

周志刚还是百思不得其解,秉坤这犟种哪至于就和他这个爸真结下仇怨了,连封信都不肯写给他?

周志刚到了退休的年纪了,他藏着满腹心事、满腹委屈,和秉坤招呼也没打,就一个人背着行李落寞地回到了光字片的家。

可令他愕然的是:开门的竟然是国庆,秉坤他们竟然搬家了。

连早不在光字片住了这么大的事都不肯告诉他这当爹的一声,周志刚头一次领略了当父亲多年从未有过的挫败感。

周培公临终说了什么(人世间周父临终时)(8)

当晚,父子俩一番唇枪舌剑,一通委屈发泄,一顿抱头痛哭后,两人之间的疙瘩才算解开,周志刚也打心里为秉坤这两年来取得的成绩而感到欣慰,并由衷地第一次表扬了秉坤:

“你是我们家三个孩子里我最满意的。”

因为得到了父亲的肯定,秉坤再一次潸然泪下。

只是秉坤的人生总差点好运气:

楠楠的身世本就是个雷,随时有引爆的可能。

更让秉坤揪心的还有另一件事:他兑的这大房子竟被原房主追讨,不仅又得全家搬回光字片,连兑的那一大笔钱也追不回来了。

秉坤一个人蹲在国庆一家腾下的老屋里恸哭失声,周志刚寻来后也为秉坤的艰难和不易心揪做一团。

大儿、女儿尽管有出息,可早和这个家渐行渐远,临到人生的末端,还是只有这没出息的小儿子与他们休戚与共,祸福同担。

周培公临终说了什么(人世间周父临终时)(9)

周志刚和老伴又随秉坤家搬回了逼仄破旧的光字片老屋,为缓解住房压力,周志刚以年迈之躯在一村办企业打工兼居住,偶尔回家和家人团聚团聚。

周志刚的死来得猝不及防:

这天,他正和孙子聪聪下棋,突然倒地不起。

秉坤领着光字片的发小、哥们匆匆赶来,轮番拉着板车将周志刚送到了医院,医生给判了死刑。

在抽完了几根烟后,周志刚强撑着最后一口气回到了光字片老屋的土炕上。

大儿秉义正下着乡,听闻此讯赶回来已是夜晚。

一进门对着秉坤便是好一顿埋怨,怨他不给嫂子郝冬梅打电话,让派车来接父亲去医院。周志刚替秉坤说了公道话:

“秉义呀,你这一进门,就哇啦哇啦的,我这幸亏没死,我这要是死了,你还不把秉坤冤枉死啊!”

女儿周蓉正和蔡晓光在外地,接到电话乘着最快的班机,也在这时赶了回来。

周培公临终说了什么(人世间周父临终时)(10)

进门却见父亲斜靠在炕头,精神尚好,于是也对着弟弟就是一通指责:

“咋整的呀,我告诉你,爸有事我跟你没完!”

周志刚一向最疼爱这唯一的闺女,可她的话怎么听着就不对味。

“蓉啊,这就是你不对了,爸爸呀是你仨人的爸,这不是秉坤一个人的,你不能因为弟弟一直守在爹妈身边,出了什么事就都怪他呀。”

被父亲在这一刻理解,秉坤的心里暖暖的,似乎前面所受的委屈,扛的压力,付出的辛劳都值了。

晚上,一家人难得的都睡在家里的这个大土炕上,秉坤还想最后一次向父亲求证一下:

“爸,我问你个事啊!你说在你心里边,我们姊妹仨谁最好?”

这是萦绕在秉坤心头的一个结,周父避重就轻:

“你们仨在爸爸心里,都是顶呱呱,最好的。”

秉坤不甘心,继续追问:

“不是,最好的?你说是哪一个最好?”

周父也继续装糊涂:

“那我就说实话了,你姐姐和你哥哥不在家的时候,爸爸一定告诉你:‘秉坤,你是最好的!’

可话锋一转,又说,等你跟姐姐不在家的时候,爸爸就对秉义说:‘秉义啊,你是三个当中最好最好的。’‘你俩不在,爸就说你姐最好!’

周培公临终说了什么(人世间周父临终时)(11)

这样的回答很滑头,很一碗水端平,可是也很伤秉坤的心,秉坤最终还是没要来父亲心目中那份发自内心的赞扬和肯定。

他缩在被窝里,脸上强自欢笑,眼角的泪却滚滚而下。

他理解父亲,最后时刻不想给自己平时顾不上尽孝的儿女留遗憾,可是他心里仍然不是滋味。

其实,早在重回光字片居住,秉坤就和父亲再无隔阂,空前贴心起来。

父子俩怀揣同一个目标,担着同一份责任,周志刚对秉坤的“没出息”也早看开了:

这个儿子在家孝顺父母,爱妻惜子;在外重情仗义,不生靠人之心,一心带着家人把日子往好了过,是个好儿子。

反倒是有出息的大儿子,每天为公事忙得脚不沾地,已经是副市长了,可以代表一部分政府了,可是还那样无能为力、力不从心:

光字片的人们仍破破烂烂,修修补补的住着;自己家六七口人还得在两间小土屋里挤着;国庆他爸竟然是大冬天晚上被冻死的。

大儿子忙得顾不上他们老两口他无怨言,可是总得忙出个道道不是?

可是,他也知道儿子秉义是个负责任的好干部,他不能苛责他。

周培公临终说了什么(人世间周父临终时)(12)

总之,有这样的三个孩子他知足,也不忍心让他们背负着没尽到心的枷锁在悔恨和自责中度过余生。

反正秉坤不是外人,反正他担的责任和委屈已够多,也不在乎多这一回。

看破不说破,留一些情面给孩子,让他们往后的人生,相扶相携着好好过,这才是周志刚临终最大的心愿。

秉坤现在或许想不开,但以后他会明白自己这一番苦心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