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一个人的性格的好坏(一个人的性格品质)(1)

要想了解一个人的性格品质,那就约TA吃顿饭。

只需要看到他在餐桌上的表现就可大概清楚。

餐桌教育同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塑造孩子的品质。

家长们,您知道吗?


看一个人的性格的好坏(一个人的性格品质)(2)

吃是孩子的本能,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吃相”。

有的孩子吃相令人作呕:一人趴在桌上,目中无人,用筷子把盆里的食物“翻江倒海”,一边嚼着“美味佳肴”,一边“高谈阔论”,唾沫横飞。

看一个人的性格的好坏(一个人的性格品质)(3)

使周围与他一起用餐的人食欲大减;有的孩子见到自己喜欢吃的,不顾他人,独霸、独吞、独占、独享……父母见怪不怪,习以为常。

甚至自欺欺人的安慰自己,孩子还小,长大了就好了。

看一个人的性格的好坏(一个人的性格品质)(4)

其实,每个孩子从他在餐桌上的“吃相”,都可看到他背后家庭的文化,教养和每个人的修养品位,当然这不是即兴“表演”,而是家庭长期熏陶的结果。

今天,作为孩子的父母,考虑得比较多的也许是如何给孩子增加营养,让孩子吃得好一点,吃得多一点,却很少考虑餐桌上的家庭教育。

这是一个很沉重的想法。

反而,小小的餐桌礼仪,却给人透露了一个人的真本性。


作为父母的您,意识到餐桌教育的重要性,可以从这几方面开始培养孩子。

1.培养孩子感恩之心

看一个人的性格的好坏(一个人的性格品质)(5)

在学校,每个学生都读过这样的诗句: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然而在吃饭时,却看到孩子们将米饭晒在饭桌上。

作为父母如何从小培养孩子的感恩之心?

其实,餐桌是最好的培训场景。

重视对孩子感恩教育的父母是绝对不会放弃餐桌上这一家庭教育的平台。

生活是一本最好的教科书。父母就是最好的老师。

学习生活化,生活学习化。

常怀感恩之心的孩子会珍惜每一粒饭,每一叶菜;常怀感恩之心的孩子,会知足常乐,珍惜今日生活来之不易。

感恩之心是一切道德的起源。

感恩从餐桌开始,从父母开始。


2.培养孩子用餐礼仪

看一个人的性格的好坏(一个人的性格品质)(6)

在家中,与长辈共同进餐;在社会,与朋友同学一起聚餐。

如果能养成一个文明,儒雅的用餐习惯,这是保证孩子将来社会规范上的适应,人际互动上的和谐,以及各种条件下事业成功的重要前提。

如果从小能养成文明礼貌的用餐习惯,对孩子来说,是父母留给孩子最有价值的无形资产。

这种资产教育是永恒的,无限的,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

餐桌好习惯

1.用餐前,家人各就各位,全家人坐定后,长辈动筷后方可动筷;

2.学习筷子的正确拿法,并养成习惯;

3.用餐过程中,随时保持桌面的整洁;

4.用餐时,细嚼慢咽,餐食在口中不说话;吃东西,喝汤不出声;

5.不翻捡盘中食物,有些菜食使用公筷、母匙;筷子上沾有食物时不夹菜;

6.用餐过程中交谈要轻声;

7.单手不可同时拿两种餐具;

8.不可挥动餐具指人;

9.三餐定时、定量、不偏食、不暴食,珍惜食物不浪费;

10.退席时要将残渣收拾在自己的碗内,坐椅放正,向同桌上告退说:“慢用”。

用餐过程中的每一个小细节,都反映出一个人的性格特点与家庭教育。

每个人的用餐礼仪,已经成为现代体现一个人素质的映射。

当今社会,用餐礼仪是一种风向。

文明用餐,应从小培养,父母自己首先也应为孩子做出榜样。

因为您们就是孩子最棒的老师。


3.培养孩子学会承担责任

看一个人的性格的好坏(一个人的性格品质)(7)

有很多家庭把每天一小时的晚餐时间称之为“晚餐论坛”,成为亲子之间共同交流,相互学习,共同分享的平台。

但也有个别家庭,每日晚餐,父母口中嚼着饭菜,手把着饭碗,便开始对孩子“三堂会审”:“今天语文考几分了?”“数学为啥考这么差?”“班主任老师又来电话告状了!”

随着父母对孩子步步“逼供讯”,孩子极力反抗自卫,餐桌上空顿时雷电交加,乌云密布……这样的晚餐对孩子的“身”与“心”有百弊而无一利。

其实这是一个错误的做法。

这样不仅会让孩子厌恶用餐,甚至会让孩子焦虑。

作为家庭中的每一成员,都是家庭的主人,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既可分享家庭中的成果、快乐,又应承担家庭中的责任和义务。

吃完饭,让子女承担一点洗碗扫地的任务,可能不是无关紧要的小事,而是从小培养孩子家庭责任心的重要途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