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万事,民生为大。

过去五年来,

肇庆始终把增进民生福祉

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一个个公共基础设施

从诞生到焕新,

在这座城市上刻画着一幅幅“民生答卷”,

传递着民生温度。

肇庆时代变化(肇庆变变)(1)

△梁亮 摄

医疗卫生设施,变!

“镇上有好的医院,不用奔波,省钱又省心。”

2019年,四会市江谷镇中心卫生院

升级改造成为四会市第二人民医院,

医院有了崭新的住院大楼和门诊部,

医疗服务能力水平也得到提升,

患有糖尿病和高血压黄伯在镇上就能看病,

看病不用再往外地跑,医保报销也更方便。

群众看病体验的改善

正是肇庆这些年持续提升

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的生动写照。

五年来,肇庆累计投入53.63亿元,升级建设15个县级公立医院,4个中心卫生院升级建成县级第二人民医院、5个县域急救中心、35个标准化乡镇卫生院、1138间公建规范化村卫生站建成投入使用。

肇庆时代变化(肇庆变变)(2)

△怀集县第二人民医院 图源 健康肇庆

除了加大对基层医疗资源的倾斜,

肇庆还持续引进和优化优质医疗资源。

按照三甲医院标准建设的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肇庆医院开业运营;托管共建的省第二人民医院肇庆医院(肇庆市中心人民医院)投入使用;市一医院被列入省高水平医院重点建设医院,建成国家级胸痛中心、卒中中心,深化与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合作,建设重点专科达到10个。

肇庆时代变化(肇庆变变)(3)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肇庆医院 西江日报记者 岑永龙 摄

肇庆时代变化(肇庆变变)(4)

公共娱乐设施,变!

去年10月,肇庆市儿童公园正式开园。

一年来,这里已成为肇庆市民

乃至周边城市游客休闲游乐的热门“打卡地”。

公园累计接待游客已超57万人次,

游客数量持续平稳增长。

肇庆市儿童公园园长曾昭君

每个周末及节假日,公园都会迎来大批游客,以亲子游为主。

肇庆时代变化(肇庆变变)(5)

△图源 肇庆市儿童公园

近年来,

肇庆立足自身天然禀赋优势,

因地制宜建设了一批城市公园,

一个个各具特色的公园拓展了许多人的活动空间,

让市民在休闲娱乐中更加亲近肇庆的山山水水。

约上朋友一起到长者公园散步赏景

已成为70岁英姐的“常规动作”,

她赞叹:“这是专门为我们长者建的公园,

风景宜人,设施完善!”

肇庆时代变化(肇庆变变)(6)

△廖文奕 摄

公共体育设施,变!

过去五年,肇庆加快完善市、县两级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全市建设改造场馆34个(新建12个、升级改造22个),新建社区体育公园114个,社会足球场69个。全市16个街道均建有室内外健身设施,88个乡镇全部建设了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实现全覆盖。

伴月湖社区体育公园位于星湖旁,

风景优美,交通方便,

大众体育设施一应俱全,

平日有不少市民会到公园运动。

家住附近的林伯每天早上都会到

公园健身30分钟左右,

附近商铺的员工梁先生每周

都会约同事到伴月湖球场打球。

肇庆时代变化(肇庆变变)(7)

肇庆时代变化(肇庆变变)(8)

△廖文奕 摄

同时,肇庆大力开展

公共体育场馆免费或低收费向社会开放工作,

全市体育系统所有公共体育场馆

全部免费或低收费向社会开放,

大大方便了市民群众健身锻炼。

公共文化设施,变!

肇庆市博物馆新馆

自今年5月1日开放以来,

前来参观的市民游客络绎不绝。

市民伍小姐感慨:

“肇庆有一个这么漂亮的博物馆我觉得很骄傲,以后我要好好学习历史,同时让更多的人知道我们肇庆的深厚文化底蕴。”

肇庆时代变化(肇庆变变)(9)

肇庆时代变化(肇庆变变)(10)

肇庆时代变化(肇庆变变)(11)

肇庆时代变化(肇庆变变)(12)

△梁瑞伟 摄

这五年来,

越发完备的文化场馆

进一步丰富了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目前,全市9个公共图书馆、9个文化馆全部建成国家一级图书馆、文化馆;全市104个乡镇(街道)全部建成省一级站以上标准的文化站,其中省一级站91个、特级站13个;全市1549个行政村(社区)全部建有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

市博物馆新馆、端州区博物馆、

鼎湖区博物馆先后建成并对公众开放,

市、县两级“三馆”全部建成;

实现了全市各级各类文化馆(站)、

博物馆全部免费向社会开放。

肇庆时代变化(肇庆变变)(13)

△肇庆市文化馆新馆于近日正式开馆并对外免费开放,文化艺术爱好者在排练厅练习乐器和舞蹈。图源 肇庆新区发布

改善民生没有终点,

只有接续不断的起点。

新征程的前进之路上,

肇庆将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

持续加大民生事业投入力度,完善公共服务,

为这幅连绵不断的民生长卷再添新的绚烂色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