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节假期已过,又走上了新的征程。临行之前,家中老母亲拉着我的手,絮絮叨叨叮嘱了很多,送到我车旁,依依不舍,瞬间让我想起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感慨万千。千百年来,无论什么时候,无论到哪里,母亲都时时刻刻的牵挂。一首诗写出了天下母亲对儿子的深情厚爱和儿子对母亲难以报答的母恩。

诗六句,分两层意思,前四句为叙事,为第一层;后两句是升华为抒情,为第二层。两层结构紧密,联系密切,过渡自然。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将慈母与游子、手中线与身上衣一一对应,体现了母子之间的相互关系,引领三、四句。“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密密缝与迟迟归相对应,显示游子身上的衣服都是母亲一针一线缝制的,恐怕天寒地冷,儿子受冻。

第一层叙事,将母亲博大深厚的母爱通过细小的线传导到儿子的心田,让儿子享受到天地间最大的母爱。儿子远游,母亲牵肠挂肚,密密缝的衣服不易破损,使迟迟不能归家的儿子的衣服能够经久耐穿,保暖驱寒,母亲体贴入微倾注纯洁朴实母爱,寄托着慈母眷眷之心,感人肺腑。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写母恩之深,儿子难以报答。以春日阳光喻母爱,以小草比喻儿子,小草只有在阳光下才能茁壮成长,儿子只有在母爱下才能成长成人成才,比喻恰当贴切。母亲之爱至大至深,像春日暖阳,作为小草的儿子,又怎么能够报答母爱呢?

国庆节读首诗(国庆之后读游子吟)(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