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常常因为眼周出现小疙瘩到医院就诊,这些小疙瘩看起来症状都很相似,医生却采用了完全不同的治疗手段,有时会让不明就里的患者感到疑惑。其实临床上见到的眼周的小疙瘩,症状虽然相似,实际上是完全不同的东西,所以医生才会区别对待。下面我来简单谈一下常见的几种小疙瘩:

1、霰粒肿:是睑板腺排出不畅导致分泌物潴留而形成的睑板腺慢性炎性肉芽肿,又称睑板腺囊肿。霰粒肿的治疗应该根据病情的不同采取不同的办法。较小型且没有症状的可以不必治疗,通常会自行吸收。不能吸收的可以通过滴消炎止痛的滴眼液进行治疗。比较大且伴有自觉症状的霰粒肿很难吸收,应当在局部麻醉下行霰粒肿刮除术进行治疗。霰粒肿容易复发,老年复发的患者还应该与睑板腺癌进行鉴别,手术时需要进行活检以排除。

眼周小黑疙瘩(眼周小疙瘩区别对待它)(1)

2、睑腺炎:就是日常说的“针眼”“麦粒肿”,也叫急性睑腺炎,是细菌感染所引起的炎症。眼睑红肿疼痛,如果治疗不及时,就会产生化脓。早期可以用消炎的眼药水或眼药膏进行抗感染治疗;也可以进行热敷,促进血液及淋巴循环,使肿物消散。晚期严重者需要等到脓肿局限化后切开排脓或等待它自行破溃再行处理。千万不要用手挤压或用未消毒的针去挑,以免炎症通过面部丰富的淋巴管和血管网向颅内扩散,引起海绵窦炎或脑膜炎等严重后果。

眼周小黑疙瘩(眼周小疙瘩区别对待它)(2)

3、粟粒肿:眼周皮肤表层下方,米粒大小的白色颗粒,少数可能会有钙化现象,除了体质和老化的影响,肌肤损伤以及过度的阳光刺激也可能刺激症状加重。如果通常需要进行眼科治疗,如果粟粒肿的位置在睫毛根部距离眼睛较近处,需要眼科治疗,使用眼药水、眼药膏或手术治疗。如果粟粒肿位于眼皮等距离眼睛较远的位置,则可考虑进行激光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