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说每人每月限额五万(扫码可提升额度)(1)

一名涉案人员在讲述案情。

常州市公安局通报了一起公安部督办案件。据了解,2018年7月份以来,常州警方经三个多月的持续侦查,成功侦破公安部挂牌督办的“6.28”利用二维码系列诈骗案,抓获犯罪嫌疑人54名,串并山东、安徽、广东、甘肃、新疆等20余省市、自治区、直辖市案件500余起,涉案总价值600余万元。

诱骗受害人扫二维码

2018年6月28日,常州市高新区一受害人周某通过微信朋友圈添加了一个声称可以提高蚂蚁花呗额度的微信账号,对方以缴纳手续费等借口,诱骗周某不断扫描对方提供的微信二维码付款,共计损失3.1万元。

案发后,常州市公安局立即组织市反诈骗中心、刑警支队、高新区分局及相关警种部门抽调精干力量成立专案组开展侦查。同年7月25日,专案民警根据研判线索,赶赴广东深圳、湖南郴州,抓获涉案犯罪嫌疑人钟某斌、黄某永等人。通过对犯罪嫌疑人审查深挖及案情分析研判,初步判断此案背后隐藏一个利用二维码“供、售、销”一条龙实施诈骗犯罪团伙。

犯罪团伙成员通过QQ、微信群结识交流,相互勾结后采取私聊作案,在QQ群、微信群、网络论坛上发布广告;虚构“低价手机”“提高蚂蚁花呗额度”“提高微粒贷额度”“发一返三”等理由,诱骗受害人扫码付款。

涉案500起金额高达600万

由于涉案人数众多,受害人遍布全国各地,涉案金额较大、危害严重,2018年11月,被公安部确定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专项行动第六批挂牌案件予以督办。

专案组通过对涉案数据进行碰撞比对、分析研判,初步掌握了犯罪团伙的分工及组织架构,有专门为犯罪链条提供收款二维码的“码主”,有专门寻找收款二维码的“码保”,有专门向实施诈骗犯罪分子提供洗钱通道的“码商”和“中介”,还有具体实施诈骗犯罪的“秒单手”。

在掌握犯罪组织结构、角色分工之后,专案组在江苏省公安厅反诈骗中心精心指导和支付宝安全团队的大力支持下,历经3个多月先后赶赴广东、山东、河南、吉林、四川、河北等地工作,相继抓获从事二维码提供、销售、支付、分赃等各个环节的犯罪嫌疑人共计54名,串并山东、安徽、广东、甘肃、新疆等20余省市、自治区、直辖市案件500余起,涉案总价值600余万元。

犯罪团伙形成黑色产业链

通过对该串公安部挂牌督办的系列诈骗案研判侦办,警方发现:此类网络诈骗犯罪过程中,受害人与犯罪嫌疑人之间通过微信、QQ等社交软件联系,受害人资金通过扫描二维码支付。当今网络诈骗案件多发,重要原因之一即为此种网络黑色产业链的存在,有专门人群从事注册包装QQ、微信养号,有人专门搜集租用短位QQ靓号。这些人群游离在违法犯罪边缘,在网络中贩卖QQ号、微信号、收款二维码,为具体实施诈骗的犯罪分子提供作案和收款洗钱途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