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史上的三个神秘人物(人物著名数学家王元院士逝世)(1)

5月14日,据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消息,我国著名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元于14日中午12时46分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91岁。

王元,1930年4月生,1952年毕业于浙江大学数学系,1980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经陈建功、苏步青推荐到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工作,在华罗庚指导下研究数论,曾任数学所所长与中国数学会理事长。

他在解析数论、代数数论以及数论方法应用等方面均作出了卓越贡献。他关于哥德巴赫猜想的研究为中国夺得了该领域的第一个重要成果:他与华罗庚一起开拓了高维数值积分的研究方向并创造了“华—王方法”,他们的专著《数论在近似分析中的应用》英译本由斯普林格出版社出版后,英、德、日、奥等十多个国家的14种数学杂志予以好评,认为“就抽象数学的应用而言,该书本身就是一个光彩夺目的例证”。

王元在另一个艰深的领域代数数域上的丢番图分析以及数论方法在统计中的应用方面也作出了杰出的成果。王元的工作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陈嘉庚物质科学奖、何梁何利奖、1999年华罗庚数学奖。他在国际数学界和港台数学界享有声誉,被聘为世界科学出版社顾问、联邦德国《分析》杂志编委及斯普林格《图论与组合》杂志编委。1984年荣获“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中青年专家”称号。

王元与哥德巴赫猜想

1742年6月7日,德国数学家克里斯蒂安·哥德巴赫写信给瑞士数学家莱昂哈德·欧拉,提出两个猜想:

(1)任何一个大于2的偶数都可以表示为两个素数之和;

(2)任何一个大于5的奇数是3个素数之和。

这就是著名的哥德巴赫猜想。

哥德巴赫猜想的内容十分简洁,但它的证明却异乎寻常的困难。从哥德巴赫写信之日起,直至1920年,并没有一个方法可以用来证明这个问题。

华罗庚是中国最早从事哥德巴赫猜想的数学家。1936~1938年,他赴英国剑桥大学留学,在哈代的指导下从事数论研究,并开始研究哥德巴赫猜想,取得了很好的成果,证明了对于“几乎所有”的偶数,猜想(1)都是正确的。

1950年,华罗庚从美国回国,在中科院数学研究所组织数论研究讨论班,选择哥德巴赫猜想作为讨论的主题,倡议并指导他的学生王元、潘承洞和陈景润等研究这一问题。

1956年,王元证明了“3+4”;1957年,年仅27岁的他又证明了“2+3”。1960年,他看到新出版的原苏联数学家布赫夕塔布写的教科书《数论》第358页上写道:“王元在1958年成功地证明了定理347。每一个充分大的偶数2N都可以表成n n’,其中n的素因子个数不超过2,而n’的素因子个数不超过3(即“2 3”)。”

他激动得热泪盈眶,浮想联翩:“总算为国家做出了一点贡献。”

1966年,陈景润在对筛法作了新的重要改进后,证明了“1+2”,轰动了全国乃至全世界。

王元先生说,做科学是极端残酷的,80%的人一辈子默默无闻没有做出来。其中很多人都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苦闷关”,做出来就好了,做不出来时人会有要疯掉的感受。做完哥德巴赫猜想“2 3”的证明后,王元很清晰地意识到没有大的方法上的突破,在这一问题上很难再有进展,于是,他想好了退路:这个成果够我“用”五年时间的,五年以后,我做不出来,就去大学教书了,哪怕是一所外地的三流大学。

1980年,王元先生当选为年轻的中国科学院院士,那一年他50岁,也许,对于其他学科的科学家来说,这个年龄还可以有很多突破,但是王元深知,他必须有所选择地分配自己的时间,他认为再发那些无聊的论文和文章已经不合算。所以,他开始通过数学研究,进一步关注到数学的本质,数学和数学家在教育、社会和人类发展中的影响,将数学这门科学通俗解析,让大众感受数学中的乐趣。他将关于这方面的思考部分汇集在论文集《王元论哥德巴赫猜想》、《华罗庚》传记、《王元文集》和《华罗庚的数学生涯》等书中。《华罗庚》可以说是王元科普创作的代表作,他花费八、九年,写了这本数学家的传记。一位著名的数学家来写另一位著名数学家的传记,这在国内外是不多见的。

据说,王元先生从小爱好广泛,无论音乐书法绘画都有兴趣,后来为了搞数学,“把他们像戒烟一样戒掉了”。65岁那年,他开始捡起书法这一放了很多年的爱好。以数学家的风范学习任何东西大概都不难吧,现在,王元先生的书法已成气候,据说某机构曾经为他的作品定价,以“不卖字”为原则的王元先生已经给很多学校的数学院题写牌匾。

王元先生说,是不是一个真正的科学家并不是看你是不是一个院士,懂一点数学史的人都知道,在数学界评价一个人,是根据你的工作做出的,你生前有再多的桂冠,死后可能人家早就忘掉了,而不到27岁就病逝的挪威天才数学家阿贝尔,在他死后依然在数学界有崇高位置。不要在乎眼前的荣誉,关键是你做了什么。

来源:中国科学报、中华读书报、科学时报等

编辑:毛梦囡

审核:王飞

终审:陈磊

<公众号ID:kepu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