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平新城湿地公园(东平河岸将现26万m2生态廊道)(1)

佛山新港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陈枫摄

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杨博)昨日,记者从禅城区“三园贯通”媒体通气会获悉,东平河佛山新港沿线已成为中心城区城市形态提升的重点项目之一。今年,禅城区将开展佛山新港及周边改造提升工程。改造提升后的佛山新港码头地块将与东平河渔村文化公园、东平河石湾湿地公园形成“三园贯通”之势,形成26万平方米的生态廊道。佛山新港原有的建筑物及设施将得到利用,成为连接历史记忆的独特景观。

新景观:

三园贯通 “明珠成串”

昨日,记者从发布会获悉,东平河佛山新港沿线已成为中心城区城市形态提升的重点项目之一。其中,佛山新港码头东侧的东平河石湾湿地公园位于东平河北岸东平大桥至明窦水闸之间的位置,原为东平河北岸的一片滩涂地,总面积约10.8万平方米,于2015年完工,现已成为市民观花休闲与生态科普的湿地花海胜地。佛山新港码头西侧的渔村文化公园,总面积约2.8万平方米,于2017年底完工,在保留部分比较有特色的渔民旧屋及原基础较好的建筑、牌坊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公园配套设施,方便市民的娱乐休闲生活,打造成一个特色的“都市渔村”休闲景观公园。

据介绍,根据《佛山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位于上述两大公园中间的佛山新港码头地块,属生态空间和非建设用地,已纳入城市公园用地范围。相关工作负责人表示,禅城区为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城市形态,加快大湾区高品质森林城市进程,结合城市形态提升和城市中轴线规划的具体要求,来打造东平河沿岸的生态走廊,计划于2019年开展佛山新港及周边改造提升工程,现正进行概念性方案设计。该方案结合辖区东平河渔村文化公园、东平河石湾湿地公园等项目成果,将形成“三园贯通”之势。

新看点:

创造独特滨江绿化景观

发布会上,禅城区征收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为贯彻落实佛山市中心城区城市形态提升专项行动工作部署,加快禅城区城市升级进程,配合城市规划的三园贯通方案,该中心作为行政征收部门,于2018年8月17日发布佛山新港码头征收项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决定的公告(佛禅房征决告〔2018〕第4号),现按法定程序对征收范围内国有土地上房屋及设施等进行评估及谈判工作。2018年12月26日,佛山新港码头有限公司与禅城区签订了《佛山新港码头征收与补偿工作框架协议》,协议约定在2019年上半年完成新港码头征收工作。

记者了解到,在佛山新港计划调整的背景下,禅城区公用部门正在编制三园贯通概念性方案,禅城区发展规划和统计局正在编制《佛山新港及澜石港旧工业遗产活化再利用概念策划研究》。项目拟巧妙地将旧有的港区改建成以生态修复为主的公众休闲、娱乐的场所,创造独特的滨江绿化景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