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您一定不晓得,作为《三国演义》,能呼风唤雨,计谋多端,似为妖人的诸葛亮,真实的历史上,可不光他哥他弟是他兄弟,还曾有一位拜过把子差点就歃血为盟的异性兄弟唤做张温。

诸葛亮为什么三兄弟各为其主 诸葛亮为何非要拉他拜兄弟(1)

《三国演义》张温 剧照

值得一说的是,东汉末年朝廷还有一位官至司隶校尉、太尉,封互乡侯的张温。曾受曹操祖父曹腾所提拔,是董卓、孙坚、陶谦等人的老领导,曾奉命讨伐韩遂、边章叛乱,威震天下。但董卓掌权后,以和袁术勾结的罪名将其杀害。那个时候,诸葛亮把兄弟,小张温还没出生呢,后来,他成为了江东四方钦慕的名士。

西晋编辑的正史书曾言之凿凿:“张温字惠恕。英才瑰伟,拜中郎,聘蜀,与诸葛亮结金兰之好焉。”就是说曾作为东吴特使出使蜀国时与诸葛亮义结金兰。

诸葛亮为什么三兄弟各为其主 诸葛亮为何非要拉他拜兄弟(2)

《三国演义》桃园三结义

这可不是随便称兄道弟,所谓“金兰”就是,“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兰花,又有“梅兰竹菊”四君子之称。

仪式感直逼“桃园三结义”,要在红纸上写上双方的姓名字。生辰八字祖孙三代姓甚名谁一系列信息,是为金兰谱,摆上天地牌位,供三牲祭品, 根据年龄的大小,依次焚香叩拜,一起读誓词,“黄天在上,厚土为证,山河为盟,四海为约”才可结为金兰之交。可见二人得有多一见如故掏心掏肺,才能成为这样的兄弟。

诸葛亮为什么三兄弟各为其主 诸葛亮为何非要拉他拜兄弟(3)

孙权

说起来,别说是诸葛亮愿意与之结交,他从小就修养节操,容貌奇异伟岸,还没入仕,声名便显赫扬州郡,连孙权听说,都问:“张温能与当今何人相比?”大臣回奏:张温当今无人可比。

爱才的孙权赶紧征召张温相见。问他治国理政之策,张温对答如流且风度翩翩,听着无不倾慕。

东吴大臣张昭事后激动的握着张温的手说:“老夫把心意托付你,你应该明白。”孙权得一旷世人才,喜出望外,便任命张温为议郎、选曹尚书,又迁为太子太傅,恩宠有加。

诸葛亮为什么三兄弟各为其主 诸葛亮为何非要拉他拜兄弟(4)

《三国演义》张温

公元223年。为报仇关羽之死,刘备不听劝阻,倾全国之兵征伐东吴,结果被小将火烧连营,夷陵惨败白帝城托孤后逝世。而东吴一方,战事持久,也是惨胜,国立消耗巨大。

刘孙联盟破裂,所谓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曹魏虎视眈眈,执掌大权的诸葛亮就想着赶紧和东吴重修旧好,恢复同盟共抗强敌。先是邓芝冒着阻力出使东吴,浅说来意,孙权早有此意,便派出口才绝佳一表人才的张温,以辅义中郎将的身份,全权代表自己去蜀国签署新的联盟协议共誓击曹。但他又很担心,关羽可是被东吴背后偷袭斩杀,刘备也是给东吴给活活气死的,仇怨大了去,万一故意刁难张温怎么办?但张温信心满满。等到了蜀国,为了消除阻力上给蜀汉朝廷的文书极力称颂蜀汉,以表明和解的诚意,文采太华丽,写的是情真意切,夸赞的诸葛亮群臣都不好意思了,于是双方立即缔结盟约,可以说张温不辱使命,外交工作极为出色。

诸葛亮为什么三兄弟各为其主 诸葛亮为何非要拉他拜兄弟(5)

歃血为盟

也正是张温这次出访,让诸葛亮也刮目相看。

你想诸葛亮当年躬耕于南阳时,可不是什么人都结交的的,“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都得是明文望族、儒雅名士。位居高位后,一般凡夫更不可能为他所瞧。但会后,四十三岁的诸葛亮却一反常态,非要和小十几岁的张温结为金兰,还不是说说而已,动真格的,仪式感顶格,对天地发毒誓,就差歃血为盟了。

一来,出于政治需要,有点作秀,二来,对方江东望族,但三来,确实是其各各方面的优秀表现所折服。

诸葛亮为什么三兄弟各为其主 诸葛亮为何非要拉他拜兄弟(6)

白帝城托孤

古代结婚早,十几岁差了一两辈呢,但诸葛亮不管,非要当兄弟。能让历史上智慧化身的诸葛亮主动拉着当哥们儿的,堪称一代牛人。

但张温,哪里晓得,他的人生天花板也就这样了,回到东吴后没得到主公孙权的优厚嘉奖,孙权晚年非常多疑患了迫害妄想症,,他知道张温那边不惜笔墨猛夸蜀汉,跟诸葛亮还成了兄弟,吴蜀两国声名又大噪,总担心张温不忠别有贰心,便找了个机会,诬陷张温“朋党作奸、贻误军令、炫华惑众、有辱本国”,牵涉谋反,将他下了狱。

诸葛亮为什么三兄弟各为其主 诸葛亮为何非要拉他拜兄弟(7)

《三国演义》诸葛亮 马谡

后来虽然被放了,但张温被削夺官职爵位遣返回吴郡。将军骆统曾上书为张温极力辩解,但孙权不听。六年后,张温病逝。估计气急攻心,气死的,他远在蜀国的诸葛亮估计也万万没料到。

除了张温,诸葛亮还曾和襄阳名士马良以兄弟相称。但应该没有义结金兰过,马良后在刘备发动的夷陵之战遇害身亡。

从此,诸葛亮对其弟马谡颇为关照,但后面的故事,就不多讲了。

喜马拉雅《大力史》文字版,为防剽窃搬到今日头条,欢迎留言点赞!

转音频、洗稿,剽窃者请自重,发现后起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