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英雄雨来》是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中的课文,本单元的语文要素:学习把握长文章的主要内容。
之前孩子们已经学习过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来写一件事,但很长的一个故事,都还没有接触过,那么,为什么要选这篇文章作为孩子们开启学习长文章的钥匙呢?
以下是我通过对文本的解读,以及写作上一个探讨所做出的解答。我会运用毛姆所提出的几点创作方法分析。
这篇文章的幅度刚好,是一部中篇小说。加上有作者的亲身经历和感受,写得非常精彩。压缩成一篇对小学生来说的长文章不难。
故事就是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写的。起因:游泳本领高、上夜校读书;经过:掩护李大叔、勇斗鬼子;结果:宁死不屈、机智逃生。
作者用常用的序号来标示每部分,方便学生概括出主要内容,在概括每部分的主要内容时,要更多关注作者主要讲了什么,运用“取主舍次”的方法。
比如第一部分:写雨来游泳本领高是主要部分,此外还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主要人物。描写了还乡河的环境。
不论是游泳本领高、还是还乡河的环境都为下文做了铺垫,埋下了伏笔,而且非常高超。读完才会恍然大悟——原来作者早有伏笔。
学生能够概括出每部分的主要内容,接下来就是学习概括长文章的主要内容了:把这些概括出来的小标题,加上时间、地点和人物串联起来,就是长文章的主要内容了。
这叫“综合法”。在概括时,依然要把握主要内容。整体来看,作者重点写的必然是事情的经过:掩护李大叔和勇斗鬼子。从文章的篇幅上也可以看出来。
这是最能表现雨来品质的部分。前面所写的游泳本领高和上夜校读书都是铺垫。
毛姆的创作方法一:故事要有节奏——快慢要交替进行。
接下来,我们就看看作者是如何把握文章的节奏的。
第一自然段,环境描写,非常优美。在如此美丽的地方——我们的祖国如此美丽,却遭遇到鬼子的破坏,我们怎能不热爱祖国而奋起反抗了,哪怕是一个小小年纪的孩子!
接下来描写雨来和小伙伴在河中各种游泳、戏水,就好像发生在我们身边一样。
节奏是抒情的、缓慢的。给人一种宁静的美好。
接下来写雨来上夜校,念: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节奏稍显紧张起来。当写到李大叔时,紧张感一步步逼近,尤其是雨来好不容易把缸搬回原地,鬼子就进来,他非常机智,急忙往后院跑。扰乱鬼子视线。
读者都在为雨来揪着心,希望雨来快点跑掉,然而他被鬼子从树下拉下来时,读者心想“完了”。雨来小小的年纪,鬼子如此狡猾,李大叔会安全吗?
紧张感达到极点。
接下来,鬼子使尽各种手段,甚至毒打一个孩子。始终一无所获,要把雨来打出去枪毙时。读者的心又降到了冰点。
这个时候,作者非常有技巧。他再次描写环境,写天上的浮云好像“红绸子”,倒映在河中,好像“鸡冠花”。
无论是红绸子,还是鸡冠花都让人不由得联想到鲜血,雨来是死了吗?
读者揪着心往下读,最后得到机智的雨来逃过一劫,这才松了口气。节奏再次放慢下来了。
了解故事的节奏,可以很好地指导学生朗读。由于这篇文章比较长,我们可以让学生先找出代表性的句子(特别有节奏感的),用不同的语速和情感来读一读,前后形成一个鲜明的对比。让学生感受故事节奏的重要性。
毛姆的创作方法二:要有惊喜。惊喜要有铺垫,也要有发生的可能性。
这篇文章最大的惊醒就是雨来最后没有死。在大家都以为雨来死了的时候,雨来突然出现。作者制造的惊喜真是太高超了。
那么,作者有铺垫吗?自然是有的。一开头,作者就铺垫了还乡河的环境,交代了雨来游泳本领高超,非常快,快到鬼子的子弹都追不上他。而还乡河水的环境又让鬼子误以为他死了。
惊喜有发生的可能性吗?这也是毋庸置疑的。作者没有胡编乱造。雨来的机智还表现在他潜入河里后,并没有立即冒出来,而是等了许久,躲在了芦苇丛中,发现安全后才敢现身。
毛姆的创作方法三:把个人的经历写进作品里。这一点也是毋庸置疑的。
作者管桦从小就和村里的儿童一起给八路军站岗放哨,上树瞭望,捕捉敌情,参加抗日战斗。而文中的环境描写得细致到位,也离不开他就生活在晋察冀边区。
最后总结,《小英雄雨来》是一篇切合小学生的长文章,故事中的主人公也与学生年纪相仿,可以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在被雨来感染的同时,和他一样热爱自己的祖国,机智勇敢。
作者也可以把这篇文章作为练习的模板。注意结构的轻重缓急,注意制造惊喜,把个人的经历忠实地融入到作品中去。
好作品就一定会出现啦。开始动笔吧!
(这篇文章不仅是小学生学习长文章的钥匙,也是作者练习短篇、中篇小说的钥匙。写作的最初就是模仿。以前我会模仿写诗,却从不有技巧地去模仿写小说。这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我在写目前的一部短篇,就会按照这样去写。我有意地注意到自己的节奏,通过故事情节制造紧张感,和文章段落的长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