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明朝后期出现的商人群体有哪些(明朝刚建国商人照样悲催)(1)

等到明朝刚开始,商人地位还是照样如此悲催:

当年开国皇帝朱元璋曾言:“若有不务耕种,专事末作者,是为游民,则逮捕之。”

朱元璋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时,深恐“民急则乱”。为缓和当时的社会矛盾,在制定统治政策时,主张“农为固本”,认为农业生产如不能恢复和发展,百姓生活无法安定,其政权也难以支持。

这个也正常:大家都知道商业赚钱,如果以前人人都去经商,那么没人种地,很多人都会饿死,国家税收不上来。古代可没有袁隆平,更没有什么杂交水稻。

说白了,也是惧怕商人对其统治构成威胁。在这种重农轻商大背景下,到明初,商人的社会地位只能继续屈居末位。不仅如此,所谓匹夫无罪怀璧其罪,作为一个商人,必须有见微知著的本事,对未来富有洞察力,这样才能消灾避祸。

有个民间故事颇能说明问题:

明朝初年,江南有一个叫万二的商人,家资巨万,富可敌国,在商界有非常大的影响力。

当时,朱元璋刚刚坐定江山。有一回,一个同行去京城办事,回来后大家在一起欢宴。席间,他说皇上最近写了一首诗:“百官未起我先起,百官已睡我未睡。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五丈犹披被。”

大家听了,哈哈大笑,说皇上也不容易,还不如我们商人的小日子滋润呢。也有人取笑朱元璋的诗句平仄不通,跟打油诗没什么区别。

万二听了,却大吃一惊,他从这首诗中闻到了朱元璋眼中的腾腾杀气。他对大家说:“我们的灾祸要来了,赶紧准备退路吧。”

大家都不以为然,讥笑万二杞人忧天。万二见大家不可救药,也就顾不了那么多了。迅速变卖了大部分家产,将土地宅院托付给几个忠实奴仆掌管,自己买了条大船,带着老婆孩子远渡重洋,不知所踪。

一年后,朱元璋下令将江南大族的家产全部没收入官,很多富翁被流放充军,不少人死在流放途中,妻女也都沦为奴仆官妓。有人后悔道:“悔不该不听万二之言啊。”

话说朱元璋初定天下,经过多年战乱,满目苍夷,百废待兴,而国库空虚,江南作为鱼米之乡,商贾遍地,富豪众多,朱元璋便决定对江南富翁下手,以解燃眉之急,所以在诗中流露出来。古人云,风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澜之间,这就是常说的“蝴蝶效应”。

明朝后期出现的商人群体有哪些(明朝刚建国商人照样悲催)(2)

这里,我想送首歌给明初的商人群体,安慰一下:

山川载不动太多悲哀

岁月禁不起太长的等待

春花最爱向风中摇摆

黄沙偏要将痴和怨掩埋

一世的聪明/情愿糊涂

一身的遭遇/向谁诉

爱到不能爱/聚到终须散

繁华过后成一梦啊

海水永不干/天也望不穿

红尘一笑/和你共徘徊

好在明朝对商人的政策,也并非一棍子打死,商人们几十年后,慢慢就迎来了自己的春天:

如明初规定,商税“三十而取一,过者以违令论”(我们在第五十八回钞关处会详细解读此税收政策)。设宝钞提举司,造大明宝钞,便利民间贸易和商人贸易。

这样,商业就在有限的范围内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如下面这首诗:

“日中市贸群物聚,红毡碧碗堆如山。

商人嗜利暮不散,酒楼歌馆相喧阗。”

这是明代朱德润在《飞洪桥诗》中描述济宁城繁荣景象。对此商人功不可没。

我们在明朝的诗人中,很难得地找到了一首李昌祺的《赠商人》:

浩荡江湖往复回,春光秋月任徘徊。

翠眉敛笑歌金缕,红袖笼香捧玉杯。

赢得闲身浑未老,莫教归思苦相催。

人生行乐知能几,莫把芳心变冷灰。

红袖添香,原来最早是来自这里。

李昌祺(1376年-1452年),名祯,以字行。江西庐陵人(今江西吉安)。

永乐二年(1404年),李昌祺考中二甲第二十九名进士,排名可谓相当靠前,改庶吉士,参与编撰《永乐大典》。擢礼部郎中,迁广西左布政使。因事谪役,不久遇赦寻返回。

洪熙元年(1425年)起故官,任河南左布政使,政绩卓著。正统四年(1439年)致仕,家居二十余年,“屏迹不入公府,故庐裁敝风雨,伏腊不充”。景泰二年(1452年)卒。

李昌祺为官清厉刚正,救灾恤贫,官声甚好。且才华富赡,学识渊博,著有《容膝轩草集》。诗集有《运甓漫稿》;曾仿瞿佑《剪灯新话》作《剪灯余话》。

李昌祺的年代很有代表性:正好是明初到明朝中叶这段过渡时期。这首诗,是难得地正面描写商人的诗作。

李昌祺《剪灯余话》中有首诗,我们在诗解1坐看云起中提过,成为金书第100回即最后一回的回首诗。

旧日豪华事已空,银屏金屋梦魂中。

黄芦晚日空残垒,碧草寒烟锁故宫。

隧道鱼灯油欲尽,妆台鸾镜匣长封。

凭谁话尽兴亡事,一衲闲云两袖风。

那首七律,《剪灯余话》里面说是陈友谅的宠妾郑婉娥所作,写得不错,但似乎也没突破唐代传奇小说的水平,一个悲剧女鬼在一个风流文人面前哭哭啼啼。而《金瓶梅》里面改动了两句话,意境顿时显得深刻冷峻,内容全面精炼,一下子和全书紧密联系起来,让读者感到深入骨髓的寒冷,体会作者的伟大孤独。

我最喜欢第三联,油枯灯灭。至于匣长封,则直接启发了红楼梦(未发迹时的贾雨村)。

说来李昌祺也是东坡的粉丝,请看他这首诗:

题东坡游赤壁图

东坡先生人中龙,才高屡被群小攻。遭谗近谪齐安东,渔樵混迹忘显融。

岂以得丧留心胸,吊古惟访前代踪。两游赤壁当秋冬,扁舟泛泛波溶溶。

东山月出来清风,举酒属客谈从容。缅怀公瑾真英雄,破敌于此成奇功。

老瞒胆落摧兵锋,烟尘涨天烈火红。楼橹灰灭须臾中,故垒回首生蒿蓬。

运去物改世不同,沉沙遗戟埋榛丛。临流但见双崖穹,崖根下俯冯夷宫。

滔滔江汉仍朝宗,孙曹意气宁重逢。

千年往事付画工,兴亡割据俱已空,惟有两赋传无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