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念田

安史之乱是唐朝历史乃至整个中国历史上最关键的转折点之一,经此大动乱之后,开元之治营造出的盛世遭到重大打击,大唐帝国开始走向下坡路。而开创开元盛世的唐玄宗本人也被儿子李亨夺取皇位,被迫成为了太上皇。

那么这位以军事政变登上帝位的一代雄主,怎么会被自己的儿子夺了皇位,以至于晚景凄凉呢?

01 夺权争位的后遗症

这要从这位唐肃宗李亨成为皇太子说起。李隆基原本为临淄王,纠结自己的姑姑太平公主一党夺取了政权,把父亲李旦扶上了皇位,又很快接受传位,诛杀太平公主,夺得大权。开元三年,他立赵丽妃所生的郢王李瑛为太子,开元二十五年又废之,次年(738年)改立第三子忠王李亨。

唐玄宗如何统治贞观之治(把唐朝带入帝国巅峰的唐玄宗)(1)

影视剧里的唐玄宗李隆基

李瑛遭到了玄宗所宠爱的武惠妃的谗言而遭陷害,但武惠妃想立自己所生的玄宗第十八子寿王李瑁也未成功。她虽然得到了宰相李林甫的支持,但李林甫和内廷大宦官高力士产生了矛盾。

02 打胎药都打不掉的孩子

玄宗认为李亨年长,又听从了高力士的建议才决定了储君人选。但李亨被立为太子主要还是因为年长,其与高力士并无勾结,否则此后也不会把高力士贬逐巫州了。

史书记载,玄宗早年为太子之时,遭到了姑姑太平公主的严密监视,为此他谨小慎微,自己的妾侍怀孕后也不敢对外宣扬,而是密令自己的亲信张说取来打胎药想要除掉这个孩子。没想到他亲自煮药时昏昏然入睡,在梦中见到神人打翻煮药的鼎,如此做梦三次后大惊,张说劝他是天意,这个孩子生下来就是未来的肃宗李亨。这恐怕是出于虚构,主要是史官宣扬李亨得位之正。

唐玄宗如何统治贞观之治(把唐朝带入帝国巅峰的唐玄宗)(2)

唐肃宗李亨

03 关键一招:掌握朔方军

天宝十五年六月,安史之乱爆发后,当时为皇太子的肃宗李亨跟随玄宗离京师避乱,此后有马嵬驿之变,高力士和陈玄礼动用禁军诛杀杨国忠,逼死杨贵妃,太子李亨并未参与。事后高力士、陈玄礼等人继续保护玄宗入蜀,李亨则是分兵北上,自行于灵宝即位。

唐玄宗如何统治贞观之治(把唐朝带入帝国巅峰的唐玄宗)(3)

李亨得以分兵北上,关键是李亨身边随从的宦官李辅国和太子良娣张氏的功劳。李辅国为东宫宦官的首脑,劝肃宗分兵自立应当是模仿当年高力士,想通过拥立皇帝来获取大权;张良娣也是性格聪慧,也想通过拥立来分享权力。在此形势下,肃宗选择了分兵自立,避免祸乱。

唐玄宗如何统治贞观之治(把唐朝带入帝国巅峰的唐玄宗)(4)

郭子仪身为朔方军领袖在安史之乱后的政局中发挥了重要影响

肃宗到达平凉后不知未来去向,李辅国建议继续向北,到达朔方,不得不说这是极为高明的看法。因为安史之乱中唐帝国能够动用的河西和陇右两节度兵力均已覆灭,唯一能够动用的只剩下朔方军。但在关中门户潼关陷落后朔方军力量和态度如何,皇室均不知。故而玄宗才敢放太子分兵以吸引叛军的注意力,没想到却给了他机会。

李亨在路上也曾经有过动摇,直到朔方军留后的人员主动奉迎,太子李亨才决定前往灵宝,并在朔方军拥护下登基称帝,迫使选玄宗承认既成事实而逊位为太上皇。鉴于李亨已经得到朔方军支持这一既成事实,在成都的李隆基虽然不甘心,也只能被迫追认,但又先后派遣几位宰相前往灵武,企图控制肃宗的政局,但这已经于事无补了。

参考文献

《旧唐书》

《新唐书》

《资治通鉴》

黄永年:《六至九世纪中国政治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