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贾晓燕,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新高考高中怎么选科?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新高考高中怎么选科(高考选科弄明白了吗)

新高考高中怎么选科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贾晓燕

新学期开启,新高一面临高考选科,不少家长和学生都一头雾水,难以抉择。在北京高考“6选3”的要求下,选科是该考虑兴趣还是主要看成绩?所选科目是以原始分呈现吗?今后报志愿时高校选考要求会不会有变化?若孩子选择“文科老三样”真的没有报考优势?选择不同科目组合的学生未来还会在一起上课吗?

【问题一】

选科应考虑哪些因素?

应结合学生实际情况理性判断

北京市广渠门中学高二年级组长、生物高级教师 王丹

北京高考采取“3 3”模式,如何选择才能在覆盖更多大学专业的同时又能在竞争中有优势?兴趣优先还是成绩为重?实际上,高考选科是个比较复杂的过程,没有绝对标准的答案。那么,选科应考虑哪些因素呢?在此,我们提四个方面的建议。

首先,关注各高校在京招生政策和最新出台的选科要求。北京市教育考试院公布的《2024年拟在京招生普通高校本科专业选考科目要求目录》显示:2024年拟在京招生的高校有736所,选考科目范围涵盖近2万个专业(类)。同时,目录中明确规定了不同院校、专业对选考科目的要求。比如,我们经常说的学霸组合“物理 化学 生物”,可选专业覆盖超过96%。这是一个纯理科组合,学科关联度较高,要求学生的理科思维能力较强,有一定的逻辑综合分析能力。由于新的选科政策增加了“物理 化学”要求,选“物理 化学 生物”这一组合的学生也会有一定增加,竞争也会相对加大,学生应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理性判断、谨慎决定。

其次,根据个人特点选择优势科目。学生可以根据兴趣专长选择专业,例如喜欢学语言的,可以选择语言文学类专业,如中国语言文学类、外国语言文学类、新闻类的专业;喜欢化学的,可以选择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环境科学、能源科学、信息科学等领域或专业。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成绩选专业和学校。高分段的考生,优先考虑双一流、985、211等院校。这些院校实力相当强,学生后期出国留学、考研的比较多。中等成绩的考生,尽量多比对专业优势,不局限于在京高校。学生还可以根据自己的性格选专业。性格没有好坏之分,却有对专业的适合度,找到适合自己性格的专业会让自己未来的学习之路更加平坦。

第三,关注学科间的关联度。虽然关联度高的选科组合,例如“物理 化学 生物”“历史 地理 政治”对于学生学习过程有一定帮助,但学生的思维发展本身就是立体的,我们也期待学生运用知识的时候可以多学科融会贯通。如今,各学校都在尝试跨学科教学,未来的试题命制方向也会有学科交叉的趋势,从人才的全方位培养角度来看,选科方向兼顾文理更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是,所选科目如果跨度太大,对学生的跨学科思维能力也是一种挑战,学生要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量力而行。

第四,共同协商,理性对待亲子间选科分歧。在选科问题上,孩子与家长之间可能会出现意见分歧,不能武断地认为就要听谁的,还需要看分歧点在哪里。如果孩子特别喜欢某种选科组合,比如“历史 地理 政治”,以后想从事哲学研究,家长却认为这种选法职业前景不好,未来选专业受限较多,进而会影响就业。在这种情况下,建议家长先跟孩子说清楚利弊,最后还是要尊重孩子的兴趣意愿,让孩子自己做决定。如果孩子不擅长理科,但觉得可选择的专业范围较广,仍然坚持选择理科组合,建议家长先与孩子一起分析形势和赋分方案,最终以优势科目为先的选科原则做出理性的决定。

尽管在选科的时候,多数同学和家长会根据“职业——专业——选科”这条主线进行选择,可很多同学并没完全想好自己未来的专业和职业目标。不过这也没关系,同学们在高中至大学的生涯规划中可以先选择学科群系,不一定一开始就精确到某个专业。例如,物理学科会涉及理学、工学方向的13类,政治学科会涉及哲学、法学、经济学等10类。这样,既不影响高考选科,也能让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慢慢培养与学科的亲密度,从而找到真正适合自身发展的专业。

【问题二】

赋分制是怎么回事?

所选科目按比例赋分

北京市通州区潞河中学校长 徐华

北京市从2020年开始实施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因成绩要计入高考总成绩并在高校录取中使用,所以,等级赋分方案、等级成绩如何呈现是家长和学生在进行“6选3”选科中关注的热点问题。

按照高考综合改革要求,现在北京高考采取“3 3”模式。语文、数学、英语三科,每科各150分,总分450分,以原始分形式呈现;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历史、政治六科为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科目,每科100分,学生要在6科中选3科,总分300分,以等级分的形式呈现,也可以理解为以位次的形式呈现。

《教育部关于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实施意见》明确规定,计入高校招生录取总成绩的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3个科目,由学生根据报考高校要求和自身特长,在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科目中自主选择。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的3个科目成绩以等级的形式呈现,一般分为五个等级,位次由高到低为A、B、C、D、E。原则上,各等级人数所占比例依次为:A等级15%,B等级30%,C等级30%,D、E等级共25%,E等级为不合格。具体比例可以由各省(区、市)根据基本教学质量要求和命题情况等确定。

对于等级赋分,举个例子来说明。比如,在某次考试中,考生政治科目原始成绩为63分,位次为全市的15%,实际赋分可能为88分;物理科目原始成绩也为63分,排在全市的45%,实际赋分可能为73分。当然,各省市赋分的具体比例可以由当地教育部门根据本地区基本教学质量和命题情况等具体确定,按考生比例来划分等级,以等级呈现,在五个等级中再细分档次,以增加区分度,如:以A1、A2、A3、A4、A5、B1、B2等档次呈现,每个档次的分差为3分。但不管这个具体比例是如何确定的,学生的等级成绩是以他的原始成绩在全体考生中的累计比例位置确定的,是能够客观反映出考生在群体中的相对位置的,也就是说,原始分高的等级成绩也高,原始分低的等级成绩也低。

“6选3”科目的3科,在高考成绩中是以等级性赋分后的成绩形式体现的,只有选择合适,才能增加学生在高考中的竞争力,这是不容回避的现实,“6选3”的选科可以理解为学生的兴趣与优势科目相匹配的过程。

在此,我建议家长和学生在选科的过程中,不要过分把关注点放在如何赋分的具体细节上,毕竟,选考科目影响考生选择的主观因素很多,最终要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第一出发点,根据高校的专业选考科目要求和学生自身特长来进行选择。

【问题三】

高校选考要求是否有变化?

“物理 化学”选科要求凸显

北京科技大学招生就业处处长 吕朝伟

按照当前的高考综合改革“路线图”,全国共29个省份的新高一学生面临高考综合改革,如何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专业理想进行选科,成为每个考生必须要思考的问题。

为了规范和指导高校科学设置各招生专业(类)的选考科目要求,教育部曾于2021年7月19日发布了《普通高校本科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指引(通用版)》(以下简称《指引》),适用于当前及后续开展高考综合改革的省份。

新版《指引》要求高校在编制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时必须与《指引》要求保持一致,也就是规定了高校选考科目的“最低要求”,高校只能提高而不能降低要求。举例来说,2024年起,北京科技大学在京招生的18个专业(类)中,理科试验班等11个专业,要求从“物理必选”改为“选物理和化学”;应用化学等3个专业,要求从“选物理或化学”改为“选物理和化学”。

对比不同选考科目组合可以报考的大学专业(类)情况可以看出,新版《指引》选考科目要求更加“集中”,“物理 化学”的选科要求凸显,在“6选3”的20个组合中,“物理 化学 地理(或历史、生物、政治)”等4个包含“物理 化学”的组合,可选择的专业数量占比均超过55%,而其他组合除“物理 生物 政治”占比为11.02%外,其余组合占比均低于10%(不考虑“不限选考科目”的40.08%)。特别是理学、工学、农学、医学4个门类中,有很多招生专业(类)的选考科目要求由选考“物理”变成选考“物理 化学”,这4个门类要求选考“物理 化学”的整体比例达到90.8%。

需要提醒的是,虽然在《指引》的要求下,高校相同专业的选考科目要求“趋同”,但由于不同高校对专业大类的设置不同,选考科目要求也会存在差异。以北京市教育考试院发布的《2024年拟在京招生普通高校本科专业选考科目要求目录》中“经济统计学”为例:绝大多数高校要求考生选考物理,但华中科技大学、新疆财经大学、对外经贸大学等高校则要求考生选考“物理 化学”。在这份目录中,要求必须选“物理 化学”组合的专业数量最多,达到8591个,占所有专业总数的45.65%;“不限选考科目”共8204个专业,占所有专业总数的43.59%;而要求“物理”必选的专业共有1024个,占所有专业总数的5.44%。从总体数据来看,如果考生的选科组合中包含物理和化学两个科目,就可以满足约95.17%的专业选考要求。

当然,高校会在招生当年根据实际情况在各省份统筹安排具体的招生专业,具体招生专业及计划数应以招生当年省级招生考试机构公布的为准,考生应密切关注高校选考科目要求的变化情况。

【问题四】

选纯文组合将来报专业会不会受限?

选“文科老三样”组合也有优势

北京市第十一中学教学主任 彭技

看到北京教育考试院发布的《2024年拟在京招生普通高校本科专业选考科目要求目录》后,很多家长担心,如果不选物理、化学而选历史、地理、政治纯文组合,在高考报考时受限会比较多。这种担心不无道理,但凡事有利有弊,选择“文科老三样”组合的学生在高考时也有优势。

首先,影响高考选科的因素很多,选科组合的专业覆盖率只是其中之一,还得看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习风格、专业倾向、职业倾向以及学科竞争力等诸多因素,换言之,学生选科前要考虑“我喜欢什么”“我擅长什么”“我大学想学什么”“我以后想做什么”“我什么比别人学得好”等问题。一些学生如果仅仅因为选科组合的覆盖率高而放弃适合自己的文科,就有可能陷入不爱学、学不好、分不高的困境,最终同样会在报考大学时因为总分不够而受限。

其次,这一轮北京市高考综合改革的指导原则之一,是要赋予考生更大的自主选择权。取消文理分科、实行“3 3”模式的目的,就是引导学生和家长提前做好职业规划。所以,我们做出选科决定的前提是已经思考了这些问题,最后选哪3科,高考就考什么,专业就对应什么,也就无所谓受限了。

再次,纯文的“历史 地理 政治”的组合,可以覆盖将近50%的专业选科要求。12大学科门类中,除了理学、工学、农学和医学绝大部分专业对物理、化学有明确要求外,其他8大学科门类只有部分专业要求选考物理和化学。也就是说,如果学生不倾向于在大学学习理学、工学、农学和医学这几个门类的专业,纯文组合还是能够自由选择其他8大学科门类专业的。

此外,纯文组合还能够相对规避学霸扎堆的理化生三个选考科目,有利于在高考中取得更高的总分。

总而言之,纯文组合虽然不如“物理 化学”组合的专业覆盖率高,但如果学生的学习风格倾向于文科,历史、地理、政治科目又有学科优势,专业倾向也不一定是理工农医几个门类,纯文组合不失为一种智慧的选择。

事实上,正式选科前各学校会结合学生实际开展全员选科指导,包括对学生进行一对一指导,确保学生正确全面认识自己、认识高考。学生只要客观地进行自我分析,认真规划未来就好。当然,家长也要与孩子进行充分沟通,切忌过度干预,应辅助孩子选出最适合的组合。

【问题五】

选了不同科目还在一起上课吗?

实行走班制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

北京大兴精华学校执行校长 魏国

高考选科是从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政治6个科目里选择3科。我们排列组合一下就知道,“6选3”一共有20种组合方式,但并不是说所有学校都支持全部20种选科。因为更多的选科组合,需要更多的老师和更多的教室,而各学校的师资力量、硬件设施有差异,所以每所学校能为学生提供的选科教学形式也不一样。

我们学校为学生提供全部20种选科方式,旨在帮助学生选择自己最擅长的科目进行高考,获取更理想的成绩。从学校刚刚结束的选科情况来看,20种选科方式中,有19种都有学生选择。

提供20种选科的学校是少数,多数学校并不提供全部选科类型,因为一些“主流”选科类型可以覆盖大多数高校专业。例如选考物理这科以后,97%以上的大学专业都能够报考。如果是选择物理、化学、历史这3科,那么超过99%的专业就都可以报了。有的家长可能会想,选科是不是不用多想了,直接选这3科就行了?实际上,选科不是那么简单,看起来“万能”的选科搭配必然会受到很多学生和家长的青睐,这类组合也必定是竞争最为激烈的。所以,选科需要综合考虑,既要覆盖尽量多的高校专业,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学科优势,还要结合未来职业的选择,做全面、系统的规划。

有家长提出疑问,一个班的孩子选的科目都不一样,怎么上课呢?其实,从高二正式选科后,每名学生都会有一份属于自己的课表,这张课表是按学生所选科目进行排课的。为此,大多数学校会安排学生走班上课。不过,因为学校规模不一样,提供的选科种类不一样,走班形式也会有差别。大致可以分成以下几种模式:

第一种是不走班。学校向学生提供数量有限的选科组合,把三门选考科目都相同的学生组成一个班,在固定教室上课。这种模式跟传统文理分科较为相似,目前已比较少见了。

第二种是小走班。部分学生或部分科目走班,把三门或者两门选科相同的学生优先组成班级,选择其他科目的学生采取走班学习的方式。

第三种是大走班。语文、数学、外语3科必考科目保持原行政班级不变,另外3门选考科目,所有学生通过走班完成教学。这种模式能够满足全部学生,也有利于学校对教师进行评价。

第四种是全走班。语文、数学、外语和其他高考科目均通过走班完成教学,这种模式管理难度很大,较少有学校采用。

我们学校采取的是大走班的形式,语文、数学、外语在本班上课,其他所有科目选科分层走班。这种方式既让学生有集体意识,同时也能满足个性化学习需求。

为帮助学生正确选科,各学校通常会在高一时征求学生选科意向。我们学校还会在高一下学期结束时对学生期末考试的各科成绩进行等级赋分,让他们清楚自己在全年级的位次,明确自己的优势科目,为选科提供精确的数据参考。

供图:视觉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