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并没有出现灾难电影《2012》中的可怕场景。

世界总体和谐安全。

只是彼时彼刻,在北京城里,有两个男人,心里却山呼海啸,地转星移。

2012年12月12日,徐峥推出了由他执导的第一部“囧”电影——《人再囧途之泰囧》。

周润发最被低估的影片(2012年这三个风华绝代)(1)

片名蹭了自己曾主演的《人在囧途》,如果不是演员名单中有黄渤、王宝强,怎么看都透着一股浓浓的山寨烂片味道。

9天后,另外一部电影也上映了。

王晶执导,文隽编剧,刘伟强监制,周润发、袁泉、黄晓明、洪金宝、吴镇宇、袁立主演。

《大上海》。

周润发最被低估的影片(2012年这三个风华绝代)(2)

有发哥,有上海,还有王晶这个香港娱乐文化的活字典。

怎么看都像是21世纪重制版的《上海滩》。

于是,2012年的最后一个月,徐峥对上了王晶,王宝强对上了周润发。

但人不可貌相。

《泰囧》在上映之后,口碑炸了。

最终12.67亿的票房,3900万观影人次。

周润发最被低估的影片(2012年这三个风华绝代)(3)

而众星云集的《大上海》却扑了。

不到1.5亿的票房,带给片方的收入连6000万整数都凑不齐。

要知道,那时候发哥的片酬不值一个亿,也有8000万。

出品方博纳影业亏的姥姥都不认识了。

于是,在2012的这个年末,徐峥一战封神,王晶却差点毁掉了发哥这位巨星。

锵锵三人行

记忆中,王晶上次赔的底裤都不剩的电影还是那部和刘德华合作的《未来警察》。

那回,王晶输在了幕后团队。

所以到了《大上海》,他毕其功于一役,把自己曾在香港的黄金搭档都找了来。

文隽、刘伟强。

周润发最被低估的影片(2012年这三个风华绝代)(4)

前者成就了姜文的处女作《阳光灿烂的日子》,被姜大爷亲切的称呼为班长,也是港圈中少的能在京圈大佬中说的上话的人。

而刘伟强,则是香港著名的漫改电影之父,他执导的漫画改编电影《古惑仔》、《风云雄霸天下》都是票房纪录收割机。汇集了梁朝伟、刘德华、黄秋生的《无间道》更是一战封神。

早在1995年,王晶、刘伟强、文隽三人就合伙成立了“最佳拍档”公司。

周润发最被低估的影片(2012年这三个风华绝代)(5)

组团的第一部电影便是《古惑仔》,文隽连夜赶剧本,王晶刷脸拉来了郑伊健,刘伟强掌镜。

三人合力,所向披靡。

几百万港币投资,15天拍摄周期,本土超2000万票房。

《古惑仔》大获成功,随后系列开枝散叶。

鼎盛时期,最佳拍档公司一年能拍十几部电影。

成就了香港影史的一段票房神话。

周润发最被低估的影片(2012年这三个风华绝代)(6)

但这样一组黄金搭档。

北上京城后,和熟悉的发哥,拍着熟悉的上海滩,却不熟悉的扑街了。

豆瓣6.6的《大上海》不能说是绝对烂片。

但观众是用脚投票的。

聪明反被聪明误

《大上海》失败在哪里?

恰好,同档期《泰囧》成功的地方,正是《大上海》失败的地方。

演员出身的徐峥曾说过,他懂演员的痛点,和观众的刚需。

所以,当徐峥做导演,拉上草根出身的王宝强和走朴实路线的黄渤。

这个组合最大的特点就成了接地气。

而《泰囧》里小品风格的喜剧段子,也非常符合内地观众的欣赏习惯和喜好。

周润发最被低估的影片(2012年这三个风华绝代)(7)

反观王晶。

他们实在太“聪明”了。

依旧固守着过去港片辉煌时代的“精英”思维。

似乎觉得,内地的电影人哪有我们懂商业片,老旧的故事框架,用中年人略显缓慢的节奏娓娓道来。

以为只要有了发哥,就能唤出几十年前许文强的所向披靡。

电影开篇,主角成大器在房顶上为恋人洗脚,显得情感廉价,典型的为了煽情而煽。

诸如饭桌上激吻这样的桥段,又是典型的为了软色而色。

而在对一些重要人物的经历以及结局交代的缺失上,也尽显潦草和匆忙。

周润发最被低估的影片(2012年这三个风华绝代)(8)

某种程度,《大上海》就像是王晶、文隽、刘伟强依港片黄金时代作品画瓢的“八股文”作品。

一没有与时俱进,贴合21世纪10年代后内地观众的欣赏习惯。

二是对演员的表演缺乏整合,当周润发、洪金宝、吴镇宇遇见黄晓明、袁泉、袁立。他们的表演风格肉眼可见的不属于同一个流派。

如何保留港片中老上海故事的风味,唤起观众对《上海滩》许文强的记忆。

如何调和南北演员台词表情在同一场景里显现的违和。

王晶他们都统统选择性忽视。

也许三人再聚首时,只顾着去找当年15天速成《古惑仔》“多、快、好、省”的爽节奏了。

使得《大上海》始终给人一种将上未上,将下未下的毛糙感。

周润发最被低估的影片(2012年这三个风华绝代)(9)

水土不服

《大上海》的失败,损失最大的除了投资方博纳,就是主演发哥。

观众抱着看许文强的心情进场,却被主创透支了期望。

可以说,王晶创作上的投机取巧,差一点就毁了周润发的职业生涯。

而和徐峥的尾牙对垒,票房也是输的一塌糊涂。

周润发最被低估的影片(2012年这三个风华绝代)(10)

在进入21世纪后,香港电影逐渐沉沦,于是前往内地,北上拍片成了香港电影人们最好的选项和出路。

当然,结局也是几家欢喜几家愁。

刘镇伟把《大话西游》和《东成西就》这两块金字招牌反复回锅,都快糊掉了。

周星驰职业生涯评分最低的几部作品,也基本集中在合拍片里。

杜琪峰在审查制度的“掣肘”下,也少了很多银河映像天马行空的“随意”。

周润发最被低估的影片(2012年这三个风华绝代)(11)

当然,也有转型成功的。

陈可辛带着《投名状》显示出了自己的弹性,不但扶持了曾国祥等新人,还用全内地演员班底做出了将商业类型片和内地故事完美融合的《中国合伙人》、《亲爱的》。

林超贤更是凭借《湄公河行动》和《红海行动》,成功跻身有史以来中国最成功的主旋律电影导演行列,风头一时无两。

周润发最被低估的影片(2012年这三个风华绝代)(12)

而王晶,这个“旧时代”的绝对成功者。

北上后却起起伏伏,难言成功。

票房是好一部坏一部,口碑也只有2017年的《追龙》明显超越了及格线。

在《大上海》的惨败后,王晶一度被博纳影业董事会成员移入了黑名单。

最后还是大老板于冬力排众议,王晶才又靠着炒《赌神》冷饭的《澳门风云》借春节档扳回一城。

虽然口碑依旧欠奉,但至少也让发哥挽回了自己的票房尊严。

周润发最被低估的影片(2012年这三个风华绝代)(13)

只是,浪涛去,最后谁在裸泳谁知道。

电影,归根结底还是内容产品。

也只有做好了内容,才有可能在市场上划出自己的门槛和护城河。

王晶的路越走越宽,还是越走越窄,不得而知。

倒是猪哥觉得《道士下山》中,李雪健老师的这句台词值得回味:

“不择手段非豪杰,不改初心真英雄”。

文/红猪看电影编辑部:猪哥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