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是人们的五官之一,通过它可以接收语音信息,为生活、交流带来方便。它有个口向外的孔道叫外耳道,是一条自外耳门至鼓膜的弯曲管道,其特点是弓形弯曲,皮肤薄嫩。耳道前半部的皮肤有丰富的毛囊及耵聍腺、皮脂腺。这些腺体分泌的油性分泌物同皮屑及灰尘粘在一起就形成了“耳屎”。不少人认为耳朵里有一些耳屎,不舒服也不雅观,所以没事时就喜欢拿支“耳勺’掏耳朵,有些人甚至养成了过于频繁掏耳朵的习惯。那么,到底应不应该经常掏耳朵呢?

耳朵长时间不掏会发生什么情况啊(不掏也没什么大不了)(1)

耳屎可保护耳朵

人们把耳朵的分泌物叫做耳屎,潜意识上,是把它当成了人体的废弃物。其实,耳屎还有个学名叫耵聍,其对耳朵有保护作用。

耵聍因富含油脂,它可以滋润耳道皮肤上的细毛,这些细毛能阻挡外界的尘埃颗粒。耳屎和细毛还能防止昆虫等微生物对耳朵的侵害,偶然闯进来的小虫等碰上毛茸茸的细毛,被挡住去路;耳屎味苦,当小虫尝到耵聍的苦味后,便会“知难而退”。此外,富含油脂的耳屎能使耳道保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尤其对耳道深处的鼓膜可使其不致干涸,从而使鼓膜经常处于最佳运动状态。

富含脂肪酸的耵聍,在耳道皮肤表面形成一层酸膜,使外耳道处于酸性环境,具有轻度的杀菌作用。有人证明,耵聍里的化学成分能抑制细菌的生长和繁殖。同时,耳屎和细毛还能吸附进人耳道的灰尘和微生物,保持耳道的清洁,使耳道空腔稍稍变窄,对传入的声波起到滤波和缓冲作用,使鼓膜不致被强声所震伤。

耳朵长时间不掏会发生什么情况啊(不掏也没什么大不了)(2)

耳屎不掏会自己溜走吗?

人的外耳道的外三分之一叫软骨部,这部分的皮肤较内三分二的厚耵聍主要由这部分皮肤产生。外耳道内三分二叫骨性外耳道,皮肤很薄,只是顶部有少量皮脂腺,很少分泌耵聍。软骨部外耳道的前方和颞下颌关节相邻,随着其关节的张合而活动,有助于外耳道耵聍及上皮碎屑向外排出。所以不掏耳屎也不会在耳朵里长满。

耳朵长时间不掏会发生什么情况啊(不掏也没什么大不了)(3)

掏耳屎对耳朵有什么影响?

外耳道的皮下组织甚少,皮肤与软骨膜和骨膜紧密相贴,血液循环差,掏耳朵用力不当易引起外耳道损伤、感染,导致外耳道疖肿、发炎、溃烂,甚至造成耳朵疼痛难忍,影响张口和咀嚼。

用棉签去掏外耳道,把耵聍、油脂反复在外耳道皮表面涂抹,会引起外耳道皮肤脂溢性皮炎,毛囊挛缩(像鬼剃头的人样,毛发很幼细),皮脂变薄,外耳道变宽大,发生这样对外耳道的自然防御不利,更容易引发外耳道进水,外耳道潮湿引起真菌生长等。另外,宽畅的外耳道,对传人的声波失去了过滤和缓冲作用,容易形成强声对耳膜的震伤。

外耳道略呈S型向前下弯曲,掏耳不当时容易把前方、前下方外耳道壁的附着耵聍往深处推,久而久之越积越多会影响听力,严重的会引发外耳道胆脂瘤。

所以最好不要随便掏耳朵,可以等耵聍自行排到外耳道口后再让人做清理。耳垢特别多的市民,可去医院让专家帮忙处理,以免伤及听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