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关于诚实守信的名句很多,比如“君子一言,驷马难追”、“一言九鼎”、“一诺千金”等等都广为人知。

辜负初心的句子(不分青红皂白的坚守)(1)

而其中表达最有力度的还是孔子的这个反问句:“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也就是说,人要是不讲信用,不知道他还可以做什么?强烈地强调了人不讲信用是万万不行的。

这句话还被吴承恩引用到《西游记》里。在第一回,石猴把猴们带入水帘洞后,亮出“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众猴即“拱伏无违”,拜其为王!可见,连猴子都知道要讲信用,猴而无信,也“不知其可也”!

辜负初心的句子(不分青红皂白的坚守)(2)

但是,我要说的是,守信要明道义、看对象、懂变化、有原则。否则,不分青红皂白的坚守 诺言,就是愚蠢。

读史可以明智,知古方能鉴今。下面分享几个相关的历史故事,供大家参考交流。

01亲亲相隐:讲诚信要明道义

孔子认为“信近于义,言可覆也”,意思是所守的诺言符合道义,才可以履行诺言。所以,当叶公告诉孔子:“我们这里父亲偷了羊,儿子会主动去做证”时,孔子是不认同的,当场怼了叶公:“吾乡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

辜负初心的句子(不分青红皂白的坚守)(3)

亲亲相隐”是正常的人性,符合道义。所以古今中外,“亲亲相隐”是被鼓励的,甚至得到了法律的认可。

道理很简单。人是有感情的动物,亲属、家庭是人类感情的归依和社会关系的基础,一个充满信任和温情的家庭更有利于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十年浩劫的灾难就是典型反例。

我国《刑事诉讼法》2012年修正案第188条规定:“经人民法院通知,证人没有正当理由不出庭作证的,人民法院可以强制其到庭。但是,被告人的配偶、父母、子女除外。”——容隐权入法,是新中国法律的一次大进步!

辜负初心的句子(不分青红皂白的坚守)(4)

唐朝赵蕤有总结“由是言之,惟义所在,不必信也”:做事只要符合道义就可以了,不一定要求诚信。

02完璧归赵:讲诚信要看对象

蔺相如受命带和氏璧去秦国交换城池,见秦王没有诚意,便对秦王使诈,让宝玉完好回归了赵国。这就是家喻户晓的“完璧归赵”的故事。

辜负初心的句子(不分青红皂白的坚守)(5)

还有我们不大熟悉的“解杨守信”的故事。晋国大臣解杨受命出使宋国,传达晋国将出兵救宋,要宋全力抵抗楚国的攻打,以待援军。

不幸的是,解杨在半路上被楚王所获。楚王欲借其口摧垮宋人守城的意志,于是用丰厚的财物收买解杨,让他对宋国传达与使命相反的话。

解杨将计就计。见到宋人后,直传君命。面对楚王的愤怒,解杨坦然自若:“义无二信,信无二命”——我能承担并贯彻执行我君的命令就是信!

辜负初心的句子(不分青红皂白的坚守)(6)

蔺相如、解杨都是用欺诈的手段完成了对自己君王的承诺,由此看来,欺诈有时也是诚信,只是对象不同、站的角度不同而已。

03尾生抱柱:讲诚信要懂变化

这是《庄子》中的一个哀怨凄婉的爱情故事。有一个叫尾生的人,与一个美丽的姑娘相约于桥下柱梁会面。结果是姑娘还没来,大雨先来了。尾生为了信守诺言,坚持不肯离去,最后竟然抱桥柱溺亡。在《战国策》中有:“信如尾生,廉如伯夷,孝如曾参,三者天下之高行也”的美誉。

辜负初心的句子(不分青红皂白的坚守)(7)

《三言二拍》也有一个守信的故事,改编自《后汉书》。东汉人范式因事务繁忙及路途遥远,不能按时赶上与好友张劭的鸡黍之约了。范式竟然拔剑自刎,好让灵魂飞奔赴约。这就是“鸡黍之交”的典故。

对尾生、范式的守信细思极恐。不能为诚信而诚信,要懂变化 讲大信,既不固执而固步自封,也不拘泥于小信而束手束脚!

04烽火戏诸侯:讲诚信要有原则

烽火戏诸侯”是一个大家熟悉的历史典故。周幽王为博美人一笑,竟数次无故点燃边关告急用的烽火台,戏耍了匆忙赶来救驾的各路诸侯。于是,幽王失信于诸侯。最终,当边关真的告急之时,已经无人当真来救驾了。

辜负初心的句子(不分青红皂白的坚守)(8)

西汉的刘向记载过一个正面的例子。当年,晋文公和部下约定攻打原邑(今河南济源西北附近)的时限为十天,结果十天后原邑没有被攻打下来。晋文公没有辜负和部下的约定,收兵撤离。于是,“文不负原之期,而诸侯信之”,就连原邑的老百姓也愿意归降了。

这一反一正两个例子说明,讲诚信必须讲原则,这个原则是大义是底线,不能去碰。否则,只能碰得头破血流!

辜负初心的句子(不分青红皂白的坚守)(9)

总之,讲诚信,要明道义、看对象、懂变化、有原则。要记住,对豺狼讲诚信,你只能是可悲的东郭先生;对出尔反尔的某灯塔国讲诚信,我们就成了那只被耍的猴了。我想,明白了这些道理,我们才能更好地践行核心价值观,才能最终实现“美美与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