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篇原创

01

保险是骗人的吗?

在文化科技水平高度发展的现代社会,依然还有人对保险很抗拒的,说保险骗人的,甚至说保险不吉利。

对于说保险不吉利的人我只能一笑而过,这种人即使在因为重疾高昂的医疗费拖垮整个家庭的经济的时候,他们也不会后悔当初没有买保险,我也就没必要强求,操那份皇帝不急太监急的心了。

而对于说保险是骗人的,我是可以理解的。并不是说这些人有多么迂腐,有多么愚蠢,真的是很多人买保险的时候一不小心就容易踩坑,造成最后这也不赔,那也不赔的结果,但并不是说保险就是没用的骗人的,我们可以看下过往理赔数据。

保险在什么情况下不能拒赔(保险都是骗人的)(1)

从数据可以看到,各家保险公司的理赔率基本上都在98%以上。少部分拒赔主要是以下原因造成的。

第一,保险产品太复杂了,针对不同人群,不同需求的产品各种各样,性价比和保障性差别很大。例如医疗险分百万医疗,中端医疗,高端医疗,价格几百到几万不等,保障内容和服务质量也不一样;重疾险有单次赔付的,有多次不分组的,有多次分组的,另外含不含三同条款,有哪些责任免除、等待期和犹豫期等等都可能影响一款产品的理赔。而且保险条款晦涩难懂,内容较多,很多人在购买的时候就没有仔细了解条款,只看价格,在被拒赔的时候自然就说保险公司骗人了。

在购买保险前或者犹豫期期间一定要让销售带着我们把条款和注意事项过一遍,起码知道健康告知有哪些,理赔条件是什么,免责条款有哪些、理赔流程是咋样的。

第二,保险公司多而杂,而且保险公司不是公益单位,是以賺钱为目的的。

考虑到成本因素,因此会设置一些限制来控制理赔风险,这也是无可厚非的,毕竟谁也不会做亏本生意,只有持续的经营利益,才能保证你买的保单有可持续的保障。如果理赔太宽松,对理赔没有从条款上进行合理控制,最终的结果可能就是保险公司亏本倒闭。而且不同公司产品性价比不一样,理赔宽松程度不一样,保障内容也会有一定差别。

而且不是大公司一定就理赔宽松,服务好不代表理赔宽松,从今年一季度的数据来看,以服务著称的平安,一季度投诉量却排到了第一。

保险在什么情况下不能拒赔(保险都是骗人的)(2)

一季度人身险公司投诉量排名

投诉量排名表老七家占了一半,一方面是因为基数大,另外一方面也说明很多销售说的大品牌的公司理赔更容易这个说法是说不过去的。

只能说大公司服务确实要好很多,效率也会比较高,但要明白的是服务态度好和理赔宽松程度不能直接对应的。

保险公司都是要賺钱的,都是资本家,以盈利为目的的,都是拿合同说话的。但实际的理赔案例中发现,部分合资公司的理赔确实会更宽松点,例如支持核保复议,在发生理赔纠纷时,有时候会酌情处理。这个是跟合资公司的外资背景有一定关系。但也不能一概而论。

因此,购买前需要了解什么保险公司适合我们,不同保险公司的产品差异在哪里,怎么样可以让保障更全面。我这边已经把不同保险公司做好了分类,大家可以参考下。

保险在什么情况下不能拒赔(保险都是骗人的)(3)

第三,重疾险针对每个病种都会有明确的定义,并非消费者自己认定的重病就可以,必须符合条款定义及保险合同约定的条件,才可获赔。

保险在什么情况下不能拒赔(保险都是骗人的)(4)

如图,除了癌症确诊即赔,其他疾病都是要达到一定条件才能赔的。

大多重疾的理赔标准和定义不是保险公司定的,是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和中国医师协会联合制定的统一规范。

第四,骗人的其实不是保险,很多时候骗人的是销售

最近几年保险行业发展太快了,很多公司搞人海战术,销售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为了成交很多销售无所不用其极,连家人都坑,自然搞的名声很差。例如有些销售在客户体况不满足投保要求的让客户隐瞒健康告知;有些销售连条款什么可以保什么不能保都没说清楚,客户需求没了解清楚就一个劲的促单;险种不匹配”是拒赔很重要的原因,很多人投保时并没有真正搞清楚自己购买的产品类别和功用;有些销售对条款进行夸大或者错误的解释,例如重疾确诊即赔,什么医院都能报,只要是住院的费用都能报等等,有些销售在发生理赔的时候就成甩手掌柜。除了险种不匹配,高发的保险拒赔案件主要原因还有有没有如实健康告知,在免责条款内,不在等待期出险,没达到理赔条件等等,这些无不跟很多不专业的销售人员有一定关联。

因此,选择一个一个专业负责的销售尤为重要,可以让你省心省事省钱,至少对比2-3个销售,主要考察其责任心专业度方面。到底是选择保险公司的代理人还是选择经纪人?我之前也有详细介绍,简单来讲就是代理人就是专卖店服务,如果你只认可某家保险公司,那你选择代理人和经纪人差别不大。如果你看重性价比多家对比,那就选择经纪人,因为经纪人不代表某家保险公司的利益,合作上百家保险公司,可以帮货比三家,选择最匹配你的产品,而且在发生理赔的时候,经纪人跟保险公司是两个独立的个体,可以更好中立的帮客户维护合法利益。

实际上,保险合同是投保人与保险人约定保险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保险合同具有法律效力,一般来讲,正规保险公司都不会“无理拒赔”,会严格依据合同履约,保险公司理赔的原则是“不惜赔也不滥赔”。02怎么防范拒赔?

投保人只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就可不必担心理赔问题。

不同险种,保障的内容不一样。在进行投保前,首先要清楚的了解各个险种的功用差异,合理购买和搭配险种。

保险条款是理赔的重要依据,即便是同一类型的产品也会由于条款的不同而在理赔时存在差异,特别是保险合同中的保险责任条款及免责条款,要仔细阅读。

购买各类险种都需进行如实告知,特别是健康告知,医疗险、重疾险等健康告知更为严格。是否如实填写,直接影响后续理赔。

03

怎么理赔?

出险后,买保险的最终目的当然不是为了出险,但如果真的不幸出险了,应该如何申请理赔呢?做好这些,理赔不难

如果被保险人有公费医疗,单位和社保已经给报销了一部分,那么需事先向保险公司出示由单位开具的医疗费用分割单,并注明所花费的医疗费用总额和单位已支付的费用,连同原始单据的复印件一起交给保险公司,保险公司将依据上述材料在医疗费用的剩余额度内进行理赔。

如果投保人在投保时有隐瞒病史的带病投保或被保险人没有亲笔签名等情况,都会给索赔工作带来障碍。

04

被拒赔了怎么办?

如果不是因为自己的原因,而是保险公司故意拒绝理赔,我们如何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呢?其实有几个方法:

只要我们如实告知,看清理赔条款,遇事之后及时准备好资料申请,保险公司一般都是会理赔的。客观来看,任何行业都有好的一面和不好的一面,俗话说,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每个拒赔的案例背后都有各种各样的原因。三人成虎,传传就变了味,传传就变成了保险这不赔那不赔。

所以,不要因为听信保险不赔的谣言,拒绝保险,导致自己出事后没有保障,要做一个理性的人,懂保险的文化人。不过,当你对保单条款没有基本鉴别能力时,请谨慎购买保险,只有事先了解,才能心中有数,否则买错产品、预期过高,都会引发纠纷。

保险不可能百分之百保险,一份保单往往只聚焦保障部分风险,而非所有风险,购买前清晰理解自己购买的保险所承担的事故责任范围,摆正心态,只要保障核心风险就好了。

保险在什么情况下不能拒赔(保险都是骗人的)(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