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2019年新版的《新白娘子传奇》热播,引来口水争议无数。

大家本来对白娘子和许仙的故事再熟悉不过了。可是翻拍剧大打“情怀牌”,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却走样的越来越严重。反而经典老剧的地位始终不可动摇。

不过追根溯源,这个被誉为中国古代四大传奇故事之一的白娘子的故事,最初的面貌是怎样的呢?

白娘子是仙姑为何小青是妖 最早的白娘子并不温柔贤良(1)

蛇妖的传说在民间由来已久,明代小说《警世通言》中的《白娘子永镇雷峰塔》可以说第一次将民间传说汇集成文,自此后世“白蛇传”的故事框架基本定型。这是一个霸气的“大女主”故事,甚至带着三分邪气,与后来屏幕上温柔贤良的人妻形象有着明显的区别。

故事主人公叫做许宣(自清末之后,才开始以许仙,字汉文的名字出现),是杭州临安府人,自幼父母双亡,姐姐嫁给一个叫李仁的管钱粮的官吏。这个许宣在表叔家的生药铺里做管事的伙计,平时吃住都在姐姐姐夫家。

这天,清明时节,许宣去宝塔寺中烧香祭祖,回来路上,天渐渐下起了雨来。许宣来到西湖边的四圣观搭上了一条渡船去涌金门,碰巧遇见同船而渡的一个女子和她的丫鬟。

这二人一个穿着白绢衫儿、细麻布裙,一个穿着青衣裙,白衣女子如花似玉,青衣丫鬟则是娇俏可爱。

许宣是个老实人,但同处狭小的船舱之内,不免有些心猿意马了。

那白衣女子主动搭话,自称是出身官宦人家,姓白,却已丧夫,是个寡妇,刚外出给亡夫扫墓归来。

没过多久,船到岸,许宣给白衣女子代付了船资,上岸之后又借了一把伞给她。

白衣女子秋波频转,说自己住在箭桥双茶坊巷口,改天请许宣过来奉茶还伞。

许宣回来之后,便对那白衣女子念念不忘,茶饭不思。第二天,便寻个由头,找到箭桥双茶坊,被丫鬟小青领到一个大宅院。宅院环境清雅,白娘子正笑意盈盈的等着许宣,又治办酒菜招待他。

秀色可餐,又有佳肴美酒,接下来,更大的幸福竟然从天上掉下来。

白娘子笑靥含春,竟毫不羞涩:“奴家没了丈夫,想必与官人有前世的姻缘,一见就倾心,不如寻个媒人证婚,结一段百年姻缘如何?”

许宣喜不自胜,可接下来却犯了难,自己不过还借住姐姐家,做个管事的伙计,哪来的积蓄去置办家业,娶妻生子呢?

白娘子说,这也不妨,便命小青取出一锭五十两银子交给许宣,让他去置办家什,准备婚事。

许宣回到家,春风得意的拿出那锭银子交给姐姐,准备让姐姐姐夫张罗婚事。可姐夫李仁一看那银锭,正如五雷轰顶一般。前日官府正好丢了五十个大锭库银,上面印有字号标记,许宣拿出的这锭银子不正是丢失的库银吗?

姐夫李仁惊的魂不附体,左思右想之下,只得将银子和小舅子之事报了官。可怜那许宣被官差押到杭州府尹处,还不明就里,一五一十的将遇见白娘子,得到银锭之事说了。

官差们找到箭桥边的双茶坊巷口,哪里有什么高门大户,不过是个荒废已久的宅院,剩下的银锭正在屋里好好的摆着呢。丢失的官银既然已经找回,府尹看在李仁的面子上,给了许宣一个轻判,发配到苏州府牢城营做工。

许宣这样一个凡人的生活轨迹,就这样莫名其妙的改变了。他不会想到,自从与这美若天仙的白娘子相遇之后,还有接二连三的波折在等着他。

白娘子是仙姑为何小青是妖 最早的白娘子并不温柔贤良(2)

好在姐夫李仁上下打点,许宣到了苏州倒没吃什么苦头,寄居在一家客店给主人帮工。许宣莫名其妙的吃了这一场官司,心里又念着白娘子之事,又是疑惑又是忧愁。

谁知半年之后,白娘子和丫鬟小青竟然找上了门来。

许宣虽然懦弱,但刚开始也是怒气冲冲质问白官银之事,又怀疑白娘子出身来历。可是美色当前,白娘子一番娇滴滴的辩白后,许宣耳朵根子一软,竟然也都相信了。二人又和好如初,准备了喜宴新房,就在苏州这间客店里完了婚。

得了娇妻,婚后的许宣着实过了一段神仙般的逍遥日子,二人颠鸾倒凤,说不尽的温柔缠绵。过了数月,四月初八是释佛诞日,许宣在家憋的久了,也想出门去看热闹,被白娘子打扮了一番,穿戴一新到承天寺去看佛会。回来路上碰到十几个官差,官差们一看那许宣手上拿的一柄珊瑚坠子的罗扇,一起扑上来给许宣绑了起来。原来日前,一个开典当铺的周员外家中丢了五千贯的金银珠宝,里面就有这罗扇。许宣被押到官衙大呼冤枉,说都是妻子白娘子所给的物件。待官差们找到许宣所住的客店时,白娘子和丫鬟小青又消失不见了。

奇怪的是,除了这柄珊瑚坠扇子,周员外所丢的物件也莫名其妙的回到了他家。失主周员外知道许宣为人,不愿深究,府尹素与许宣姐夫李仁相熟,也觉得这案子蹊跷,再次轻判许宣发配到镇江牢城营做工。

你说这许宣冤枉不冤枉,倒霉不倒霉?

缺了钱用,就用手段去取;只要看中了谁,便要将他带回身边,也许这就是妖的逻辑,妖之所爱。尽管本意并非害人,但这许宣被法力高强又貌若天仙的白娘子看中了,也不知是幸运还是不幸?

白娘子是仙姑为何小青是妖 最早的白娘子并不温柔贤良(3)

经过流离颠簸,许宣又来到了镇江,投靠到姐夫李仁的一个故交李员外所开的生药铺帮忙,许宣本就在杭州药铺中做过主管的,在李员外的生药铺管的十分精细周到。

当然,许宣和白娘子的故事还要继续。

没过多久,白娘子和小青又寻到了镇江,见到许宣之时,又少不了一顿辩白和哭诉,被迷得神魂颠倒的许宣又一次相信了。而此时,这个故事的高潮,伏妖和斗法即将开始。

这生药铺的掌柜觊觎白娘子的美色时,温柔娴雅的白娘子第一次露出本相。

一条盘着的吊桶般的粗大白蛇,两眼如灯盏,放出金光。将那李员外吓得屁滚尿流,险些丢了魂去。

没过多久,白娘子资助许宣自己开起了药材铺,生意也做的顺风顺水。七月初七,许宣偶然去了镇江金山寺烧香,便在这里遇见了法海禅师。

这法海却与历来印象中白须白眉,却透着阴险的老和尚不同,却是眉清目秀,圆顶方袍,一看就是个得道的高僧。

白娘子和小青坐着船来寻许宣时,被法海看破了真身,一下便跳进江水之中不见了。许宣这才明白白娘子二人确是妖怪,恰好逢着宋高宗立了孝宗皇帝,大赦天下,许宣不久便回到了杭州。临走时,法海叮嘱许宣,如果白娘子再来纠缠,可到杭州净慈寺去找他。

白娘子是仙姑为何小青是妖 最早的白娘子并不温柔贤良(4)

一旦得知了真相,以往的温柔乡却忽然杀机四伏。

回到杭州的许宣没想到,白娘子已经携着小青在姐姐家中等他了。

已无所隐瞒的白娘子霸道无比,甚至带着三分邪气。

白娘子说:“我与你平生夫妇,共枕同衾,许多恩爱。如今却信别人闲言语,教我夫妻不睦。我如今实对你说,若听我言语,喜喜欢欢,万事皆休。若生外心,教你满城皆为血水,人人手攀洪浪,脚踏浑波,皆死于非命。”

许宣终究不过是一个凡人,哪能逃得出白娘子的手掌心,吓得是战战兢兢。正是走投无路之时,想起法海禅师的话,奔往西湖南边的净慈寺去。经过一番波折,终于找到法海禅师,法海给了许宣一个钵盂,让他回家对着白娘子当头罩住,这才将白娘子收了进去。

白娘子说自己是“春心荡漾,按捺不住”,虽然冒犯了天条,但未曾杀生,而小青则是西湖中千年成精的一条青鱼,只是与她做伴,“未曾得一日欢愉。”两人现了原形,三尺长的一条白蛇和尺余长的一条小青鱼。

从此,钵盂所镇之处建造一座宝塔,白蛇与青鱼千年万载也不能出世。许宣从此跟了法海禅师剃度修行,数年之后坐化而终。

白娘子是仙姑为何小青是妖 最早的白娘子并不温柔贤良(5)

唐传奇《博异志》和宋代《西湖三塔记》被认为白蛇故事的源流。

早期的白娘子的传说中,并没有三世报恩的故事,后世熟知的盗仙草、水漫金山,以至许状元祭塔等情节还未诞生,与这篇《白娘子永镇雷峰塔》一样,故事的主旨在于劝人不为美色和欲望迷惑,宣扬佛教向善和因果报应的思想。

而《白蛇传》的最终盛行是大众文化的产物。清乾隆年间出现《雷峰塔奇传》的戏剧本子、嘉庆年间《义妖传》的弹词,清中期以后昆曲和京剧中《白蛇传》已成为经典的戏目,可见戏曲对于白蛇传的风行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一如现代的影视剧一样。从贪恋凡尘、充满妖邪色彩的蛇妖到大胆冲破爱情界限、光彩照人的白娘子,并不只是故事情节的丰富和人物形象的变迁,更是大胆呼唤人性、追求人性的现代意识的觉醒,大众所喜闻乐见的就是时代的最佳注脚。

本来,时代在变化,对经典传奇故事进行创新和改编无可厚非。但清一色的“网红脸”加上孱弱混乱的人物剧情,在炒作到眼球和骂声的同时,对于经典剧的翻拍,人们是否可以思考一下,可以为这个时代留下些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