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汕头日报(本报记者 陈文惠),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初心永固使命赓续?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初心永固使命赓续(不忘初心赓续血脉)

初心永固使命赓续

来源:汕头日报(本报记者 陈文惠)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日前,市委老干部局召开我市离退休干部“我看建党百年新成就”座谈会,会上,老同志们讲亲历故事,谈感悟体会,赞发展成就,深情回望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光辉历程,充分展现老干部、老党员的初心本色和爱党情怀。

杨方笙:对潮汕人民有好处,我做得来的都乐意参加

出生于1925年的杨方笙已有71年党龄,他离休前任市政协常委、汕头教育学院院长兼党委书记。“1950年初,我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入党是我的理想愿望,组织对我的信任和接纳,令我非常兴奋激动!”96岁高龄的杨方笙回忆起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伟大胜利的这段历史,依然印象深刻。

1943年,杨方笙考进了内迁到乐山的武汉大学,加入了党的外围组织“风雨谈”社,1946年被推选为风雨谈社的总务(社长)。“那时的我们,十多岁的小伙子,激情澎湃!时代迫使我们这一代青年提早成熟,斗争给了我们无穷智慧,形势将我们从学府驱向大街。”武大的进步力量组成了临时学生自治会,掀起学生爱国运动,近千人的队伍上街游行,浩浩荡开进武昌城,唤醒民众起来反抗国民党统治下的不民主、不自由。

1947年,因被特务列入黑名单,杨方笙辗转到了香港,组织动员他到潮汕参加武装斗争,先在有党的地下组织的河婆中学任教。1948年,师生四十多人上山参加潮汕人民抗征队,反抗国民党征兵、征粮、征税。1949年,24岁的杨方笙当上揭西河婆中学校长。当年庆祝新中国成立的情景杨老记忆犹新:学生们欢天喜地扭起秧歌舞庆祝,从学校操场跳到大街上,到处都是“新中国成立了”“我们解放了”的欢呼声,到处都是炫目的红绸和锣鼓声……

“中国人民终于站起来了。”杨老感慨道,“老百姓心里是真的高兴和舒畅!这种感觉言语很难表达。”

“我时常怀念一起参加过革命和工作的老领导、老同志,他们想的做的都是老百姓所希望的。”杨老回忆起在中共潮汕地委和《团结报》短暂记者生涯中一次难忘的任务。随着解放的地方越来越多,为了新区的政权建设更合理,行委会派何绍宽副主任到新区考察,杨方笙随行采访。“何绍宽同志对基层的熟悉让我异常吃惊,到处都有人和他打招呼,一听说何同志来了,屋子里很快就挤满了人。他盘腿坐着跟群众交谈,从柴米油盐、田里收成一直谈到大家对村里政权的想法和看法。”他们半个多月跑了七八个点,不但把基层政权建设中的困难、问题、经验摸得清清楚楚,还帮助解决了一些实际问题。“何同志跟百姓的关系就像血与肉一样紧密相连,干群关系非常融洽。党的历史,就是与人民心心相印、同甘共苦的历史。”杨老说,各级干部都是人民的勤务员,要永葆初心,积极传承和弘扬党的优良作风。

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我对脱贫攻坚取得的伟大成就感触犹深,特别赞赏!”杨老深有感触地说。

离休后,杨老热心老年教育事业,致力于潮汕历史文化研究。对潮汕人民有好处的,杨老做得来的,他都很乐意参加,力所能及地支持。“汕头经济特区的今天来之不易,一定要牢牢抓住机遇,乘势而上,真真正正把这块美丽富饶的土地建设好、呵护好!”杨老说道。

邓炳传:“中国奇迹”彰显党的伟大成就

谈及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创造了让世界惊叹的“中国奇迹”,市委办机要局原局长邓炳传侃侃而谈,无比自豪。

邓炳传列举了一系列“中国奇迹”: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去年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00万亿,中国高铁、中国速度享誉全球,还有载人航天、探月工程、量子通信、超级计算、海底深潜、大飞机制造等一大批标志性成果。他说,中国用8年时间实施脱贫攻坚战略,近1亿人摆脱绝对贫困。高等教育进入普及阶段,建成了世界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医疗保险覆盖逾13亿人,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近10亿人。“看看这些‘中国奇迹’,怎能不赞叹我们的党,感恩我们的党呢!”出生于1943年的邓炳传22岁入党,“我为自己是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而感到无比骄傲!”

汕头是一片有着光辉革命历史的热土,在革命、建设、改革和发展中披荆斩棘,取得了显著成效。邓炳传说,汕头这几年城市建设速度和发展规模在全省、全国名列前茅,城市建设规模比改革开放初期大为提升,很多居民告别了“三代同室”“四代同堂”住房紧缺状况,住上了宽敞的新楼房。交通方面也全面快速发展。“交通发达了,居民出行也越来越方便快捷。过去到广州,早出晚归两头黑。现在有急事也可早出晚归。”邓炳传笑称,前一个“晚归”是晚上才到达广州,后一个“晚归”是晚上就回到汕头了。

在邓炳传看来,“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点,是汕头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汕头一定要加快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活力经济特区,走出适合汕头实际的发展道路。他表示,作为老同志,一定要发挥独特优势,积极建言献策,继续为汕头经济社会建设发光发热。

曹爱民:共产党的恩情比山高比海深

“今年是党的百年华诞,今日之中国,经济总量突破了100万亿元,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作为中国人,作为一名老党员,我深感骄傲自豪!”今年63岁的曹爱民退休前任市公路局副局长。1978年入党的他谈及党的伟大创举、历史性成就时感慨道,党的丰功伟绩三天三夜也说不尽,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回顾党的百年历程,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在推进国家事业方面举旗定向、谋篇布局,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创造了一个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特别是取得了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重大战略成果,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更是为建党100周年献上了两份厚礼。”曹爱民说。

曹爱民老家湖北鄂州,今年春节回老家,看到的听到的让他热泪盈眶。曹爱民说,在武汉告急、湖北告急的紧要关头,医护人员紧急驰援武汉、驰援湖北,书写了中华民族奋进史上同疾病斗争的新篇章。在经历了新冠疫情防控的重大考验和洗礼后,很多湖北市民表示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都发生了改变,深感中国共产党的恩情比山高、比海深,我们的制度无比优越。

“人民立场是我们党的根本政治立场,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的根本宗旨,带领人民创造幸福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曹爱民激动地说,在新冠肺炎疫情突然来袭,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面临严重威胁之际,我们党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迅速打响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在此基础上,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抓紧恢复生产生活秩序,取得显著成效。“这就是中国精神、中国力量、中国担当!很多老百姓以身在中国而感到幸运、幸福!”

蔡述彪:汕头一定要抓住机遇感恩奋进

回顾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来的光辉历程,取得的一系列历史性成就,有着50年党龄的蔡述彪激动不已,他说:“任何语言都无法准确表达我对党的感想、感恩。”

中国共产党在一百年的接续奋斗中,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打土豪、分田地;开展抗日战争,赶走日本侵略者;推翻蒋家王朝,建立新中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变一穷二白国家面貌;进行改革开放、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迈入新时代,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人民是党执政的最大底气、力量源泉和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的根本保证。“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党始终把人民立场作为党的根本立场,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这是党的宗旨,每一个党员都要遵守、执行。”蔡述彪说。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来,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这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给老百姓带来真真切切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享受,提升获得感和幸福感。出生于1952年的蔡述彪以个人经历谈家运、感党恩。小时候他常听父亲谈日寇占领下汕头人的悲惨生活、国民党腐败统治下人民水深火热的生活。“新中国成立,党让我们当家作主;改革开放,党带领大家富起来。‘手中有粮,心中不慌’,我母亲常说,白米饭加鸡腿就是共产主义。按照老一辈的标准,现在每天都是共产主义。”蔡述彪说,“以前我家8口人住十几平方米的木板房,现在我们兄弟姐妹6个家庭,基本人均居住面积超过以前全家人的居住面积,汽车普及,年轻一辈全部接受高等教育,这在过去是无法想象的。”他说,不仅是个人家庭在变化,汕头也在不断发展,如今的汕头,高楼林立,处处花园公园,鸟语花香,道路四通八达。这两年,汕头更以举办亚青会为契机,加强城市发展规划,加大城市管理力度,城市面貌呈现翻天覆地变化,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喜人局面。汕头一定要抓住机遇,迎头赶上,感恩奋进,加快建设富有生机活力的经济特区。

“我们党历来重视党史学习教育,注重用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鼓舞斗志、明确方向,用党的实践创造和历史经验启迪智慧、砥砺品质。”蔡述彪表示,历史是一个民族安身立命的基础,读史可以明智,知古方能鉴今。

蔡述彪退休前任市体育局局长,现任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作为老党员、老同志,他积极教育引领青年一代牢记初心使命,坚定理想信念。虽然每天工作很忙,但他乐在其中。“我退休了,还能够尽自己一份力量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增光添彩,深感使命光荣。”

周家祥:愿为党的事业奋斗终生

1944年出生的周家祥197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退休前任龙湖区政协副主席。回首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百年奋斗历程,作为一名有着5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周家祥心潮澎湃。

周家祥认为,我们党善于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有效解决中国革命、建设的实际问题,坚定地走出有自己特色的道路。他说,南昌起义揭开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革命军队的序幕。毛泽东主席提出“农村包围城市”“枪杆子出政权”思想,建立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西安事变”后,以最大的诚意促成了第二次国共合作,建立起全国抗日统一战线。党领导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新中国成立后,探索建设社会主义国家。十一届三中全会,党提出了改革开放,主动与世界经济接轨,从根本上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党的百年,是在国内外形势极其复杂和尖锐斗争中成长的,这是一个不断进行自我改革、自我完善、自我净化的党。”周家祥说,党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和目标,不断加强自身的组织建设、思想建设、作风建设,带领人民群众努力奋斗。他认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这是党百年长盛不衰、越战越勇、越战越强的道理所在。“今天,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突破9千万,是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我庆幸自己能成为其中光荣的一员,并愿为之努力奋斗终生。”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现在我们的生活可谓是顺心、称心、舒心、欢心。”周家祥表示,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我们打赢了脱贫攻坚战,取得了抗疫斗争的重大战略成果,彰显了党领导的坚强有力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周家祥表示,他时常和身边朋友谈论今天的幸福生活,大家都认为,跟党走才有好日子,都打心眼里感谢中国共产党,党恩重如山,情深胜似海。

方嘉林:有党的坚强领导未来发展可期

方嘉林退体前为澄海区直工委书记,这位有着5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回顾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对党的丰功伟绩汇成一句话:“中国共产党伟大、光荣、正确!”

从日寇侵略、国民党统治到新中国成长,88岁的方嘉林经历了三个不同时期,他感慨,中国从一个任人欺凌的落后国家,经过党的不懈奋斗,到如今经济、工业、科技、军事、太空等方面的实力得到巨大发展。在他看来,中国的强大,是独立、自主、自强得来的。

方嘉林结合自身经历体会认为,建党百年新成就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二是改变了中华民族的精神面貌,最大程度焕发了中华民族精神。

三是治党有方,治国有法,努力培育根基。反腐,是从严治党的自我革命,用严密的制度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常态化、制度化,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中国共产党决心根治贫困,实施了8年的脱贫攻坚战略,如期打贏脱贫攻坚战,全国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近1亿农村人口全部脱贫,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极大地增强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四是经济往更高层次发展。党怀着远大抱负,高瞻远瞩,进行大格局的经济建设规划,加快发展步伐,推动新一轮的经济飞跃。以长远的战略眼光,提出了共建“一带一路”的倡议,拓展了国际贸易渠道。

“有党的坚强领导,有优越的制度和好的政策,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有充足的人才和后备力量,形势喜人,未来可期。” 方嘉林深情说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