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弃的空地变身音乐广场、新设的塑胶步道方便老人“遛弯儿”……在北太平庄街道蓟门里社区,7个改造提升后的小广场近期亮相,成了居民锻炼健身、休闲娱乐的好去处。“不用出大门,小区里就能打乒乓球,老伴儿就在旁边跳舞,方便着呢!”精心设计的公共空间串联起居民丰富多彩的幸福生活。
社区居民在健身广场悠闲散步。
蓟门里社区建于上世纪80年代初,地处北三环,因燕京八景之一“蓟门烟树”而得名。小区占地面积14.5万平方米,1万余人居住于此。
“这儿有幼儿园、小学,有医院、养老院,有超市、银行,生活配套比较齐全,最缺乏的就是成系统、有品质的活动空间。”北太平庄街道责任规划师赵新越介绍,社区环境的主要问题就是公共空间有效利用率低、设备陈旧缺失、绿化品质差。“比如老人在哪儿散步、家长在哪儿遛娃,有没有合适的地儿打球、下棋、跳舞,这些问题都亟待解决。”
依托于海淀区“1 1 N”街镇责任规划师制度,由街道办事处组织实施,赵新越作为责任规划师与高校合伙人北京林业大学王思元团队、蓟门里社区等多方共同展开社区环境整治工作。
“两轴、一带、多花园”是社区规划的整体框架。从南门进入后,道路两侧栽植行道树,设置人行道、盲道和机动车停车位,种植绿篱,这是社区形象轴;北侧利用现有栏杆围墙,形成长约200米的社区文化宣传栏,这是社区文化轴。更值得一提的是社区东侧7个不同的小广场,它们通过红砖步道相互连接,成为串联一体的休闲生活带。
赵新越介绍,根据7块场地不同的状况和功能,方案将中国传统文化中“仁义礼智信乐康”的理念融入设计中,打造蓟门里社区的健康公共空间。音乐广场、健身广场、议事广场、仁爱广场、诚信广场、敬老广场、儿童广场……社区的健步游线从南大门开始一直延伸到最北面的东2楼北侧,沿途不仅可以运动健身,还能赏花看景,享受悠闲生活。
记者在现场看到,7个小广场中,属健身广场人气最旺。据了解,这块场地原先虽然也用作健身锻炼,但实际使用并不方便,健身器材散布各处,座椅摆放也十分凌乱,硬质地面更是缺乏运动保护。改造提升后的健身广场不仅好看而且好用。144米长的环形塑胶步道上,老人相伴“遛弯儿”,脚下更舒适;4架乒乓球台一字排开,“选手”们左攻右击,气氛热火朝天,与旁边的广场舞刚柔相济;羽毛球场、太极广场、健身器械区、棋牌桌、儿童跑跳场……不足3000平方米的场地里通过不同铺装划分出多个康体运动空间,可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用最少的钱办最有用的事。”在赵新越看来,社区改造不是为了改造而改造,而是在精准匹配居民需求的基础上,对环境品质进行提升。“原有的座椅好好的不要扔,只要摆放到合适的位置就可以;有的场地原先的设计就不错,也没有必要推倒重来,只需要做个微调。”赵新越介绍,对于居民使用习惯的设施,这次改造中也基本予以保留。
(原标题:北太平庄蓟门里社区完成改造提升 7个小广场“串”起居民幸福生活)
来源:北京日报 记者:陈雪柠
流程编辑:TF065
版权声明:文本版权归京报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改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