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中国人讲究“顺其自然”“听天由命”

并认为

更年期就是卵巢功能开始衰退了

出现不良症状是应该的

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

但您知道吗?绝经其实是人类寿命延长的表现。也就是说,古代女性几乎不会经历绝经,因为她们的平均寿命不到40岁。

绝经真的是越晚越好嘛(科普您知道吗)(1)

现代女性的严峻问题

随着社会的进步,通过改善生活结构、对抗外界病害、研究防治方法,人类寿命得到了逐年增长,但女性的生育力仍止于中年,所以,现代女性要面对一个严峻的问题:可能后半辈子都将在绝经中度过。

而绝经带来的相关症状以及导致的其他各疾病发病风险的提高,会极大影响女性的生活质量。

所以,“生理现象”并非都是友善的,毕竟人类进化得还不完美,当一些“生理现象”影响到人们的正常生活,甚至给健康带来威胁时,我们就要适当干预了。

在更年期这个特殊的生理阶段,妥善使用激素可以明显缓解症状,助您平稳、舒适地度过更年期。

绝经真的是越晚越好嘛(科普您知道吗)(2)

·激素治疗可以解决哪些问题?·

1. 缓解更年期相关症状

对于潮热,激素治疗是血管舒缩症状(潮热)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其他更年期症状如睡眠障碍、情绪波动、认知障碍、关节疼痛、斑点和皮肤黏膜改变等经激素治疗均能得到改善;

此外,性功能也可得到改善。

2. 改善泌尿生殖系统萎缩症状

绝经真的是越晚越好嘛(科普您知道吗)(3)

阴道局部雌激素用药或全身(口服/经皮)给药对治疗、预防泌尿生殖系统萎缩,进一步预防复发性尿路感染等有帮助。

3.预防骨质疏松

激素治疗是预防绝经后骨质疏松的首选方法。

4.保护心血管

绝经真的是越晚越好嘛(科普您知道吗)(4)

较早开始激素治疗可保护心血管、降低冠心病发病风险。

5.对代谢起正面作用

激素治疗对于腰围、血压、胰岛素/血糖代谢、脂质代谢有正面作用。

6.预防老年痴呆症

绝经真的是越晚越好嘛(科普您知道吗)(5)

较早开始激素治疗有潜在预防阿尔茨海默病(即老年痴呆症)的作用。

绝经真的是越晚越好嘛(科普您知道吗)(6)

雌孕激素不是平时所说的皮质激素,皮质激素容易导致人发胖,雌孕激素是女性激素,是维持女性生理功能的激素。同时,不同的激素补充药物对身体的总体脂肪和脂肪的分布也存在不同的影响。选择合适的雌孕激素组合,可以避免体重的增加,甚至可以减轻体重。

激素治疗会得乳腺癌吗?

有研究表明,绝经激素治疗在5~7年内不会增加患乳腺癌的风险,所以患者至少可以放心应用5年。绝经时间晚和肥胖是诱发乳腺癌的重要因素,绝经激素治疗大于5年诱发乳腺癌的概率也属于罕见,不足千分之一。

况且医生还会定期随访,每年常规查体检评估风险,故可以放心地按需用药。

激素治疗会得子宫内膜癌吗?

单纯雌激素治疗,不联合应用孕激素可对子宫内膜有刺激作用,雌激素、孕激素连续联合治疗可抵抗雌激素的效应,从而对子宫内膜有保护作用,明显降低子宫内膜癌的发病风险。

所以更年期绝经激素治疗不会增加患子宫内膜癌的概率。

激素治疗多久可以停药?

目前研究结论认为用药无限制期限。定期评估危险/受益,利>弊,可继续用药。

常用的激素治疗方案有哪些?

常用的治疗方案有:(1)单用孕激素;(2)单用雌激素;

(3)雌孕激素周期;(4)雌孕激素连续联合治疗。

激素替代治疗是缓解围绝经期症状最有效的手段,激素治疗应该在考虑指征和基于循证医学证据的治疗目标情况下,个体化制定治疗方案,还应全面衡量患者年龄、治疗起始时间和持续时长、个人健康情况、用药利弊,切记不可随意滥用,需严格随访,减少风险,获得收益。

绝经真的是越晚越好嘛(科普您知道吗)(7)

哪些人需要用激素治疗(适应症)?

①有绝经相关症状的都可以用,如:潮热、出汗等血管舒缩症状,心悸、假性心绞痛、烦躁、抑郁、关节和肌肉疼痛、皮肤蚁行感、睡眠障碍及性功能异常等症状。②预防治疗泌尿生殖系统萎缩症状的群体。③想预防绝经后腰背酸痛、脊柱变形(如身高缩短及驼背)等骨质疏松问题甚至骨折的发生的群体。

哪些人不能用激素治疗(绝对禁忌症)?

①已知或可疑妊娠。②原因不明的阴道出血或子宫内膜增生。当出现原因不明的阴道不规则出血时,必须充分地排除器质性病变以免延误治疗时机。③已知或可疑患有乳腺癌、已知或怀疑患有与性激素相关的恶性肿瘤如子宫癌肉瘤、卵巢颗粒细胞瘤、卵巢子宫内膜样癌。④6个月内有活动性静脉或动脉血栓栓塞性疾病。⑤严重的肝功能障碍、肾功能障碍。⑥血卟啉病、耳硬化症、脑膜瘤等。

哪些人要慎用激素治疗(相对禁忌症)?

绝经激素治疗慎用的情况有: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增生史、尚未控制的糖尿病以及严重的高血压、有血栓形成的倾向、胆囊疾病、癫痫、偏头痛、哮喘、高催乳素血症、系统性红斑狼疮、乳腺良性疾病、乳腺癌家族史等等。慎用情况并非不能用,需要与专业的妇科内分泌医生共同商议后制定治疗方案,且要在应用前、应用中及应用后采取更为严密的随诊措施,动态监测病情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