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许尤佳育儿

孩子便秘的情况很常见,有的长达十几天不排大便,有的长期排一粒一粒的羊屎便,有的不塞开塞露就不主动排便,还有的因为排便疼痛,边拉边哭……

排便次数少,就一定是便秘吗?

有的家长看孩子三天没有大便,就说便秘了,其实不一定。同样的,即使孩子天天排便,也不一定就不是便秘。目前国际上通用的儿童功能性便秘的诊断标准,是“罗马Ⅲ标准”,里面关于便秘的诊断有6个前提条件:

1、每周排便≤2次;2、在自己能控制排便后,每周至少有1次大便失禁;3、有大便潴留病史;4、有排便疼痛或困难病史;5、直肠内存在大量粪便团块;6、巨大的粪便足以阻塞马桶出口。

小孩便秘就是治不好了吗(孩子便秘反复不好)(1)

● 4岁以下的婴幼儿:需要至少出现上述2条症状,持续1个月以上,才可以诊断为功能性便秘。

● 4岁及以上的儿童、青少年:必须满足上述症状中的2条或更多,至少2个月,并且每周发作至少1次,且排除肠易激综合征的前提下,可诊断。所以说,判断孩子便秘,既要看排便间隔、排便次数,也要关注排便时的感觉,客观上肠道粪块的容积。家长不要觉得孩子两三天没排便,就认定是便秘,过度紧张进而不合理地使用益生菌、开塞露,让孩子大量吃香蕉、火龙果等,很有可能起到反效果。可能有家长会问,孩子正常的大便到底是什么样的?我们每天摄入体内的食物经过消化、吸收以后,余存的废物变成大便排出体外,正常的大便应该干湿适中。西医的布里斯托大便分类法,将大便从干到湿分为7种类型,最中间的4型就是最正常的大便,大家可以参考:

小孩便秘就是治不好了吗(孩子便秘反复不好)(2)

日常生活中,很多孩子虽然没有达到便秘的诊断标准,但确确实实存在大便干硬、排便次数少、要很用力拉、或者肛门痛、不主动排便的情况。这时候,按照西医的治疗用药可能会过于积极,但是如果不及时干预,孩子很可能进展为便秘,甚至郁热而感冒发烧,所以还是需要促排便的,只是使用的方法要合理、对症。

便秘分虚实,对症调理才有效

按照便秘的原因和表现,我们将儿童便秘大致分为两类:实证便秘与虚证便秘。

很多孩子反反复复便秘,家长用了很多方法没效果,就是因为没有分清便秘的原因,没有对症处理。

● 实证便秘:如果孩子这几天突然便秘,而不是习惯性便秘,那实证便秘的可能性会比较大。

实证便秘多是因为积滞郁热、燥热内结。也就是老百姓日常最爱说的“上火”。

小儿脾常不足,运化食物的能力有限,家长日常喂养又总怕孩子吃不饱、吃不好,盲目喂多,增加营养,造成孩子积食,积久化热,这是孩子“上火”,进而便秘很常见的原因。

小孩便秘就是治不好了吗(孩子便秘反复不好)(3)

怎么判断孩子是实证便秘呢?实证便秘一般病程短,病情轻,大便多干燥坚硬,有的孩子腹胀拒按,还伴有口苦口臭、不想进食或者睡眠不安等症状。

因为“上火”的根源在积食,所以饮食要清淡或减量,避免积食的加重,然后助消化,清积食。积滞已经郁火,可以适当清热,饮食上可以安排一些清热、滋阴的食疗,此时吃香蕉、火龙果来助排便,清热润肠,是有一定效果的。但注意不能使用过于寒凉的药物。

● 虚证便秘:孩子反复的便秘,长期被便秘困扰,那么通常虚证便秘的可能性更大。

虚证便秘多是气虚血亏,肠道失于濡润,无力传导大便所致,归根到底就是脾虚。

小孩便秘就是治不好了吗(孩子便秘反复不好)(4)

脾主运化,脾虚的孩子,肠的动力不足,就无法推动大便的排出。小儿的生理特点是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就是说孩子的五脏六腑发育不完全,能力不足,其中脾的能力是不足之中更不足,而脾是气血生化之源,所以孩子天生就有气虚、虚寒的体质特点,容易气虚血亏。

很多家长不知道这一点,经常给孩子吃寒凉的食物,随意用寒凉的药物、抗生素等等,都会造成脾胃虚寒。临床上不少孩子在大病一场之后,或者使用抗生素之后形成长期便秘,就是这样一个道理。

怎么判断孩子是虚证便秘呢?虚证便秘一般病程长,容易长期、反复便秘。孩子大便不是特别干结,有便意却排不出或排出不畅,有的是前干后稀。孩子腹胀喜按,日常面色会比较白和黯淡。长期脾虚的孩子,鼻梁根部还经常有隐隐约约的小“青筋”,有黑眼圈,也就是中医说的气池青紫。

虚证便秘的根本原因是脾虚,这时候饮食就不能寒凉,不能再给孩子吃香蕉、火龙果等凉性的水果来通便,吃了效果也不会太好,反而可能会加重。解决这类便秘一定要长期调理脾胃,改善孩子的脾胃状态,便秘才能有所改善。

小孩便秘就是治不好了吗(孩子便秘反复不好)(5)

所以说,虚证便秘和实证便秘的处理方法是不同的,一个需要补虚,一个需要泻实,有些思路甚至是相反的。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孩子反反复复便秘,家长用了很多方法都没效果的原因。

为了更好地对症调理小儿便秘,帮助大家理清调理思路,这里可以记住一个口诀:

小儿便秘辨证法

小儿脾虚是根本,健脾助运是关键。

肠燥腑实客观存,通腑助排有必要。

阴津不足隐匿在,滋阴增液有奇效。

气机失常要关注,行气消滞贯始终。

1、大便干硬、粗大——通腑助排

2、颗粒便、羊咩屎——滋阴增液

3、舌苔厚腻、多日不排便——行气导滞

4、长期便秘——健脾助运

关注@陈海主任,关注孩子健康成长

#育儿##中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