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庙会,你脑海里会浮现什么印象?大拜拜的神诞、应节的香火、兀自喧唱的酬神街戏、难得碰头的善男信女、好奇的小孩、哪里热闹哪里摆的摊贩、甚至,讨施舍的乞丐……

跨过这些印象,我们是否可以从庙会这样的“劳热”里,找出一些珍贵的文化特质?

潮州青龙庙会作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属于潮州人的“嘉年华”,涉及面广、规模大,市民参与热情高。潮州青龙古庙是潮人朝拜的圣地 ,也是传承古城民俗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

潮州嘉年华的来历 一分钟了解潮州(1)

(图为1911年青龙古庙)

青龙古庙在潮州市韩江大桥西端南堤上,庙门东向,面临韩江,又称安济王庙,潮州人称“大老爷宫”。这座神庙历史悠久,建于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这座庙原是祀青蛇神的,潮人敬蛇如神,特别崇拜一种碧绿色的小青蛇,称青蛇为青龙,遂建青龙庙以祀之。据乾隆《潮州府志· 寺观》载:“前明滇有宦于潮者,奉神像至此,号安济灵王。”这个神像即蜀汉永昌太守王伉之像。潮州民间相传,安济圣王神像是清初潮州人谢少苍从云南奉回来的。 王伉是三国时期蜀汉永昌太守,保土安民有功,死后当地人立庙纪念。传说多次显圣,历朝加封至安济圣王。传说清朝初年,潮州人谢少苍到云南永昌为官,有难,安济圣王显圣助其脱难。后谢氏回潮,便刻安济圣王神像带回潮州,在家中设坛祭拜。渐渐地乡亲邻里到他家中拜安济圣王的人越来越多,香火日盛,谢氏遂迁神像到青龙庙,供善男信女祈拜。 潮人迷信,王伉神像入座青龙庙后,香火很旺。潮州人称神为“老爷”,对王伉特别崇拜,敬称为“大老爷”,称青龙庙为“大老爷宫”。传说有一年韩江水暴涨,南堤岌岌可危,险情叠现。大老爷宫前忽见青蛇群集,随后水势渐退,转危为安。于是民众纷纷传说,是大老爷显圣,化身为青龙保境救民。

潮州嘉年华的来历 一分钟了解潮州(2)

民国初年,沈敏在《潮州年节风俗谈》一书中形容潮州府城青龙古庙游神:“花灯美景,百戏杂陈,鼓乐喧天,爆竹震耳,游人达十万余,全城如醉如狂……”

潮州嘉年华的来历 一分钟了解潮州(3)

凤凰卫视在文化学者王魯湘王鲁湘说:“信仰是一切民族之母,也是一切民间艺术之根,在潮州,我们所知道的潮州的金漆木雕,潮州的潮绣,潮州的嵌瓷,包括潮州剧,还有潮州的大锣鼓,这一切如果离开了潮州民间的‘老爷信仰’,我们就没有办法对他做一个真正深入的了解。”

潮州嘉年华的来历 一分钟了解潮州(4)

为期六天的2019潮州青龙庙会昨晚也迎来活动的高潮,人流量也达到最高峰。

潮州嘉年华的来历 一分钟了解潮州(5)

几百年来,青龙古庙中香火不灭。每年农历正月这里会上演青龙庙会,庙会上的“香林”更可谓是一大奇景!

潮州嘉年华的来历 一分钟了解潮州(6)

潮州嘉年华的来历 一分钟了解潮州(7)

潮州嘉年华的来历 一分钟了解潮州(8)

青龙庙会是潮州民俗文化的“嘉年华”,更是凝聚潮人潮心的重要纽带,这是传统文化的传承,更是潮人团结的象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