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夏天的雨一直下着,有些犹豫的你津津乐道着freestyle,听着BIGBANG的歌,怀念着周董用RAP掀起的狂潮,也许你哼着小调,沉浸在嘻哈的节拍,但是窗外的雨诉说着被忽略的美丽。

许多情话在歌里说,许多故事在戏里唱,一抬手,一危坐,倒是腔调起。戏曲艺术的魅力在金华的大街小巷洋溢着,游客跃跃欲试,学着神韵身段,唱上两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宝库里,戏曲,却又是别一番风韵。

金华道情——一段说唱逗乐

金华道情又称唱新闻、劝世文。是一种浙江省的传统说唱艺术。它与杭州小锣书、温州鼓词、宁波走书、绍兴莲花落合称为浙江省五大地方曲种。从明朝至解放后的五六十年代,一直是金华民间喜闻乐见的文娱活动。它是一人多角色坐唱式单挡说唱艺术。

金华非遗故事第一名(非遗之美四)(1)

道情艺人叶英盛

唱一段加几句说表,配上简单的动作,即所谓"艺人一台戏,演文演武我自己"。伴奏乐器极为简单,仅一个情筒和两块竹板。

金华道情是最受金华民众欢迎的一种传统民间曲艺形式。道情在金华流传可考的历史至少已有三百多年。

金华婺剧——一曲悲欢离合

婺剧,俗称“金华戏”,中国浙江省传统地方戏曲剧种之一。它以金华地区为中心,流行于金华、丽水、临海、建德、衢州、淳安等地。是高腔、昆腔、乱弹、徽戏、滩簧、时调六种声腔的合班。因金华古称婺州,元至正二十年(1360)改称金华。

金华非遗故事第一名(非遗之美四)(2)

婺剧,拥有六大声腔,音乐丰富,旋律优美,涌现出过许多具有相当造诣的艺术家与名艺人,分别在生、旦、净、末、丑等诸行当上,根据各自的嗓音条件,摸索出其优势所在,去发展、去争取自己的观众群。

金华非遗故事第一名(非遗之美四)(3)

其表演还保留着秦汉以来各种艺术表演的痕迹,它脚本文辞典雅,叙事通俗易懂。在表演过程中,有自己独特的行头和化妆形态,特别善于文戏武做、武戏文做,堪称一绝。婺剧剧目丰富,有500多种,以口传为主。

兰溪摊簧——一剧追古溯今

兰溪摊簧属南词摊簧是浙江省古老的传统曲艺形式之一。它是形成并流行于浙江中西部兰溪地区及金华和衢州等地的一种传统曲艺唱曲形式。

金华非遗故事第一名(非遗之美四)(4)

兰溪地处浙江中西部,素有"七省通衢"、"三江之汇"之称,交通便利,商业繁荣。乾隆末年,一位县衙中的官差,于公务之暇,在兰溪集商贾子弟传授"摊簧"曲调,借以消闲自娱,从此兰溪有了摊簧。

金华非遗故事第一名(非遗之美四)(5)

兰溪摊簧文辞典雅,演唱讲究字清腔纯和字正腔圆,一直为文人雅士所喜好。流风所及,其他的坐唱班亦以自命风雅者为多,唱奏者多穿长衫,举止文雅,素有"摊簧先生"之称。坐唱班除应成员间亲朋好友之邀为喜庆助兴或敬神献唱外,一律不搞经营性唱奏。

对于很多村里的老人们来说,听戏曲就是最好的一种娱乐方式,而老人也成了主要的拥护和传承者。你想,戏曲也曾像流行歌曲那样红遍街头巷尾,深受欢迎。

一段随意的说唱,一曲嬉笑逗乐。艺人一台戏,演文演武我自己。

就地取材,小故事也蕴含着大道理。

听........饶有腔调的曲调唱起,

铿锵有力的节奏响起,

吉嘭,吉嘭,吉吉嘭......

又将我们的脚步引至那处深深的小巷;

又将我们的思绪引回那个久远的年代!

道情声一响,弄堂也闹闹起来了!

—摘自爱金华《一段说唱逗乐,一曲悲欢离合,一剧追古溯今 》

这个夏天,一起去金华感受戏曲的魅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