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可敌国"一词出自《汉书》,意思是指私人的财富多到可以和国库相提并论,常被用来形容一个人的富有。尽管没法真正和从天下收税充实自己的国库相比,但我国古代还有许许多多知名的大富豪。举例来说,像敢于和皇帝的舅父王恺斗富的石崇、靠贪污腐败积攒了大量财富的大贪官和珅、在十三行经商赚得两千多万两白银,成为一时世界首富的伍秉鉴等等,都是腰缠万贯、挥金如土的大人物。

朱元璋杀了沈万三后悔吗(历史上的沈万三真的是被朱元璋逼死的吗)(1)

不过,这些富豪尽管看上去拥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但似乎下场都十分凄惨——石崇被诬陷为乱党,遭夷灭三族;和珅在嘉庆帝掌权后很快被革职下狱,无奈自尽;在世界范围享有盛名的伍秉鉴晚年被迫多次捐资给清政府,但最终还是在列强入侵的动荡时局中郁郁而终。除了他们,我国明朝时的富豪沈万三也曾经非常富有,但最后却被朱元璋逼死。那么。沈万三到底有多有钱;又为何会被逼死呢?

元朝中期,沈万三生于吴兴南浔,也就是今浙江湖州,不过,很小的时候,他就跟随父亲举家搬到到了苏州。在经济发达的苏州,海外贸易十分发达,在这一环境的熏陶下,沈万三成长为了一个专注于从事进出口贸易的大商人,并借助元朝末年朝廷对地方缺乏管束的便利狠狠赚了一笔。难能可贵的是,沈万三在富贵的同时,也是一个是善良大方的人,他时常周济穷人,还曾帮百姓修路,因此在民间广受赞誉。

朱元璋杀了沈万三后悔吗(历史上的沈万三真的是被朱元璋逼死的吗)(2)

如果要问沈万三到底有多少钱,或许当时的百姓会异口同声地告诉你一个"秘密",那就是他家有一个聚宝盆。顾名思义,只要往盆里丢一支银钗,就能得到一大盆银钗,而如果往里面放一点银两,就能出来一整盆的银元宝。有了这样的法宝,沈万三的生活自然是极度奢华,超出一般人的想象。

首先,我们看看沈万三的住所,今天苏州东南有一个周庄古镇,其中有一处景致叫做"东庄积雪",而这个占地一千三百多亩的东庄仅仅是沈万三修建来存放粮食的地方。另外,据说如今南京城中被誉为"金陵明珠"的玄武湖公园,当年不过是沈万三的后花园。为了巡视自己华丽的居所,沈万三请来守门、打更的人就多达六十余人,而且这些下人每天的伙食都是好酒好肉。

朱元璋杀了沈万三后悔吗(历史上的沈万三真的是被朱元璋逼死的吗)(3)

说完府外,我们走进府中,除了沈万三每天所吃的山珍海味、珍馐美馔,穿的绫罗绸缎、狐裘貂皮外,他还很喜欢看歌舞表演。为了能够随时看到高质量的表演,沈万三甚至同时找了三班歌女、舞女,让她们能够在轮番上阵的同时得到充分的休息。和那些财大气粗的土财主不同,沈万三所听的都是以高雅著称的昆曲,此外,热爱文化的他还曾出二十两黄金的高薪去请名师教育自己的孩子。

那么,作为一个闻名天下的富豪,沈万三又是为何被朱元璋所害呢?如果按照史书记载的说法,或许正是沈万三的慷慨害了他自己。当年,朱元璋以南京为都城,为了让它显得更气派,便准备将城墙全部修缮一边。不过,当时战事未休,国库基本都拿去充当军资了,朱元璋一时囊中羞涩。知道朱元璋的窘迫后,沈万三主动表示愿意承担全部工程的三分之一。

为了得到新君的认可,沈万三进一步提出愿意出资替皇帝犒赏三军,谁知,这却触动了朱元璋的逆鳞。据《明史》记载,朱元璋看完沈万三的上书后勃然大怒,骂道:"匹夫犒天子军,乱民也,宜诛。"好在,这时以仁慈著称的马皇后也在,她劝说自己急躁的丈夫道:"妾闻法者,诛不法也,非以诛不祥。民富敌国,民自不祥。不祥之民,天将灾之,陛下何诛焉!"

朱元璋杀了沈万三后悔吗(历史上的沈万三真的是被朱元璋逼死的吗)(4)

听了皇后的劝说,朱元璋才放弃了直接杀死沈万三,改为将其流放到偏远的云南。因为讨好错了地方,沈万三就这样从首富沦为了犯人,最终,他看破红尘,前往贵州福泉山修道直至去世。在民间传说中,对于沈万三的死还有另一种说法,那就是被直接诛杀,而这种说法和上文提到的聚宝盆有着紧密的联系。

传说,当年朱元璋要修缮城墙,但地基却反复塌陷,后来,一个得道高人表示那里有一种专吃土石的怪物,需要用法宝镇压。于是,朱元璋就强行把沈万三的聚宝盆抢来埋在了城墙之中,也正因如此,现在的南京中华门在当时就叫做"聚宝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