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飞还我河山图(原来不是岳飞说的)(1)

岳庙中《还我河山》牌匾

在许多岳庙中,岳飞塑像头上总是挂有“还我河山”四个大字, 表达着中华儿女收复国土的一片赤诚之心。但是,“还我河山”真的是岳飞亲手写下的吗?

岳飞还我河山图(原来不是岳飞说的)(2)

河南南阳卧龙岗 岳飞草书石刻

据史料记载,在民国之初,全国各地的岳飞庙中,岳飞塑像上方并非全部挂有牌匾,挂有牌匾的上面书写的也并非“还我河山”四个大字,通常为“精忠报国”。那么一个家喻户晓的爱国口号为什么出现在岳庙里呢?“还我河山”这四个字究竟是从什么时候才开始出现?宋史专家朱瑞熙表示,“还我河山”四字并非岳飞手书,那是清末秀才周承忠集钩而成。

岳飞还我河山图(原来不是岳飞说的)(3)

岳飞《吊古战场文》拓片局部

童世亨看后大喜,认为既然用了岳飞的手书字体,索性落款也用武穆王的吧。于是,选择岳飞《出师表》后署名之‘岳飞’二字照钩为款。又在杭州岳庙石刻拓本上内钩‘岳飞私印’四字之方章。当即排为两行:第一行“还我河三字,第二行“山”字下为款及名印。

岳飞还我河山图(原来不是岳飞说的)(4)

《中国形势一览图》扉面

童世亨将此幅作品刊登于再版《中国形势一览图》的扉面,《东方杂志》主编金兆梓见到《还我河山》,也立即在杂志上刊出。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东北沦陷,中华民族发出了救亡抗日的吼声:“还我河山,勿忘国耻。”代表着岳飞精神的《还我河山》迅速传遍全中国,1936年1月4日的《救国日报》头版更将“还我河山”作为当年中国国民的座右铭。

岳飞还我河山图(原来不是岳飞说的)(5)

1936年1月4日的《救国日报》

“还我河山”四字非宋人的行文口气,从横幅产生的过程来看,又非岳飞亲笔,因此不能称之为真迹。但是其字却是从岳飞真迹中辑出,而非伪字,此外它确实又是岳飞真实思想的体现,并且在国难深重的历史时刻,起过鼓舞民众抗日斗志的积极历史作用,因此决不能与一般伪书等同对待。

浙江杭州与河南汤阴的岳王庙在“文化大革命”后重修,也都选择在正殿悬挂“还我河山”金匾,以示纪念。

岳飞还我河山图(原来不是岳飞说的)(6)

安阳岳庙 岳飞雕塑

虽然我们无法确定“还我河山”这四个大字岳飞是否写过,但是可以确定的是“还我河山”四个大字出自岳飞,是后人取自岳飞生前留下的手迹组合而成。自此方有充满气魄的“还我河山”四个大字。作为我们伟大的民族英雄,岳飞用他的一生履行着“精忠报国”的使命,他的碧血为“还我河山”而流,从这个角度来说,岳飞是否真的写过“还我河山”已经不再重要,重要的是他的精神照耀着华夏大地,激励着无数华夏儿女捐躯赴国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