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四人帮”倒台,文化大革命结束1977年8月,刚复出的邓小平召开科学和教育工作会议,果断决策当年即恢复中断十年的高考1977年12月10日,被定为当年的高考日我们对夏季高考非常熟悉,对春季高考也不陌生,但对于冬季高考似乎从来没听说过记住了,1977年是我们唯一的一次冬季高考,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1977高考恢复意义?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1977高考恢复意义
1976年,“四人帮”倒台,文化大革命结束。1977年8月,刚复出的邓小平召开科学和教育工作会议,果断决策当年即恢复中断十年的高考。1977年12月10日,被定为当年的高考日。我们对夏季高考非常熟悉,对春季高考也不陌生,但对于冬季高考似乎从来没听说过。记住了,1977年是我们唯一的一次冬季高考。
高考恢复后的最初五年恢复高考的消息,通过媒体传到全国各地,无数人在田间地头相拥而泣。我高中同桌的大哥就是其中一个,已经回乡务农两年的大哥听到这个消息后,激动的一夜未眠,收拾了一宿的书和本子。他当年即报考,终金榜题名。现在大哥已经以高级教师的身份,从一所市重点中学退休,过着幸福而无忧的晚年生活。
高考恢复
1977年高考,有570万人报名,这个数字是空前的。因为报名人数超过预期太远,竟然导致了印刷试卷的纸张不够。最终有27万人被录取。录取率只有约5%,这应该是我国历来高考录取率最低的一次。
由于时间紧,1977年的高考由各省组织命题,文理分科。考试科目文科为:政治、语文、数学和史地;理科为:政治、语文、数学和理化。文理都暂不计外语成绩,报考外语专业再加试。第二年的1978年,即恢复全国统一命题。从1978年到1982年这几年间,外语在高考总分的计分比例逐年增加。
进考场 自豪
我国著名企业家俞敏洪、著名学者易中天、外交部长王毅,都是在1977年恢复高考后,参加高考考上的大学。如果不恢复高考,可能就不会有这些杰出人物的出现了。
1977年至1982年,这是高考恢复后的最初五年。这五年人们学习热情迸发,报考人数空前高涨。同时这五年奠定了全国统一考试的高考基本模式。1979年,决定把每年的7月7日—9日,定为固定的高考日期,这一日期一直用了23年。直到2003年才因为天气的原因,把高考日期提前了一个月,确定为每年的6月7日—9日。这几年是统一考试全国一张卷。可以说,这一阶段对后世的高考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
高考考场
第二个五年,1983年至1987年在第二个五年里,高考发生了几件很重要的事情。首先在1983年,外语成绩最终100%计入高考总分。这体现了我国改革开放,渐渐打开国门与世界的交流合作日益加深的时代大背景。
第二件事是这时期推行的高考标准化考试。具体到日常,就是学生要学会涂答题卡。标准化考试是1985年在广东首次实行的,到1989年已经在全国全面推行。以前高考考试完全是学生笔答,而现在大部分试题是客观答案,需要把答案涂在答题卡上,由机器来判卷。我记得我上高中的时候,标准化考试已经全面铺开,学涂答题卡是学生必学的一项技能。答题卡是一张32开大小的厚纸卡片,涂它可是有很多技巧的:笔一定要用2B铅笔;答题卡是个大宝贝,千万不能折,否则机器不认;涂卡的时候手劲要用均匀,要涂得不深不浅;具体涂的是卡中的小方框,一定要涂满,但不能出格,总之这是个很讲技术的活。高考的标准化全面提升了高考命题的水平。
答题卡
第三件事是自费生和保送生的出现。以前的大学生是统招统分,统一考试入学,毕业后统一分配工作,上学不用交学费。在1985年,开始招收计划外的自费生,这些学生上学交学费,毕业后自行择业。即招生的“双轨制”。同年实行保送生试点,即可以有部分优秀的学生由学校保送,入学不用考试。
第四件事是1985年从上海开始高考改革,“上海卷”诞生。高考不再是全国一张卷。
媒体发布上海高考改革的消息
1988年至1998年,相对稳定的十年时间到了1988年,此时我国高考恢复已有十年。它在稳步前进的同时,一些自身固有的问题也开始显现,于是国家开始对高考进行全面调整。它主要的标志是1988年上海高考改革,会考制度的实施,这奠定了现在绝大多数高中会考制度的基础。开始实行的会考和高考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关系,会考和高中毕业是直接相关的,会考合格拿高中毕业证。这年上海高考科目的“3 2模式”,也奠定了以后高考改革中考试科目 “3 X模式”的基础。直到1998年,这段时间高考相对比较稳定。但是后期学生负担重的问题有所凸显,这主要是因为高考强调在考查知识的前提下,更要注重能力的考查,使得考试难度越来越大。
高考了
从1999年至今,新课程改革下的高考从1999年开始,我国开始了新课程改革。那么新课改下的高考是怎样的呢?
新课程改革的主要标志是推行 “3 X模式” 的高考科目设置方案。这里的 “3” 是指语文、数学和外语这三门必考科目;X是指其他的几门副科,如:政治、历史、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组合,作为高考的考试科目。此后全国各地区的高考科目设置调整都大体是这个思路,没有特别例外的情况。
亚洲最大高考工厂
由于3 X科目的设置中X的可选择性,使全国高考一张卷的格局被彻底打破了。上海卷的出现只是这种破局的初见端倪,到2002年北京开始自主命题,2004年天津开始自主命题。同年,辽宁、江苏、浙江、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纷纷加入自主命题的行列,加上全国卷4套试卷,2004年全国一共有15套高考试题。随后又有几个省份放弃全国卷,开始自主命题。2006年自主命题省份达到16个,高考在此时呈现出明显的开放态势。
高考前的誓师大会
同时,为了缓解夏季高考压力过大的问题,开始实行高考春季招生。但由于春招招生名额较少,报考人数更少,招生院校相对来说不够优秀。致使高考春季招生自实行以来一直热度不大,后来不少省份就取消了春招。目前只有上海等少数地区还在坚持进行春季高考。
高考送考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千差万别,各省自主命题其实是中央教育管理权的一种下放。统一高考命题难以充分体现各地的实际情况。而分省命题却可以充分调动积极性,让各地区能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考试内容的调整,从而更好的发挥考试指挥棒的作用。它还可以使地方特色在教育和高考中充分体现出来,有利于高校人才的选拔。但是随着自主命题的全面开花,它的问题也逐渐显现。首先高考作为我国最具有权威性,最公平公正的考试,由于分省命题,它的权威性受到了极大的挑战;高考命题的质量和水平难以保证,试题安保问题的风险加大;各省毕竟不及中央,在命题的时候花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而效果并不理想;各省(市)之间, 基础教育的可比性受到较大影响。随着自主命题的深入,各地统一高考命题,统一标准的呼声越来越高。
高考考场外
鉴于以上种种原因,权衡各方面利弊后,很多省份纷纷放弃自主命题,回到了全国卷的大军中。2019年,自主命题省份还有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五个省市。2020年,江苏决定2021年开始使用全国卷,浙江决定2023年使用全国卷。也就是说,到2023年,就只剩下三个直辖市自主命题,其他省份全部退出。这还不排除2020到2023年这三年间,有直辖市也退出自主命题的可能。就这样高考命题也经历了一个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曲折过程。
穿旗袍的高考家长团,祝孩子们旗开得胜!
新一轮的高考改革,新希望2014年国家颁布文件,开始启动新高考改革,这次改革的主要内容是:把普通本科和高等职业教育入学考试分开;完善高中会考和综合素质评价,克服文理偏科现象;部分高考科目实行一年多考,避免一考定终身;完善高考招生名额分配办法,清理加分政策;加快建立多渠道升学,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多次选拔机会。文件发布以后,各省响应号召,纷纷决定于2018年、2019年等不同年份开始实施新高考改革。这次高考改革又是新的一轮改革,我们拭目以待。例如:今年,2020疫情下的这次最特别的高考,就是北京新高考的首次亮相。
新高考开始
衷心希望通过这一次又一次的调整和改变,我们的高考制度越来越好。时光流逝,伴随和寄托着,无数中国年轻人青春和梦想的高考,会一如既往的前行,迎来自己无数新的故事,待开新篇再讲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