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宗文德顺圣皇后长孙氏,隋右骁卫将军晟之女也。少读书,造次(造次:1、仓猝;匆忙。《论语·里仁》:“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於是,颠沛必於是。”2、指善辩。《三国志·蜀志·马良传》:“鲜于造次之华,而有克终之美。”3、须臾;片刻。宋 陆游 《示子孙》诗:“学须造次常于是,道岂须臾或可离。” 4、轻率;随便。 唐 韩愈 《学诸进士作精卫衔石填海》诗:“人皆讥造次,我独赏专精。” )必循礼则(礼仪规则)。性素俭约,凡所服御(服饰车马器用物品)取给(取来供需用)而已。后事孝高祖,恭顺嫔妃,尽力弥缝,以存内助。太宗甚礼遇(礼待)之,常与论及赏罚之事,对曰:“牝鸡司晨(母鸡报晓,旧时比喻女人越权做主)家之穷也(这个家庭就要破败了)。妾以妇人,岂敢豫闻(参与听闻)政事?”太宗与之言,竟不之(宾语前置)答。

唐太宗说长孙皇后(太宗文德顺圣皇后长孙氏文言知识注解)(1)

时后兄无忌,夙(早年)与太宗为布衣之交(平民之交),又以(因为)佐命(辅佐帝王创业)元勋,委(交付)以(把)腹心,出入卧内,将任之(省略介词以)朝政。后言不可,每乘间(空闲)奏曰:“妾既(已经)托身紫宫(指帝王宫禁),尊贵已,实不愿兄弟子侄布列(遍布)朝廷。汉之吕、霍,可为切骨之诫(刻骨的教训)特愿(特别希望)圣朝勿以妾兄为宰执(宰相)。”太宗不听,竟(最终)用无忌为左武侯大将军、吏部尚书、右仆射。后又密遣无忌苦求逊职(古代被授官者以才德不堪而逊谢之谓之逊职),太宗不获已(不得已)焉,改授开府仪同三司,后意乃怿(高兴)

唐太宗说长孙皇后(太宗文德顺圣皇后长孙氏文言知识注解)(2)

后所生长乐公主,太宗特所钟爱,及将出降(帝王之女出嫁)敕(皇帝下令)所司(有关部门)资送(赠送财物,指置办的嫁妆)倍于长公主(唐太宗的妹妹)。魏徵谏曰:“昔汉明帝时,将封皇子,帝曰:‘朕子安得同于先帝子乎!’然谓(称为)长主者,良(实在,确实)以(因为)于(比)公主也,情虽有差,义无等别。(感情虽有差别远近,但义 理上不能有差别。)若令公主之礼有过长主,理恐不可,愿陛下思之。”太宗以其言告后,后叹曰:“尝闻陛下重(重用)魏徵,殊(丝毫)未知其故。今闻其谏,实乃能以义制(限制)主之情(道义),可谓正直社稷之臣矣。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纳之则俗(社会)宁,杜(杜绝)之则政乱,诚愿陛下详(清楚地明白)之,则天下幸甚。”后因请(请求)遣中使赍帛五百匹,诣(到,前往)徵宅以赐之。

唐太宗说长孙皇后(太宗文德顺圣皇后长孙氏文言知识注解)(3)

八年,从幸(跟随皇帝)九成宫,染疾危惙(病危)。太子承乾入侍,密启后曰:“医药务尽,尊体不瘳(chōu痊愈),请奏赦(奏请赦免)囚徒,并度人入道(皈依宗教,出家为僧尼或道士)冀(希望)蒙(得到)福助(保佑)。”后曰:“死生有命,非人力所加。若修福(行善积德)延(延长),吾素(向来)非为恶;若行善无效,何福可求?赦者国之大事,佛道者示(显示)存异方之教耳(保存异域的宗教教义罢了)非惟(不仅(使))政体靡弊(败坏),又是上所不为,岂以吾一妇人而乱天下法?”承乾不敢奏,以告左仆射房玄龄,玄龄以闻(禀告皇帝)太宗及侍臣莫不欷歔。朝臣咸请肆赦(大赦天下),太宗之。后闻之固争(极力争辩),乃止(停止,放弃这个决定)

唐太宗说长孙皇后(太宗文德顺圣皇后长孙氏文言知识注解)(4)

大渐(病危离世),与太宗辞诀,时玄龄已谴归第(因有过错被免职回家),后言:“玄龄陛下最久,小心谨慎,(陛下的)奇谋秘计,皆所预闻(参与听闻),竟无一言漏泄,非有大故,原勿弃之。又妾之本宗,幸缘姻戚(有幸因为姻亲的缘故做了官)既非德举,易履危机,(他们既不是凭德行被选拔的,就容易遭遇危难,)(如果)其保全永久,慎勿处之权要(让他们担任要职)但以外戚奉朝请(只要以外戚身份按时入朝请安),则为幸(荣幸)矣。妾生既无益于时,今死不可厚费。且葬者藏也(葬’就是‘藏’的意思),欲人之不见。自古圣贤,皆崇俭薄,惟(只有)无道之世,大起山陵(高大的陵墓)劳费天下(劳民伤财),为有识者笑。但请因(凭依)山而葬,不须起坟,无用棺椁,所须器服,皆以(用)木瓦,俭薄送终(节俭薄殓为我送终),则是不忘妾也。”十年六月已卯崩于立政殿,时年三十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