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伯努利出生于1667年,得益于他有一个多产的父亲,他是家中的第10个孩子,也就是最小的一个,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约翰伯努利情况?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约翰伯努利情况(约翰伯努利)

约翰伯努利情况

约翰·伯努利出生于1667年,得益于他有一个多产的父亲,他是家中的第10个孩子,也就是最小的一个。

在约翰年纪轻轻的时候,父亲就为他安排好了人生道路。想当年,父亲想让儿子雅各布经商,可惜雅格布志不在此,从事上了数学研究,于是父亲把殷切的希望寄托在了小儿子约翰身上。但是,约翰似乎也不喜欢从事经商,拒绝了父亲的劝告。

1683年,年仅16岁的约翰进入巴塞尔大学学习,两年以后,获得艺术硕士学位。

约翰的六哥雅各布,比弟弟约翰大13岁,所以当弟弟约翰念大学的时候,哥哥已经是大学的教授了。两人都在同一个大学里,难免别人会弄混,而作为天才教授的哥哥,在学校里显然地位更高,于是就有了下面这样的事:

在一次学校运动会上,体格强壮的约翰,拼尽全力进了前三,就在他等待欢呼的时候,观众纷纷感慨,没想到伯努利教授不仅数学研究厉害,身体也是杠杠的。

换成你是约翰,你能不生气吗?

课堂上的约翰同样优秀,各科成绩名列前茅。学生时代,成绩优异的学生总是容易得到女同学的垂青,好不容易收到女同学的表白一封信,还是写给数学教授伯努利的。

又被弄混了,约翰气的吐血!

约翰发现,自己无论如何努力,始终活在哥哥的阴影下。是可忍,孰不可忍!心高气傲的约翰无论如何也咽不下这口气。他暗暗下决心,此生一定要打败雅各布,证明自己!

于是,兄弟两个人就结下了梁子,而雅各布却一无所知。

伯努利家族是当地的药材商,家境富庶,远近闻名。因此,父亲可不希望约翰把精力浪费在艺术上。于是,父亲希望约翰从事医学学习。

胳膊拧不过大腿,无奈之下,约翰接下来不得不攻读医学,1690年获医学硕士学位。1694年,以一篇肌肉收缩的论文获得博士学位。在读博士期间,约翰私底下偷偷地跟哥哥雅各布学起了数学,并且喜欢上了数学。

毕业之后,约翰决定从事自己最擅长的数学,当时的巴塞尔大学,优秀的数学教授,只能做哥哥雅各布的学生,于是,约翰又跟着哥哥读数学博士。

对于弟弟从事数学研究,哥哥举双手赞成。对于约翰,雅各布没有丝毫的防备之心,于是在传授数学知识时,总是倾囊相授,毫无保留。憋着一口气的约翰,也是早起早睡,极其认真地学习,海绵般的吸收着海量的数学知识。以至于不久之后,雅各布发现竟没有什么可教的了!

或许雅各布会后悔,自己当年教的那么好。

学成以后,约翰年纪也不小了,还自己养活自己了,于是向巴塞尔大学提出申请了做数学教授。

巴塞尔大学的回复也很直接,数学教授,我们有雅各布就够了,你还是另寻高就吧。约翰不得不去别处寻求发展。待业期间,为了赚钱,他给法国一名贵族洛必达教授新的微积分,他们达成协议,约翰用写信的方式给洛必达讲授微积分,而这些信件的内容则属于洛必达所有。

终于,在1695年,23岁的约翰收到了哈雷大学的邀请,担任数学教授,同时他还接受了荷兰格罗宁根大学向他提供了数学教授的席位,他一直在犹豫,到底去哪里。约翰明白,只要哥哥健在,自己想进入巴塞尔大学是不可能了。权衡利弊以后,他选择了后者,成为该大学的教授。

同一年,哥哥雅各布朝花夕拾,开始研究前辈伽利略的悬链线问题。事实证明,雅各布的能力不足以解决这个难题。约翰不知从那里知道这件事,仅仅一个晚上,就攻克了这个让雅各布耿耿于怀的难题。约翰是如此的兴奋,以至于在日记中写到:哥哥的努力没有成功,而我却幸运的很,因为我发现了全面解开这道题的技巧,我这样说并非自夸,我为什么要隐瞒真相呢?没错,为研究这道题我整整一晚没有休息,不过第二天早晨我就满怀欢喜的去见哥哥,他还在明思苦想这道题,但毫无进展,他像伽利略一样,始终以为悬链线是一条抛物线。停下!停下!我对他说不要再折磨自己去证明悬链线是抛物线了,因为这是完全错误的。

而此时,雅各布看着得意洋洋的约翰,很郁闷!

1696年,以老师约翰伯努利的讲义为基础,洛比达出版了他的著作《阐明曲线的无穷小分析》,这本书是第一本微积分的教科书,一直是高等数学的标准教材。对于推广莱布尼兹的微积分至关重要,打响了数学家攻克微积分中零比零难题的第一枪。

在约翰漫长的一生中,他有苦难言,心里在滴血。自己辛辛苦苦研究的内容广为流传,可广为人知的却是“洛必达法则”。

1696年6月,约翰在莱布尼兹开办的《教师学报》上提出最为最速降线问题。用这一问题向同时代所有数学家挑战,让约翰特别难堪的是,整个欧洲的数学家都忽视了他的挑战。

于是,1967年元旦,约翰以公告的形式再次向全世界最有才能的数学家挑战。《公告》中有一段话:“说能够解决这一非凡问题的人寥寥无几,即使是那些对自己的方法自视甚高的人也不例外。”这段话通常被认为隐射牛顿的。

顺便说一下,当达尔文无比英勇举起进化论的大题旗时,在整个欧洲所引起了的剧烈震撼,因为进化论撼动了宗教的基础,因此遭到反对。科学界也非常排斥,毕竟谁也不愿意承认自己的祖先是猴子。当时的报纸和杂志上,对达尔文进行咒骂、威胁和嘲弄讽刺的文章一篇接一篇,以致达尔文的朋友赫胥黎悍然宣称:“我正在磨砺我的爪和牙,做好战斗准备。”

所以,科学史上称赫胥黎为“达尔文的斗牛犬”。

不久之前,莱布尼茨和牛顿因为微积分的发明权,闹的不可开交。作为莱布尼茨的学生,约翰责无旁贷地现在了恩师莱布尼茨这里,并且充当了“莱布尼茨的斗牛犬”。

为此,约翰还专门给远在英吉利海峡另一侧的牛顿寄了一份过去。1697年1月29日,牛顿收到信件,此时的他,已经成为英国铸币厂的厂长。晚上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家,看到了书桌上的信件。他用了一个晚上的时间给出问题的正确解答,并把结果匿名发表,毕竟,牛顿不想在数学上被外国人挑战。约翰看后大吃一惊:从这只锋利的爪子,我认出了雄狮。

同年春天,在《教师学报上》发表了最速降线的几个解答,他们的作者是莱布尼茨、洛必达、雅各布和约翰等人。而这次,雅各布的方法更具一般性,赢得了约翰的这次挑战。雅各布总算出了口恶气。

1699年,约翰被选为巴黎科学院的国外院士;两年之后,被接受为柏林科学院的会员;

1705年,雅各布去世时,年仅五十岁,此时约翰还很年轻。雅各布的席位空出来以后,巴塞尔大学征求约翰的意见。约翰非常乐意,约翰继承了巴塞尔大学的数学教授席位,并在这个位置上长达40余年。

此时的约翰认为,这下没有谁会对他形成威胁了。现在提到伯努利,应该是专指我约翰·伯努利了吧。

他确实有这样的底气如此认为。1712年,约翰被选为英国皇家学会的会员;1724年被选为意大利波伦亚科学院的国外院士;一年以后,被选为彼得堡科学院的国外院士。

事实证明,他高兴的太早了。身后的追兵马上就来了。

1734年,约翰的儿子丹尼尔因为一篇跟行星轨道平面夹角有关的论述概率的文章,跟他父亲分享了法兰西科学院提供的一笔奖金。

消息传来,想到儿子在数学上和自己平起平坐,约翰愤怒不已。于是,他决定关上家门,禁止儿子进门,父子二人的关系产生了裂纹。

1738年,丹尼尔出版了经过打磨多年的著作《流体力学》,这本书成为丹尼尔最重要的著作,并使他声名远扬。

不甘落后的约翰出版《水力学》,更过分的是,他将此书写成日期改写到1732年,暗示丹尼尔从他的书中吸取了素材。事实上恰恰相反,约翰从丹尼尔的手稿中“借鉴”了大量的素材。但是,真相并没有被掩盖,大家都选择支持丹尼尔,两人的裂痕再次加剧。这次丹尼尔被父亲伤透了,终身都没有原谅父亲。1743年,一封写给欧拉的信中,丹尼尔指出,“我写出了的《流体力学》,从头到尾都不用感谢我的父亲”,并抱怨说“我被抢劫了,失去了10年辛苦的成果。”

事实上,约翰又活了整整10年,眼睁睁看到丹尼尔的著作,成为该领域的经典教科书,“伯努利定律”成为流体力学中的中流砥柱。更让约翰难过的是,丹尼尔一次又一次获得法国科学院大奖。约翰终于认识到,他不在是伯努利的代言人。

1748年元旦,心胸狭窄的、争强好胜的约翰结束了他漫长而成果丰富的一生。可以想到的是,父子二人并没有和解。

需要承认的是,约翰的一生数学成就有目共睹。他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通信者,他与同时代的110位学者通过通信进行学术讨论,信件约有2500封,是重要的历史研究和科学研究材料。同时,他还是一位成功的教育家,他的学生有法国的贵族洛必达、儿子尼古拉和丹尼尔和欧拉。约翰还是公认的变分法奠基人

顺便说一下,对于欧拉,约翰是打心眼里喜欢,百忙之中抽出时间辅导欧拉,也是在他的推荐下,年仅13就进入了巴塞尔大学进行学习。并未有任何证据证明,约翰对于欧拉有任何的嫉妒之情,可能是欧拉太强大的缘故,即使约翰开足马力,他仍然难以望其项背。

这充分说明一个问题:对于比自己高一点的总是充满嫉妒,对于高出自己一大截的往往是羡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