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玉的师父“极精演先天神数”,临终时交待妙玉“衣食起居不宜回乡,在此静居,后来自应有你的结果”。

妙玉的结果是什么呢?第112回有交待:因生得绝色,被盗贼惦记上,趁夜用药迷翻劫走。致于落入盗贼手中后是“甘受污辱,还是不屈而死”,则“不知下落,也难妄拟”了。

评价红楼梦中的妙玉(品红楼妙玉真的被劫)(1)

虽然妙玉是生是死没有明确交代,但几条线索暗示妙玉“不屈而死”:

惜春:妙玉素来孤洁得很,岂肯惜命?

宝玉:这个人必不肯受,一定不屈而死。

传闻:恍惚有人说内地里的人城里犯了事,抢了一个女人下海去了,那女人不依,被这贼寇杀了。

梦兆:原先在栊翠庵服侍妙玉的道婆做梦,说看见妙玉叫人杀了。

这么个结果?妙玉的师父是存心要害她吗?不是的,其实妙玉既没有被盗贼劫走,更没有死,而是嫁了一个不堪的人

《红楼梦》后40回将妙玉写得简直是换了个人,被劫不屈而死的结局违背前80回埋伏的线索

妙玉在《红楼梦》中的“戏份”并不多,洽巧前80回4场、后40回4场,两相比较,前80的妙玉与后40回的妙玉简直判若两人。

前80回:

前80回的“4场戏”分别是进入贾府(侧面描写)、拢翠庵招待贾母等人、给宝玉送生辰拜贴、凹晶馆联诗。

“第一场戏”交代妙玉出身、品貌、进入大观园;

“第二场戏”通过招待贾母、请宝黛钗喝体已茶等,表现妙玉知礼、有洁癖、身家不菲;

“第三场戏”通过妙玉给宝玉下贴子及邢岫烟的描述,表现妙玉与世俗格格不入的性格和行事风格;

“第四场戏”通过妙玉参与黛玉、湘云联诗,表现妙玉的诗才和超拔的见解,能令黛玉、湘云真心叹服的人,岂是俗流?

总之,前80回的妙玉,是个出身不凡、有才有貌、畸零清高、深居简出、远离世俗的奇女子,来往的仅限宝玉、黛玉、宝钗、湘云、岫烟等几人,从不往贾府的热闹场中去凑。

评价红楼梦中的妙玉(品红楼妙玉真的被劫)(2)

后40回:

后40回的“4场戏”分别是坐禅走火入魔、扶乩问玉、探望贾母、遭劫。

“第一场戏”,妙玉莫名其妙地出现在惜春的廖凤轩,前80回并不见这二人有什么来往,妙玉更是从未主动拜访过任何人。更奇的是妙玉见到宝玉居然脸红发痴,婉转地邀宝玉送她回拢翠庵,夜里打坐凡心大动以致走火入魔。反常!太反常!

“第二场戏”岫烟受众人所托,求妙玉扶乩帮宝玉找丢失的玉。清高孤傲的妙玉扶乩问神?有点怪!

“第三场戏”妙玉探望生病的贾母,情理上说得通,但不是妙玉的行事风格,前80回那么多人生病,她探过谁?

“第四场戏”妙玉被劫,请看她被劫前的这段独白:“我自元墓到京,原想传个名的,为这里请来,不能又栖他处。昨儿好心去瞧四姑娘,反受了这蠢人的气,夜里又受了大惊。今日回来,那蒲团再坐不稳,只觉肉跳心惊”,生生地把个仙女似的妙玉弄成了俗而又俗的东西!

总之,后40回的妙玉走出栊翠庵,找惜春解闷、探贾母之病、见到宝玉发痴脸红甚至因而打座走火入魔,简直快变成另一个智能儿了!

评价红楼梦中的妙玉(品红楼妙玉真的被劫)(3)

小结:

后40回完全把妙玉写成了一个假清高真世俗的美貌尼姑,这种写法有违曹公初衷,那么妙玉遭劫的结局肯定也与曹公的初衷背道而驰。

曹公的初衷藏在妙玉的师父给她推算的“结果”里,这个结果肯定不是遭劫,否则她师父不会让她在京城静居。

可能有人会说算挂这种事太玄幻了,做不得数。然而《红楼梦》就是一部带有玄幻色彩的小说,君不见太虚幻境、一僧一道、马道婆乎?很多玄幻的情节恰恰隐藏着线索、预示着结局。

妙玉没有死并嫁了不堪的人,其线索就藏在太虚幻境的册子里

太虚幻境中,妙玉册子上的画是“一块美玉,落在泥垢之中”,判词“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

一块完整的美玉,而不是碎玉,显然预示着妙玉并没有“宁为玉碎”,其结局必是活着。

图画与判词都强调美玉掉在泥中,在《红楼梦》中,泥代表什么?代表男人!宝玉说“女儿是水作的骨肉,男人是泥作的骨肉”,这个基调贯穿《红楼梦》始终。象征妙玉的美玉落在泥里,而且是“淖泥”,说明妙玉嫁了人,而且是个很不堪的人。

妙玉嫁的人是谁呢?肯定不是宝玉

首先宝玉虽然也是“泥作的骨肉”,但还算不上是“淖泥”;其次,宝玉有他的“木石前盟”与“金玉良缘”,与妙玉并无儿女情长;最重要的是宝玉最后出家了。

我见过一种观点,说妙玉嫁给了薛蟠。理由是妙玉曾住过“玄墓蟠香寺”。“玄墓”是山名,位于江苏吴县(今苏州市吴中区),此山有“香雪海”之称,雪者,薛也;玄墓山上并无真的“蟠香寺”,作者取了这么个带有“蟠”字的寺名,难道不是指向书中唯一一个名“蟠”的人?“玄墓蟠香寺”或许暗示妙玉嫁了薛蟠。薛蟠不就是一滩烂泥吗!

第79回“薛文龙悔取河东狮”,说不定后来薛蟠休了夏金桂,强取妙玉作了正室夫人;再或者香菱死后,薛蟠霸占了无依无靠的妙玉为妾。呆霸王为了香菱惹出人命官司,那种不管不顾的作风,也许真能作出这样的事。

薛蟠霸占妙玉后,以妙玉的性格,怎会忍辱偷生?可能是宝钗、岫烟二人劝住了她。妙玉曾与宝钗交好,宝钗又惯会开导人,说不定就劝住了她。再者,妙玉当年与岫烟同住玄墓蟠香寺,二人是贪贱之交、半师之谊。分别数年,二人在大观园再相逢,旧情未易。邢岫烟嫁给了薛蝌,如果妙玉真被薛蟠霸占,岫烟也会照拂劝解她。有这两个人在,妙玉的日子恐怕能好过些。

评价红楼梦中的妙玉(品红楼妙玉真的被劫)(4)

总结

《红楼梦》前80回没有交待妙玉的结局,只留下师父以“先天神数”推算结果和太虚幻境画册、判词两个线索。

后40回虽然交代了“被劫”的结局,且隐隐暗示妙玉被劫后不屈而死,但因后40所写妙玉与前80回判若两人,情节不大可信,其被劫身死的情节更加不可信,因这个结局与完整的美玉落在淖泥中所暗示的“忍辱偷生”结局不相符;妙玉的师父也不会明明算出她被劫身死的结果,还让她原地等死。

因此,妙玉并没有被劫,更没有“不屈而死”,而是违心地嫁给了一个不堪的男人(或许是薛蟠),“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