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周总理去世46年以来,从话剧到电影再到电视剧,周总理出现过的影视作品已不下百部,饰演过他的演员少说也有十几位

但要说到形象塑造最深入人心的,当属王铁成、刘劲、孙维民这三位老戏骨。

同样是演周恩来(同样是演周恩来)(1)

王铁成

王铁成出生于1936年的一个富商家庭,是地道的北京人。

良好的家庭环境使他从小受到的教育也更加优秀。

同样是演周恩来(同样是演周恩来)(2)

比如说王铁成在对戏曲方面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后,他的父亲便带他登门,拜京剧四大须生之一的奚啸伯为师。

21岁那年,王铁成考入中戏院,实际上,他和周总理从那时便已经结下不解之缘。

同样是演周恩来(同样是演周恩来)(3)

学生时代,王铁成曾近距离接触过周总理三次,和其他学生相同,彼时的他仅将周总理当做偶像,丝毫没有想到,有朝一日他会以“周总理”的身份出现在荧屏前。

后来,一场空前绝后的风暴席卷了一切,毕业后的他受到波及,事业长期没有什么进展,只能靠接一些龙套角色度日。

同样是演周恩来(同样是演周恩来)(4)

直到1976年,一件让人心碎的事情令全国上下陷入一片悲痛之中,王铁成自然也不例外。

但在悲痛之余,他又在思考,自己曾经见过几面周总理,追悼会也参加过,有没有可能凭借演技重现周总理的音容样貌,留给观众个念头想。

同样是演周恩来(同样是演周恩来)(5)

这种想法最开始只是一条毫无根源的丝线,但时间越长,便越能体味到空气中四处弥漫的悲伤,也越能感觉到周总理对后人的影响。

他留下的痕迹存在每一个人的身边,就仿佛还真切地活在世上。

王铁成最终下定了决心,要让周总理继续“活”下去。

同样是演周恩来(同样是演周恩来)(6)

他开始为扮演周总理做准备。

先是将他和周总理的照片放到一起作比对,仔细研究两人的面貌差异。

具体到上嘴唇比周总理短几毫米,眉毛高几公分,王铁成都一一列出,并实际通过化妆一一修补。

同样是演周恩来(同样是演周恩来)(7)

同时,在口音上,他也在尽可能地还原周总理的南方口音。

他找来周总理曾经讲话的磁带,反复不停的听,不停的模仿,发现周总理讲话时在一些细节上的地方很有特点。

比如说,“贵宾”的“贵”字要重读,表达尊敬,“同志”听起来很像“通知”等。

同样是演周恩来(同样是演周恩来)(8)

在执念的趋势下,王铁成的形体上也愈发向周总理靠拢。

1977年,话剧《转折》公开招募可以饰演周总理的演员。

于是,王铁成毫不犹豫的报名,并在化完妆后,惊呆了周围一圈人。

“像”,“太像了”。

同样是演周恩来(同样是演周恩来)(9)

不需要任何词语去修饰,化好妆的王铁成往那里一站,便已经有人湿润了眼眶。

可是,那个年代的特型演员形体相似只是最低的要求,除此之外的演技部分更是一大难关。

尤其是以复刻伟人一举一动为目标,几乎达到吹毛求疵程度的王铁成来说,想攻克这一难题,必然要有大量关于周总理的资料支持。

同样是演周恩来(同样是演周恩来)(10)

好在,人民群众在了解到这点后,无偿为他提供许多关于周总理的书籍资料和影像画集。

同时,邓颖超也帮忙指正了王铁成动作上的一些细节,主要还是步态、步调上的问题。

王铁成就这样不知疲倦地练习着。

同样是演周恩来(同样是演周恩来)(11)

他常常出没于剧院用脚掌去丈量每一寸地板,思考着周总理可能会在哪一个地方放缓脚步,又会在哪一个台阶上稍作停顿。

半个多月后,王铁成登台演出。

仅仅是刚上台,雷鸣般的掌声和欢呼声便轰动了整个剧院。

同样是演周恩来(同样是演周恩来)(12)

短短15分钟的戏被观众用掌声打断了17次,前台、走廊全部站满了观众,据说大部分观众都是哭着看完了这部剧。

哪怕是闭幕后,观众们的情绪也久久不能平复,有人瘫倒在座位上泣不成声,也有人围在剧院附近,想再“见”一面周总理,迟迟不肯离去。

能取得这样的成果,对于王铁成而言,比起骄傲,更多的是感动。

同样是演周恩来(同样是演周恩来)(13)

即使是他成名多年后再回忆这一幕,也一样记忆深刻。

不是我的表演有多到位,而是大家太热爱周总理。”许多年后的他,如此评价道。

其实,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只是谦言。

同样是演周恩来(同样是演周恩来)(14)

如果单纯只是扮演周总理,有无数的演员可以通过化妆做到,但想要将周总理的种种神韵也一并展现而出,当时仅有他一人可以做到。

一方面是他阅历丰富,王铁成经历过抗战年代,在时代变革时也不曾低头,重重经历磨砺了他的精神,使他本身具备了周总理的铮铮傲骨。

同样是演周恩来(同样是演周恩来)(15)

另一方面也是他对扮演好周总理这件事的执念已经近乎达到了“病态”的程度。

这一点尤其在1992年上映的《周恩来》中可以体现。

彼时周总理已经去世十余年,在这期间,王铁成全心全意地投入到扮演周总理中,几十次的演出经验也令他在日常生活中保留了许多周总理的习惯。

同样是演周恩来(同样是演周恩来)(16)

所以,当导演丁荫楠找上他时,直接被正在吃面的王铁成惊讶到。“这人怎么连吃碗炸酱面都这么像周总理啊?!”

于是,丁荫楠当机立断地向王铁成发出了邀请。

但剧本中的周总理已经迈入老年,身体虚弱,瘦骨嶙峋,而此时年过半百的王铁成则体态微微发福,单从外形上说明显已经不符合。

同样是演周恩来(同样是演周恩来)(17)

于是,王铁成本能地想拒绝,因为害怕损害周总理的形象,但他又不想拒绝,因为扮演好周总理是他一直以来的目标。

在纠结之中,两人商讨的最终结果还是由王铁成出演,但要先减肥。

减肥之路并不顺利,甚至可以说异常痛苦。

同样是演周恩来(同样是演周恩来)(18)

每天餐桌上不见一点油星,碗里没半粒米饭,他只吃西红柿、黄瓜,实在饿得受不了便灌一肚子凉水。

在减肥期间,王铁成时常会在半夜被饿醒。

有一次妻子起床看到王铁成瘫在床上,进气多出气少,一摸身上半点肉都捏不出来,便心疼他,让王铁成注意点,家里还有两口人,别把身子整垮了。

同样是演周恩来(同样是演周恩来)(19)

王铁成忍不住哭出声,他说:“要是演得不像,我也没必要活着了,不如从楼上跳下去。”

因为这种不要命的减肥方式,王铁成九个月便瘦了20多斤,在外形上达成了最让人满意的效果。

于是《周恩来》得以顺利开拍,但在1990年,一场车祸却险些让这部剧“流产”。

王铁成身负重伤,肋骨都断了6条。

同样是演周恩来(同样是演周恩来)(20)

然而,别人眼中的灾难在他看来却是“天赐良机”。

在《周恩来》的剧本中,晚年周总理患病,身体极度虚弱的部分困扰了他许久。

这次住院,“正好”可以帮他创造出晚年周总理虚弱的状态。

同样是演周恩来(同样是演周恩来)(21)

不仅如此,治疗的地点还是周总理病逝的北京305医院,这也意味着他可以更进一步。

三个星期时间,王铁成已经面如金纸般憔悴,但他的内心是极度亢奋的。

等不及摘掉绷带,他兴冲冲地回到剧组,套上中山装便开始拍摄那场堪称艺术巅峰的戏。

同样是演周恩来(同样是演周恩来)(22)

从早上7点到晚上11点,王铁成滴水未进,力求每个动作都做到极致。

贺龙的追悼会上,他细致入微的面部表情令无数人为之动容。

同样是演周恩来(同样是演周恩来)(23)

重病登台开会,他铿锵有力的声音让无数观众心潮澎湃。

而在弥留之际,他躺在病床上忧国忧民的样子又令人不禁潸然泪下。

同样是演周恩来(同样是演周恩来)(24)

这部作品成为了影史上的奇迹之一。

票价两元,票房却超过两亿,因为这部剧,王铁成也得到了全国人民的称赞。

随后,王铁成也出演了几部作品,最终在2003年因身体和年龄问题息影。

同样是演周恩来(同样是演周恩来)(25)

其实,比起传统印象中经过艺术加工后的影视作品,王铁成出演过的作品更贴近于力求真实的纪录片。

这也是他和别的演员的不同。

从时代角度看,王铁成需要演绎的是一个活灵活现的周总理,满足当时人民的精神寄托。

同样是演周恩来(同样是演周恩来)(26)

而在经过时间的冲洗后,伟人的存在离我们越来越远,从“像”与“不像”的问题上,逐渐转变为伟人所带有的精神内涵。

特型演员是否能将这种精神内涵展现而出,成为了一道标准,想要饰演好便需要一定的艺术加工。

同样是演周恩来(同样是演周恩来)(27)

刘劲便是侧重于“神似”的代表。

刘劲

说起刘劲,其实他最初并没有往特型演员这方面发展的想法。

出生在四川的他,从小听着长征故事,看着各种红色老电影长大,深受革命先辈的思想熏陶。

于是,年幼的他心生向往,树立了以成为解放军或者当演员为目标的梦想。

同样是演周恩来(同样是演周恩来)(28)

1983年,凭借长久以来的努力与坚持,刘劲顺利进入解放军艺术学院,圆梦成功。

但在饰演周总理以前,他出演的角色很杂。

《西游记》、《苍生》、《康熙大帝》……从小龙套到皇帝都有饰演,当然,彼时最出名的还是“张学良”。

同样是演周恩来(同样是演周恩来)(29)

直到一个偶然的机会,在剧组化妆时,刘劲遇到了业内的权威人士——王希钟。

王希钟见刘劲面貌生得坚毅,气质又带着一丝儒雅随和,特别是和周总理青年时期的感觉有几分神似,便忍不住建议他试试。

对此,刘劲先是吓了一跳,紧接着就是一阵喜忧参半。

同样是演周恩来(同样是演周恩来)(30)

高兴的是他能被王希钟老师肯定,苦涩的是饰演周总理的机会又岂是一般人可以拥有的?

刘劲没太当回事,转脸放在了脑后。

梦想太远了,与其夸父逐日被累死,不如脚踏实地的一步一个脚印努力奋斗。

没多久,《遵义会议》的剧组突然找上刘劲,邀请他出演周总理。

同样是演周恩来(同样是演周恩来)(31)

经过了解,原来是当初王希钟把这件事放在了心里,回去之后便立刻引荐了刘劲。

怀着惴惴不安的心态,刘劲进入了剧组。

他深知自己在形体方面没可能在“王铁成”等老一辈演员的基础上获得突破,便将侧重点放在内核上。

为了贴合周总理的形象,他找到了大量的资料和影片去模仿揣摩,并加入自己的理解以重塑角色。

同样是演周恩来(同样是演周恩来)(32)

事实证明,刘劲选择的这条路是正确的。

《遵义会议》一经上映便收获了众多好评,刘劲也因此崭露头角。

随后不久,刘劲收到《长征》的邀约。

同样是演周恩来(同样是演周恩来)(33)

在这部剧里,他周总理的形象再度刷新了观众们的认知。

相比于传统中的活灵活现,刘劲版的周总理刻画的更为细腻。

平日里既有大气磅礴的领袖面貌,私下里又不失文静儒雅,让人感觉出周总理身后的文化素养。

同样是演周恩来(同样是演周恩来)(34)

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还是四渡赤水以后的领袖聚餐戏份。

那段剧情观众看得真实,但其实在历史上并不存在,甚至于这场戏本身都是临时加进去的。

当时几位主演也是喝的真酒,酒醉后刘劲的“口吐真言”到成了点睛之笔。

同样是演周恩来(同样是演周恩来)(35)

其实,对于《长征》这部剧,刘劲投入的感情要远超想象。

之前也说过,他的故乡是长征路途中的一部分,从小他便向往着革命先烈,这次能拍摄《长征》也是一种情怀。

所以哪怕身入险境,他也不曾放弃拍摄。

同样是演周恩来(同样是演周恩来)(36)

在过雪山剧情时,其实红军当时翻越的雪山已经秃了,继续拍就要换一座海拔更高的山,而这也意味着更加危险。

事实上,在5000米海拔的鹧鸪山上,刘劲也确实险些丧命。

在三位领导人发现小战士被冻死的剧情里,刘劲曾因失温症晕倒,直接滚下山去。

幸好剧组人员抢救及时,才脱离生命危险。

同样是演周恩来(同样是演周恩来)(37)

此后,刘劲以细腻含蓄的周总理形象功成名就,影约纷至沓来。

彼时的刘劲在面对其他角色的诱惑时,其实考虑过转型,但观众的一句话却又让他放弃了所有包括广告在内的机会。

“演反派角色,不是在破坏周总理的形象?”

同样是演周恩来(同样是演周恩来)(38)

刘劲深感认同,从此在扮演周总理的特型演员道路上越走越远。

而除了《长征》以外,刘劲最深入人心的作品便是《周恩来回延安》。

在拍摄这部剧时,他也曾经历了和王铁成一样的减肥痛苦。

同样是演周恩来(同样是演周恩来)(39)

半年28斤,刘劲在剧中许多时候表现出的虚弱与憔悴不是装出来的。

在历史上,同样表现在剧中,回延安的那段剧情。

远处的群众想好好看看周总理,希望他可以站起来,但身患重病的周总理已经无力站起,只能说回去把状况告诉中央。

同样是演周恩来(同样是演周恩来)(40)

剧中的刘劲同样没有站起来,不是刻意为之,而是当他用力时,真的体会到一种超出生理承受能力的无力感。

在那一刻,艺术与现实融合为了一体。

同样是演周恩来(同样是演周恩来)(41)

孙维民

如果说刘劲是青年时期、艺术加工后周总理扮演者的代表,那么孙维民在周总理中老年时期的刻画更加渗透人心。

相比于前两位演员,孙维民版的周总理可能是最不像的,就连他本人都承认,自己扮演周总理全靠化妆和演技。

同样是演周恩来(同样是演周恩来)(42)

其实,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差别,除了和他本人并非是专注于一个角色的特型演员以外,还和时代有一定关系。

简单来讲,比起最初贴合实际、更加真实、更加能让人引起共鸣的伟人形象,现代观众的需求已经淡化许多,伟人存在的意义更像是一种“精神符号”。

同样是演周恩来(同样是演周恩来)(43)

演员不在需要单纯的模仿,而是要在大量的艺术加工下,将伟人塑造成一种象征,并传递其精神。

最直观的,便是最早的观众追求领袖原汁原味的乡音,而现在换成普通话,大众也可以接受,甚至感觉理所应当。

而孙维民版的周总理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诞生的,也是目前荧屏前被观众广泛认可的一种。

同样是演周恩来(同样是演周恩来)(44)

在说回影视作品。

有网友认为,在《跨过鸭绿江》中,孙维民扮相太老,与实际当年周恩来意气风发的时候不同。

另外是台词方面,念白部分用力过猛,舞台腔太重,满满的话剧风格。

对此,只能说化妆师有自己的想法,说话方式每个人也有不同的理解,而且在实际观看过后,也没有像部分网友说的那般不堪。

同样是演周恩来(同样是演周恩来)(45)

反而在一些节奏把控上很合理,周总理的气质形象也能完美展现出来。

至于之前的几部作品,如《海棠依旧》、《周恩来的四个昼夜》等,争议相对较少,便足以证明孙维民的演技。

其实,对于扮演好周总理,孙维民也曾做过和刘劲一样的努力——注重精神方面的塑造。

同样是演周恩来(同样是演周恩来)(46)

正如他所说的那句,周总理这个角色不是演出来的,而是靠心塑造出来的。

他的口袋里常常揣着面小镜子,那是为了随时检查妆容,调整神态,以及练习面部表情。

最经典的便是他饰演的周总理总是长时间保持微笑,给人以亲和感。

同样是演周恩来(同样是演周恩来)(47)

另外在《海棠依旧》拍摄期间,他的真心与真情也感动了剧组无数人。

比如说他因戏累倒后,在医院休养期间直接拔掉输液管,回到剧组拍摄,不怕苦不怕累的每天跟着剧组人员跋山涉水十几里路。

只为了能了解基层群众百姓的疾苦生活,好让自己融入到周总理的角色中。

同样是演周恩来(同样是演周恩来)(48)

最让孙维民难忘的是拍摄《周恩来的四个昼夜》时,老百姓那一双双饱含真情的泪目,当他情不自禁的握住老百姓布满老茧的手时,也不免热泪盈眶。

所以,在拍摄时孙维民更加不敢懈怠。

同样是演周恩来(同样是演周恩来)(49)

一个周总理进屋看到桌上红烧肉后,犹豫收回脚的动作,他来来回回拍了不下20遍,只想着当时周总理心情到底有多复杂。

而在拍完这部剧后,他记住了一句话。

同样是演周恩来(同样是演周恩来)(50)

“谦虚谨慎、实事求是”。

这句话不仅成了他人生的座右铭,也成为了他作为演员的准则。

其实,三位老师扮演的周总理各有千秋,但本质上都是在刻画周总理有血有肉的形象。

同样是演周恩来(同样是演周恩来)(51)

王铁成版的周总理,侧重于写实,而这种写实在专注到极致后,结果一定是无敌的。

刘劲版和孙维民版的周总理,都在乎写意,通过艺术加工的形式,诠释伟人的内在真实,传递给观众正确的价值观。

同样是演周恩来(同样是演周恩来)(52)

无论哪一种,都值得人们尊敬!

标注:原创不易,抄袭、洗稿必将深究。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果侵权请48小时与我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