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岁嫁给皇帝,深得丈夫李世民的宠爱,甚至在她死后13年里唐太宗李世民都没有再立皇后,她就是被称为三大贤后之首的文德皇后长孙氏,那么这个长孙皇后究竟有多厉害?她又究竟做了什么,能被后世尊称为最贤德的皇后呢?

唐太宗一生最爱的女人长孙皇后(唐太宗李世民背后的女人)(1)

长孙皇后,小字观音婢,她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皇后,唐高宗李治的生母,长孙皇后的出身也是比较高贵的,她的父亲是右骁卫将军长孙晟,母亲高氏是北齐乐安王高劢之女,而长孙皇后的同母哥哥长孙无忌是唐朝名相,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首,长孙一族因为是北魏宗室之长,在孝文帝改革时赐姓长孙,因此长孙皇后也算得上是出身于名门望族了。

长孙氏作为小女儿,长孙家族对她的婚事自然也是非常上心,当时长孙氏的伯父长孙炽十分欣赏唐国公李渊的妻子窦氏,认为窦氏这样睿智大气的女子,教出来的子女必然也是很出色的,因此劝说长孙晟与唐国公家结下姻亲,不幸的是婚约定下后不久,在长孙氏刚刚八岁的时候父亲长孙晟就去世了,在长孙氏的异母哥哥长孙安业继承家业后,将长孙氏和其哥哥长孙无忌都赶出了家门,母亲高氏只好带着长孙氏和长孙无忌投奔舅舅高士廉,好在舅舅对兄妹俩极其优待。

唐太宗一生最爱的女人长孙皇后(唐太宗李世民背后的女人)(2)

长孙皇后从小就聪慧爱好读书,长大后更是知书达理、娴淑温柔,大业九年(613年)高士廉认识了唐国公李渊的第二子李世民,觉得李世民才识过人非常人能比,又因长孙氏幼时与唐国公家结下婚约,于是就把外甥女长孙氏许配给了李世民,此后两人互敬互爱相敬如宾,长孙氏也成为了李世民的贤内助,为李世民排忧解难。

唐太宗一生最爱的女人长孙皇后(唐太宗李世民背后的女人)(3)

武德元年(618年),李渊接受禅位在长安登基称帝,次子李世民被封为秦王,长孙氏也被封为了秦王妃,因为在李渊称帝的路上,李世民立下了不少功劳,这也导致李世民权势渐长在朝中的威望极高,引起了太子李建成的猜忌,之后暗中勾结齐王李元吉,让兄弟三人之间的关系越发紧张,直到武德九年(626年)发生了著名的“玄武门之变”,李世民弑兄杀弟成功夺得皇位,长孙氏也顺势成为了太子妃,之后李渊正式颁布诏书退位做了太上皇,李世民顺利继位,做了唐朝的第二位皇帝。

都说一个成功男人背后,一定站着一个伟大的女人,要说李世民之所以能够成功上位,和他背后贤淑温良的长孙氏是分不开的,李世民常年在外征战,长孙氏在家为李世民生儿育女,对公公唐高祖李渊十分孝顺,另外对待李渊的那些嫔妃们也是谦恭有礼,让长孙氏在宫中的人缘非常好,因此深得李渊的信任,甚至将其儿子李泰提前封为卫王,在李世民与李建成两人针锋相对时,也都是长孙皇后在其身后,帮着搞好人际关系,在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时,长孙氏也一直站在丈夫李世民的身旁,帮助李世民处理善后,亲自给将士发放武器,并且发表演讲鼓舞士气,也成为了李世民兵变成功的关键,长孙氏在李世民的政途上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并且在之后开创的“贞观之治”,可以说这其中长孙皇后功不可没。

唐太宗一生最爱的女人长孙皇后(唐太宗李世民背后的女人)(4)

在李世民继位当上皇帝后的第十三天,就迫不及待的封长孙氏为皇后,并且想要提拔长孙无忌做宰相,长孙皇后知道后却强烈反对,并拿汉朝吕后和霍光的例子,希望李世民不要让外戚专政的悲剧再现,但是李世民认可长孙无忌的才能,仍然选择让其担任尚书之位,无奈的长孙皇后说服不了李世民,只好转头找到自己的哥哥,最终让长孙无忌主动向李世民请辞,长孙皇后的深明大义不得不令人佩服。

不过长孙皇后虽然不干涉朝政,但是还是为李世民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唐朝名相魏征性格直来直去,李世民要是做了错事,魏征就会丝毫不给面子的出言反驳,就这样反驳了一次两次之后,让李世民控制不住的恼火,甚至扬言总有一天要杀了这个乡巴佬,长孙皇后知道缘由后便换上朝服对李世民说: “我听说开明的君主才会有敢于直言的臣子,如今魏征敢直言进谏,就是因为陛下的开明啊”,李世民听完之后转怒为喜,并且在日后更加重用魏征。而同样受益的还有房玄龄,因为犯错被李世民赶回了家,也正是长孙皇后说了他不少好话,才让他能够再次得到重用。

唐太宗一生最爱的女人长孙皇后(唐太宗李世民背后的女人)(5)

然而这样一位贤德的皇后,在36岁就因病去世了,之后唐太宗李世民悲痛欲绝,直到去世的十三年里都没有再立皇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