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写好书法,一般来讲有三个方面的要素,这三个方面是缺一不可,纵观历代的书法家,其成名成家业都是因为这三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就是学习书法的热情,对于任何一门艺术,没有足够的热情你是很难彻底坚持下去的,有了热情,才能有持之以恒的进步和学习。

第二就是学习方法,很多人练了几十年书法,仍旧不入门,就是因为学习方法不对,学习书法最好的老师就是古代的经典名帖,要细细揣摩。

许麟庐经典作品欣赏(一位农民出身的官员)(1)

王铎行草书《雒州香山作》

第三就是艺术天分,没有艺术天分,再怎么努力,也仅仅是二流水平,所以人要彻底搞懂自己的天分在哪里。

对于书法更是如此,在书法史上有这样的一位农民出生的穷苦人,他从7岁就开始临摹王羲之,后来钟情于狂草,他天资过人,临摹过的字帖能够稔熟于心,读过的书法也能过目成诵,后来他考取了进士,最高做到了礼部尚书,相当于今天的省级官员文化部长了!

王铎行草书《雒州香山作》

他就是王铎。

如果说对于近年来书法界在草书领域的研究最为深入和广泛的人,一定是王铎了。关于王铎的理论著述,近年来层出不穷,成为了书法界的一门显学。

但是对于草书理解不够深入的朋友,却没有意识到,王铎对于中国草书史有多么深远的影响。单从4年前的一次拍卖会成交记录上来看,就足以奠定王铎的历史地位。他随手写给朋友的一封信——《雒州香山作》,此作最终被拍出了3550万元的天价,这样的价值在北京买一套房子绰绰有余。

许麟庐经典作品欣赏(一位农民出身的官员)(2)

王铎行草书《雒州香山作》

这自然不是说谁的作品贵,艺术价值就高,这从侧面反映了王铎书法在当代影响力之大。

在中国草书史上有三次觉醒,第一次乃是王羲之突破了篆隶以来章草的单字束缚,成为一种圆环成势的草书,第二次乃是王献之打破了字与字之间的阻碍,形成了一种字组的创新,第三次觉醒乃是以王铎为代表同徐渭、倪元璐等人打破了书法的行与行之间的束缚,并且王铎独特的“涨墨法”使书法的审美范式提高了一个维度。

王铎的贡献是伟大的,也无怪于王铎的书法传到日本之后,引发了有的人“后王胜先王”的说法。

许麟庐经典作品欣赏(一位农民出身的官员)(3)

王铎行草书《雒州香山作》

我们单纯看王铎的这件《雒州香山作》就能看出其艺术造诣的精深。

如果你对于王羲之的“阁帖”了解不深,如果你对于书法美学的三维概念不清晰,如果对于草书的字组与“轴线连缀”技巧不甚了了的话,对于王铎的艺术成就可能就不会了解全面。

王铎在书法的笔法继承上,全然是阁帖的面目,在字与字之间的轴线连缀上,乃是继承并且发展了米芾“欹侧变化”的方法,同时王铎独创的“涨墨法”技巧,从点到线的审美范式,提升到了线与面的范畴,美学境界为之一变!

许麟庐经典作品欣赏(一位农民出身的官员)(4)

王铎行草书《雒州香山作》

这件《雒州香山作》在线条上有力能扛鼎的魄力,在轻重的对比上神龙飞腾的不测之力。这是当代草书练习者不可错过的一件经典法帖。

许麟庐经典作品欣赏(一位农民出身的官员)(5)

来源:人文时间

声明:本文已注明转载出处,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news@ersanli.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