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方块,似乎陪伴了每一个年龄阶层的人的童年。

俄罗斯方块往下掉(俄罗斯方块为何令你深深着迷)(1)

从按键手机,到翻盖手机,再到智能手机,几乎每一部手机都会自带一款名为俄罗斯方块的小游戏,我们会在闲暇时间玩一玩、睡觉之前玩一玩……

但是,你知道吗,玩久了俄罗斯方块可是会产生幻觉的!甚至有司机因为常玩俄罗斯方块导致开车的时候都在思索方块如何摆放才能过关,从而导致车祸惨剧。

俄罗斯方块往下掉(俄罗斯方块为何令你深深着迷)(2)

俄罗斯方块能够如此风靡,背后到底暗藏了什么玄机?

深藏Blue的俄罗斯方块

1986年,俄罗斯方块问世,并迅速风靡全世界。即便各类端游崛起不停,也改变不了俄罗斯方块在人们心中的地位。几何图形缓缓降落,你只需要把控方向,并根据其形状有序排列,直至消除。

游戏的设计排布其实很简单,其消磨时间的目的性也很强。再加上那令人上瘾的背景音乐(据说改编于俄罗斯民谣),俄罗斯方块在游戏界的地位,直逼王座!

俄罗斯方块往下掉(俄罗斯方块为何令你深深着迷)(3)

图源太火鸟论坛

知名作家杰弗里·戈德史密斯就是俄罗斯方块的忠实铁粉。甚至在作品中向其发明者阿里克谢·帕吉诺特夫发出灵魂质问:是不是发明了一种“瘾药”——让人可以玩出瘾的那种!

那么问题来了,玩个小游戏,为什么会上瘾呢?奖赏动机作用首当其冲。

很多消除类游戏的宗旨大多是整理消除,这种整理消除给人带了满足感,是一种心理上的奖赏。为了获得这种满足感,人们头脑里会不断思考想象图形应怎样旋转移动叠放。

不仅如此,俄罗斯方块在此基础上还加入了电脑控制。

也就是说,玩家不光要整理方块,电脑还会制造乱七八糟的额外方块来影响。好不容易消除了一部分,新的挑战还在无休止地降落,周而复始,给玩家带来一种新的焦虑感。

就这样,满足-焦虑-再满足-再焦虑,周而复始,循环往复,可以帮助玩家填满每一段想要消磨的空白时间,使人沉迷于其中,不断地去追求满足感。

将未完成的任务保留在记忆中

俄罗斯方块当中还藏着“蔡加尼克效应”典型心理现象——将未完成的任务保留在记忆中的现象。

19世纪30年代,俄罗斯心理学家布鲁玛·蔡加尼克正坐在咖啡馆里,他发现这里的服务员的记忆力都很惊人,但是记忆力MAX的时间只能维持在点餐到送餐之间。

他们虽然可以记住一桌15人的需求,但送上桌后却立刻忘得一干二净,之前稳固的记忆点仿佛是“过眼云烟”,于是他将这种现象以自己的名字命名。

俄罗斯方块往下掉(俄罗斯方块为何令你深深着迷)(4)

图源维基百科-布鲁玛·蔡加尼克

再看俄罗斯方块的游戏过程,是不是与餐厅服务员记忆菜名很相似?

在记忆菜名或者组方块中,大脑回路在达成目标的过程中会重组。

也就是说,在完成既定目标的进程中,大脑会持续朝着目标重点运作,不断重组思维不断思考。如果目的成功达成,大脑的思路就会转移到其他事或物上。

俄罗斯方块往下掉(俄罗斯方块为何令你深深着迷)(5)

疯狂思考下一个放哪

益智类游戏善于利用这一原理不断让我们尝到挫折的味道,直至我们对成果满意为止,而俄罗斯方块进一步地在失败和成功之间创建了可持续的桥梁。

虽然俄罗斯方块不能让人获取新的知识,也没有社交功能,但它就像聪明的寄生虫,利用人们完成与再使用的心理,持续为玩家创造快感。

所以,就算我们清晰地知晓这是个毫无意义甚至有些无聊的游戏,但还是会陶醉于成功、失败。未知结果所构造的乐趣之中。

看到这里,你是否想再重温一把这个游戏呢?

来源: 中科院物理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