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生活打卡季#很多人问我,上班时间那么长,怎么还有时间和精力去写文章?

其实,时间是硬挤的,精力更是练出来的,每一天都过得非常忙碌。但是每天很满足很开心,特别是有读者肯定和赚到零花钱的时候。

哈哈哈,努力是会上瘾的,特别是尝到了甜头之后。

为了那一丝丝的甜头,我把时间都掰开来用,而且还看了大量关于时间管理的书籍和文章,再按理论去实操,现在,我很珍惜的业余时间,也学会了高效利用时间。

今天分享一下,我是如何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

1.早起

每天提前一个小时起床,刚开始是比较难办,特别是冬天,暖烘烘的被窝总是舍不得我离开,再三用暖意挽留我。

但是,我可以慢慢来,先早20分钟,几天后又早20分钟,这样循序渐进地形成习惯。

我的往期文章有说过,大脑是最懒的器官,它只喜欢做容易的事情,它终其一生都只做一件事,就是把艰难的事情变成简单。

人虽然会抗拒困难的事情,可一旦进入了状态,就会努力去适应。

所以,现在的我不会再睡懒觉,每晚睡6.5-7个小时,就够我续航一天,而且早上起来也不会犯困。

2、利用碎片时间

碎片时间用来处理一些琐碎事情,比如:看公众号文章,回复评论,做小红书封面,找主题素材…

我会定期翻看喜欢的公众号文章,时间选在坐公交的时候。

公众号文章轻松易读,不费脑、不挑环境,在公交车上阅读十分适合,既能学习又能找到自己的文章素材哈。

是的,我看文章不是为了享受和打发时间,而是带有目的性。

有了素材主题后,就可以在独处的时候思考与酝酿,构思大纲与主题。

回复后台评论我会用上班时间,哈哈哈,摸鱼

50个一学就会的时间管理小技巧(分享我的时间管理技巧)(1)

回复评论,就像回信息一样简单,去趟洗手间的时间就能搞定了。

如果评论太多,就挑几个重要的问题先回答,其他的留在午休时再回。

现在我不写娱乐文,后台评论已经很少了,网友还是对吃瓜比较感兴趣。

小红书笔记和头条也是摸鱼时做的,我的大部分内容都是多平台分发,所以,内容是准备好的,只要复制粘贴就ok了,用不了多少时间。

当然,摸鱼要讲究分寸,要把正经事先做完,才能摸鱼,要分清主次,主业才是我的正事。

50个一学就会的时间管理小技巧(分享我的时间管理技巧)(2)

3.重点管理大片时间

一小时以上的时间我都称之为大片时间,我的大片时间在下班以后和上班前。

早上,我会早起一个小时,用来码字。

早上个人精神状态好,心情也较平和,最重要的是,早上外界干扰少,很容易进入状态,能也能提高效率。

下班后时间比较充裕,事情就比较多,修改草和排版,会用一个多小时,然后写日记和做日计划表用半个小时,再用一个小时看书。

众所周知,我是个笨蛋。看书和写文都需要高度集中精神,所以,要把这两件事情放在安静的时候完成。

4、要做好时间管理,首先要管好自己

一、要有高质量的睡眠

睡眠质量比睡眠时长重要,若整晚辗转反侧难以入眠,即便睡十个小时,也会混混沌沌精神萎靡。

在这里分享几个秒睡的小技巧:

1)、少吃油炸上火的食物,特别是临睡前,最好别碰。

2)、定时喝凉茶(哈哈哈,续命万能水)

3)、盘腿静思十分钟,让大脑放空。

4)、看一会儿书,床头的书,就是催眠读物。

5)、日喝一杯奶茶,补钙又安眠。

6)、写日记,将事情印在本子上,就如同把繁琐都交给了它保管处理。

二、拒绝emo

管理好自己的负面情绪,我们不能因为“不开心”就罢工不上班,副业也是工作,也需要认真对待。

每次有emo的苗头窜出来时,我都会对自己说,重要的事未完成,还没有空愁红忧绿呢。

三、形成习惯

电影《肖申克的救赎》的作者斯蒂芬.金,就在回忆里记载了自己的写作习惯:

每天早上雷打不动的写2000个字 100天就能完成一部小说的初稿。

重大的节假日也不例外,写作已经是他的生日习惯了。

习惯,是一种条件反射。它会让人到了某个时间点和某个场景,就会自觉去做某件事。

比如起床要刷牙洗脸一样,是一个自动化流程。

我早写晚读的习惯,也是在日积月累间形成。现在,每天起床后,都要坐在电脑前噼里啪啦一个小时。

50个一学就会的时间管理小技巧(分享我的时间管理技巧)(3)

四、计划清单

列出自己的日计划、月计划清单,把想做的、要做的、必须做的事写下来,让事情更清晰,再按:必要—重要—次要的顺序完成。

计划清单的目的不是要让人尽善尽美,而是为了梳理工作流程。而写下来,能让头脑清晰,提高自己的效率。

上帝最公平的事,就是给每个人都是一天24个小时,然而,要高效利用这24个小时,才能拉开这种公平的距离。

越合理规范,越能掌控时间。掌控自己时间,就等同于掌握了自己的生活方向与状态。

于我而言,可掌控的生活状态,就是一种安稳。

以上。希望你能喜欢这篇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