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四部电影比奥斯卡得主更有创意 它获得了奥斯卡(1)

说实话,如果不是奔着“奥斯卡”的名头,我可能不一定会去看这部电影。

一般来说,在看一部电影之前,我一般会提前在网上查找相关资料,初步了解电影的背景之后,再走进电影院观影。但是,看这部电影之前,却完全没有去提前做过功课,只知道这部电影获奖了,就这样毫无所知地走进了电影院。

在看完《水形物语》后,并没有太过于强烈的感触,甚至有点看不明白,这部电影怎么就获奖了?

后来,仔细回味电影细节之后,方才有所觉悟。

这四部电影比奥斯卡得主更有创意 它获得了奥斯卡(2)

从小就不会说话的哑女,能跟她交流的只有抑郁寡欢的老画家和黑人妇女。她内心是无比孤独寂寞的,晚上寂寞的时候,会做一些少儿不宜的事情,画面自己脑补(据说这部电影在国外属于3级片,电影引进国内后关于性爱的裸露镜头被和谐了)。哑女在在机缘巧合之下,遇上了鱼人,并互生爱意。两个孤独到极致的灵魂,互相取暖,演绎了一场精美绝伦的人鱼之恋。

这四部电影比奥斯卡得主更有创意 它获得了奥斯卡(3)

生活在社会最低层黑人妇女,在外面遭受白人种族歧视,每天下班回家后,还要忙活家务,被生活的琐事忙得不可开交,丈夫却躺在椅子上坐享其成。一有机会,逢人便唠唠叨叨个不停,抱怨着这个世道的不公,好像这个世界都亏欠她。

这四部电影比奥斯卡得主更有创意 它获得了奥斯卡(4)

鱼人是被美国人从大河里捕捉的实验品,他具有人类所拥有的情感,喜欢音乐,也喜欢电影。在即将面面临解剖时,最后被哑女等人所救。在哑女家中,他抓伤了老画家,还生吃了他家的猫。清醒后,心生愧疚,治好了老画家的秃头,竟然还会撸猫。

正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些弱势群体更加能互相理解,互相报团取暖,共同抵抗世界的黑暗。

《水形物语》让人感触最深的不是唯美爱情,而且这个世界部分的恶意与各种歧视。世人总是喜欢高高在上,不懂尊重他人喜好,将一切自己不喜欢的东西,都视之为垃圾。

在世人眼里觉得丑陋的东西,他们其实也很美好。他们丑陋的外表下,却隐藏着无比孤独的灵魂。或许,他们有时会不小心伤害到身边的人,只不过是天性使然,绝不是有意为之。

判断一件事物的好坏,不能以个人的主观意识去推测,应该要客观全面的去评价。在你眼里所厌恶的事物,他们也向往美好,渴望被爱,被这个世界温柔以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