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一篇16年6月23日的文章《科学管理原理》是一部凝结了科学管理之父——泰勒一生思想精华的作品虽然这本书是上世纪二十年代的作品,但其见识之超前,见解之深刻,在今天依然有很强的指导作用,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科学管理理论对我们有什么影响?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科学管理理论对我们有什么影响(可能我们都低估了它的作用)

科学管理理论对我们有什么影响

发一篇16年6月23日的文章

《科学管理原理》是一部凝结了科学管理之父——泰勒一生思想精华的作品。虽然这本书是上世纪二十年代的作品,但其见识之超前,见解之深刻,在今天依然有很强的指导作用。

书中提到了科学管理的四个基本要素:

1.管理需要形成一门科学。泰勒认为即使是这个行业中最优秀的工人也无法了解其中蕴含的科学。所谓科学有一种普世观,就是帮助人们轻松理解日常很难理解的事情。而泰勒正是具有这样的思维。可能是因为西方人,确切的说是美国人那种很传统很典型的理念,认为即使是想搬铁块这样的工作,也是可以通过量化的分析,寻找各种变量来进行管理,这与东方的人本主义理念大不相同。就像最初的丰田生产方式,丰田认为这是一种文化,强调的是高层支持,全员参与,重点是在文化的变革。而精益思想,最初的《改变世界的机器》以及后来的《精益思想》除了强调大家要进行思想的变革外,就是辅以各种工具,像后来总结的价值流图等等。最近在读的《工厂物理学》中也强调量化的过程,说中有这样一段话,“如果不能量化,那么说明你的知识还不够”。泰勒在那个时代做的是找到了最优秀工人都无法描述的可以称之为经验的东西,将其量化,使得更多的人可以了解这份工作,降低门槛。

2.挑选合适的工人。所谓合适的工人是指具有承担这项工作的能力而且执行力强的工人。就像在搬铁块实验中,泰勒从79个工人中选择了4个候选人,经过仔细的观察,选择了一个叫施密特的人。首先这个人在最初每天只搬运12.5吨铁块的时候,下班后和上班来时一样精神抖擞,说明其具备搬运铁块的能力。其次这个人很爱财,意味着只要许之以利,他就能按照你说的做。泰勒在选择工人时没有选择最壮的工人,也没有选择最聪明的工人,这其实并不让人意外。在上面合适工人的定义中,我使用了两个定语,一是具有承担这份工作的能力,二是执行力强。在现代组织中也是一样,我一直有这样一种“偏见”,就是在现代社会分工如此细致的情况下,一个人想要进入一个行业,接受一份工作,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所以一个组织挑选合适员工的关键在于执行力,这里的执行力包括认可组织文化及目标以及做事的能力和意愿。

3.对工人进行教育和培训。既然泰勒认为即使是行业中最优秀的工人也无法了解其中蕴含的科学,那么就要有专门的管理人员对员工的工作进行指导。这里专门的管理人员是综合了各方面的知识,比如在搬铁块试验中就综合了生物学的知识,使工人劳逸结合,最终达到了提升效率的目的,并可以对工人工作进行分析量化的专业人才。也正是如此,泰勒将计划与执行分开,强调一个人不可能既做体力劳动,又做脑力劳动。计划要提前做好准备,要寻找轻松快捷的方法并确定合理的工作量,这正是现代制造业组织的雏形。另外,泰勒也强调权责对等。在科学管理出现之前的工头几乎什么都不用管,而科学管理出现之后,他们作为基层管理者也要承担相应的责任。这在整个管理史上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4.雇员与雇主间的亲密合作。泰勒认为雇员和雇主之间并不是对立的,他们应当是合作的关系,因为他们具有一致的真正的利益。在本书的开始,泰勒就提到“除非实现了雇员的财富最大化,否则就不可能永久的实现雇主的财富最大化,反之亦然”。虽然很多人不认同这个观点,但是我们同时应当认识到一个企业的雇主和雇员其实是一个利益共同体,而且从经济学角度考量,雇主在创立企业时投入了时间、资本、技术以及很多隐藏的资源(比如说人际关系),而雇员的财富则是由工作内容、市场以及雇员的个人能力所决定的,两者之间并没有本质上的矛盾,也不存在剥削。那现实生活中为什么会有血汗工厂,是因为他连最基本的科学管理都没有实施。泰勒在他的著作中一直强调的是对工人的工作量进行科学的评价,并付给工人合理工资。

同时,在《科学管理原理》这本书中提到了三件事,让我觉得泰勒自身具有的人格魅力和远见卓识。

第一件事是泰勒在进行时间研究和工作定额时,遭到了一部分“顽固分子”的抵抗,泰勒的朋友劝他说不要走平时常走的回家的路,泰勒说他仍然打算每天都原路返回,身上也不会带任何武器,那些“顽固分子”可以将他打死。其胆识和信念可见一斑。

第二件事是工人生产效率提升后,工资却没有等比例提升,很多人因此而抨击泰勒是在剥削工人。泰勒在澄清这件事情的时候表达了两个观点:1.工人因为掌握了科学的方法没有比之前更累,却获得了更多的薪水;2.工人效率提升所带来收益的受益人,也是最重要的受益人应当是第三方,也就是消费者。

第三件事情是泰勒站在了一个国家的角度描述到,如果可以施行科学管理,工人可能会生产2倍、3倍甚至是4倍的产品,产量的增加带来了成本的降低,同时市场得以扩大,企业更有竞争力。公司和员工都可以实现财富最大化。这像不像后来福特的那一套?

我们之所以看得更远,是因为我们站在巨人肩上。最后,引用泰勒的一段话。

“科学管理不是一种有效率的方法,不是一种获得效率的方法,也不是一串或一批有效率的方法;科学管理不是一种计算成本的新制度,不是一种支付工人工资的新办法,不是一种计件工作制,不是一种奖金制度,不是一种付酬制度,也根本不是一种支配工人的计划;科学管理不是拿着秒表观察一个人的工作后记下他的情况;它不是工时研究,不是动作研究或对工人动作的分析;科学管理不是印制一大批表格并将表格发给一些人,而且说:‘这就是你们的制度,照着办吧’;不是分工工长制或职能工长制;不是在谈到科学管理时一般人所想到的任何办法。一般人在听到‘科学管理’这个词时就会想到一种或者几种上面所谈到的方法,但科学管理不是其中任何一种方法……那么,科学管理在实质上包含着要求在任何一个具体机构或工业中工作的工人进行一场全面的心理革命——要求他们在对待工作、同伴和雇主的义务上进行一场全面的革命。此外,科学管理也要求管理部门的人,工厂、监工、企业所有者、董事会,同样进行一场全面的心理革命,要求他们在对台管理部门的同时、对他们的工人和所有日常问题的责任上进行一场全面的心理革命。没有有双方这种全面的心理革命,科学管理就不可能存在。”

封面图片选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