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钟世藩,福建厦门人,中国著名儿科医学专家,国家一级教授,曾任中华医学会儿科学会委员、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中华医学会广东分会儿科学会主任委员等职,是广东省政协第四届委员。钟世藩重视科学研究工作,特别对病原微生物的研究有过重要贡献。30年代,他与谢和平氏在协和医学院研究肺炎球菌时发现,用加有不同型别肺炎球菌抗血清的琼脂平板来培养肺炎球菌,在相同血清型别的菌落周围形成一个沉淀环,细菌繁殖受到抑制,认为这是一种特异性的抗原抗体反应。这种方法不仅缩短了鉴定该菌的时间,且提高了实验的特异性及可靠性。从方法学上来说,这种实验诊断就是目前广泛应用于临床和实验研究的免疫单向扩散技术的先驱。在病毒学开始发展的40年代,钟教授在美国进修病毒学期间,发现了细菌保护病毒活力的作用,是在细菌活跃繁殖状态下产生的,这一发现得到当时在辛辛那提大学的病毒学家赛宾(A·B·Sabin)的重视,认为值得报导。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John Hopkins)的病毒学家豪威(H·A·Howe)也认为这一发现是一贡献。50年代,钟教授创办了中山医学院儿科病毒实验室,利用实验室从事病毒研究及培养研究生。这不但是广东省而且是全国最早创办的临床病毒实验室之一。直到80年代,在他身体有病,行动不便的情况下,还将病毒实验搬到他家中观察。他常常教导学生说,那些真正献身于科学的人,对待科学研究工作是不会计较时间、条件和报酬的。他对在科研工作中数据资料的收集要求十分认真。他说,不准确的原始材料即使用了统计学分析,还是不会准确的。

钟南山院士儿子在哪里工作(钟南山院士父亲儿子竟是这样的)(1)

儿子钟帷德,男,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国家级百千万人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全国青科协及省青联委员,广州市优秀专家,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及广州医学会主任委员英国伯明翰大学,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及瑞典科罗伦斯佳研究中心学术顾问及客座研究员,广州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主任委员,广州市青年联合会常委。于2002及2005年二度荣获广州十大杰出(十佳)青年称号,获得中国泌尿外科最高荣誉“吴阶平泌尿外科奖”,中华医学科技三等奖及6项省、市国家科技进步奖,获科研基金500万元,代表中国医务界赴英、美、法、澳大利亚等国家友好交流,担任美国JOURNAL OF ENDOUROLOGY(中文版)杂志副主编,主持主编了南中国前列腺癌及膀胱癌发展因素影响的大型系列流行病学研究,参编专著4本,发表了论文100余篇,其中包括国际著名的Oncology. 、Proc Natl Acad Sci U S A.等 SCI收录30多篇。擅长泌尿系恶性肿瘤、结石。

钟南山院士儿子在哪里工作(钟南山院士父亲儿子竟是这样的)(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