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冲锋”,就是冲锋陷阵的意思川渝称 “说话的巨人,行动的矮子”那种人,叫“打坐地冲锋”,吼得凶,不来气比“打坐地冲锋”有点行动的是“磨洋工”,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十年砍柴十年挑水?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十年砍柴十年挑水(草不黄俗话说400吃饭打冲锋)

十年砍柴十年挑水

“打冲锋”,就是冲锋陷阵的意思。川渝称 “说话的巨人,行动的矮子”那种人,叫“打坐地冲锋”,吼得凶,不来气。比“打坐地冲锋”有点行动的是“磨洋工”。

吃饭打冲锋,做事磨洋工。

还有就是:

吃饭捞擀碗,做活路凭〔pēn〕坎坎。

这是人民公社时期,广安一带的熟语言子儿。“擀碗”,大碗;“凭”,倚,靠。

慢工出细活,三天整个牛打脚。

“牛打脚”,连接犂头曲梁(犁辕)与牛轭(枷担、枷当)拉绳的横向短木(犁衡)。牛打脚只要木质坚硬,两头作球形状能套绳不滑脱即可,制作起来费不了多少工夫。这么个小玩意儿,要三天才做得好,就是“磨洋工”。

【磨洋工】拖延时间,懒散拖沓。贬义。因觉得无趣,觉得无用,或无能为力而应付差事。或迫于压力装模作样。等待结束。

苟且怠惰;拖拖拉拉。

咱们想法子要叫他这碉堡修不成,咱们发动群众,以后拿上坏家具去,熬日头~。(马烽、西戎《吕梁英雄传》第六回)

社员干活“两头黑”,的现象没有了。(《人民日报》1981.6.13)

一、为何叫“磨洋工”?

《汉语非本义词典》云:

原指工人人为反抗外国老板的剥削所采取的的一种怠工方式。后泛指工作拖延时间,也指工作懒散拖沓。王东满《漳河春》:“我看咱们别在这儿~了,我这就找几个人坐坐去。”〔例〕本来时间就不多,再有人~,更干不了多少活了。

“磨洋工”,与“洋人”有关。

“360百科”云:

同“磨阳工”。人们习惯于将消极怠工、只出工不出力的现象称为“磨洋工”。其实,最初“磨洋工”并不是指磨蹭、怠工的意思,而是指建筑工程的一道工序。中国旧式的房屋建筑,官宦人家一向讲究“磨砖对缝”。磨工,就是指对砖墙的表面进行打磨,使之平整、光滑,相当于勾缝和打磨石类的装修。

其由来云:

1917年至1921年,美国用清政府的“庚子赔款”在北京建造协和医学院,工程耗资500万美元,占地22公顷,而且建筑质量要求甚高,外观上采取中国传统的磨砖对缝、琉璃瓦顶。由于这项工程是由外国人出资、设计,中国工人就称它为“洋工”。协和医院共有主楼14座,又是高层建筑,“磨工”工序十分浩繁。所以参加建筑工程的许多任务人就把这一工序称为“磨洋工”。

这个说法大致源于刘钢的博文《“磨洋工”一词是怎么来的?》(2016.5.10)。这个说法看起来有板有眼,读起来有盐有味,实际上不一定站得住脚。为什么?请看下边的引证。

二、“磨洋工”的“兄弟伙”

(一)磨

【磨】慢,磨蹭。西南官话,贵州大方。云南昆明、曲靖、昭通、大理、保山、蒙自。

川渝说“做事摸得很”。北京官话、江淮官话(江苏东台)、徽语(安徽绩溪)、吴语(浙江苍南金乡)也说“摸”。“摸”即“磨”的意思,川渝比保山(mo33)的音值高些(mo55)。广东粤语区或作“摩”。

川渝还说“做事像摸蛆一样”,“摸蛆”应该等同于“磨叽”,另文阐释。

(二)磨×

【磨拧】中原官话,江苏徐州。(1)缓慢;拖拉.他做事最会~。(2)纠缠;折磨:把人~死。

徐州。=〖磨由〗。(1)缠磨搅扰:这小孩儿真~人。(2)做事拖延时间;动作迟缓:抓紧时间干完就走,别~了。义项(1)也说“拧”“缠”。

【磨喃】絮絮叨叨地说。晋语,山西忻州:不待要(不愿意)听他~。

【磨喃喃】太原。形容唠叨:男人家一点点事情,不要老是~。

【磨磨喃喃】说话絮絮叨叨~的样子。晋语,山西忻州:这老娘娘(老大娘)成天的,谁也做不到他心思上。

絮絮叨叨,也是一种“慢”。

【磨延】拖延。江淮官话。江苏镇江:请你快点儿,不要~时间了。

【磨捱】拖延。江淮官话,江苏镇江:车就要开了,你还慢慢~。

【磨勚】(1)拖延;耗费时间。中原官话,江苏宿迁:这人做事最会~。(2)纠缠(多指儿童对大人)。中原官话,江苏宿迁:你再~我也没有用,我没有一分钱给你。

按:“(3)金属边角磨损”(吴语,江苏丹阳:隔把钥匙~喽,勿好开锁,要重调一把哚)也叫“磨勚”,即是西南官话里写作的“磨鋊”。

【磨由】徐州。吃;反复咀嚼的样子:两个馍馍一会儿就叫他~肚来(里)去了|你看人那小孩儿,小嘴儿~~地多会吃。

“反复咀嚼”跟“磨拧”情形类似,所以《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说“磨拧=磨由”。

【磨悠】转来转去。北京官话:他在那儿~了半天。

【磨游】溜达;散步。①冀鲁官话,天津。山东聊城:一会儿,不知道他~到哪儿去了。②晋语,河南汤阴。

“磨豆腐”比喻说话絮烦。①东北官话:你别在这儿了,那支笔不是让你弟弟拿去了吗?②北京官话:别紧着跟这儿磨豆腐|又磨上豆腐了。(老舍《四世同堂》:“金三爷在外屋发了言:‘你磨什么豆腐呢?不快快的治病!’”)

【磨磨游游】不敏捷,有意拖延。冀鲁官话,河北:你这个人怎么这儿~的!

从“磨拧→磨延→魔勚”,磨拧跟“磨洋”应该关联。

三、磨洋、磨研

“磨”有慢义,其来源当是“慢→磨”。 “洋洋”,悠闲自得的样子:懒洋洋。

【冘】《说文·冂部》段玉裁注:“是迟疑蹢躅之貌。”余针切,平侵以。侵部。

“冘”是个闭口韵字,与“洋”等位。

【儾】《玉篇·人部》:“宽~也。”《集韵·宕韵》:“宽缓也。”明佚名《飞丸记·权门狼狈》:“看我面上,再~他一~。”奴浪切,去宕泥。

由此,山西忻州(晋语)有“磨囔”的说法:

【磨囔】=〖磨叨〗唠叨:你~(口老)半天也没起作用。

陕西渭南、宜川、富县有“暮囊”的说法:

【暮囊】慢;迟缓;迟钝。

“安”,徐缓;“延”,舒缓。【暮囊疙噔】“迟钝;拖沓(贬)”是陕西中部(中原官话)的说法。“磨囔、暮囊”等跟“磨拧”应该是方言的不同写法而已。至于洛阳(中原官话)“笨、不爱说话”的“磨囊”,恐怕只能读作“木农、木庸”(“草不黄俗话说”392《农里脓浑农豁里豁》),或者“耄农、耄庸”(《书吕刑》“王享国百年,耄荒”蔡沈集传:“耄,老而昏乱之称”)之类才可理解。

因此,“磨洋”当属于“磨冘 磨儾 磨囔 磨洋→磨延→磨捱”(川渝称“拖延”有“捱台”的说法。“台”关联“怠”)系,它们都是“同义连文”。此其一。

其二,“磨洋”可能也跟“磨研”关联:

【磨研】细磨。

只应真典诰,消得苦~。(五代齐己《谢人墨》诗)

~清且厉,玉瑟鸣风牖。(元刘祁《归潜志》卷三)

若用一分,先以水依分数渍一宿,然后~,乃不伤研。”(明马愈《马氏日抄·李廷珪墨》)

岂有鬼神护,得免列缺鞭。良由选石精,岁月无~。(清阮元《小沧浪笔谈·题二世琅琊台石刻诗》)

研墨,也是需要慢工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