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就要冬至了,冬至一到,意味着“三九天”也就来了。
俗话说:“夏养三伏,冬补三九。”“三伏”和“三九”是一年中最重要的艾灸时间节点之一:“三九”是阴气最盛之时,同时也是阳气始生之时,但阳气此时还很微弱,如果不及时护住人体阳气,就可能会让外邪趁虚而入,导致百病缠身!
无论是健康还是亚健康状态的人群,都应该重视三九天养生!此时是调理身体、预防疾病的重要时期,想要平安度过严寒并且少受病痛的折磨,补足身体阳气很关键!如何补呢?我们可以求助天之阳和地之阳。
天之阳就是太阳:在天气晴朗的日子,多晒太阳,以助发人体阳气。
地之阳就是艾灸:做好“三九灸”,它是最为简、便、效、廉的补阳之法。
两者结合效果更好:上午或临近中午时做“三九灸”,正午去晒太阳,能提升补阳之效。
为什么要做“三九灸”?
中医认为,人体气血的循环,以及脏腑经络的生理活动,都是以阳气为根本。三九天是一年之中阴寒之气最盛的时候,此时天寒地冻、阴盛阳衰,宜补阳气以驱寒。三九灸中的艾草是辛温助阳之物,提升阳气的能力很强,再加上灸火的能量,补阳效果加倍。
三九灸通常分为五个阶段:在冬至日的前9天开始引九灸,冬至日起每9天之后再完成一九灸、二九灸、三九灸和加强灸,这样效果最好!
三九施灸时间表
很多人群在三九天里,尤其是女性,会因阳气不足而出现畏寒怕冷、手足冰凉、腹痛腹泻、感冒头痛等症状。另外,大多数患慢性病的人(特别是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等)也会随着天气的变冷而导致病情加重或复发。
此时进行“三九灸”,能培补阳气、温通经脉、理气和血、调和阴阳、驱寒除湿,有效调节人体生理生化功能,提高机体免疫机能,增强抗病能力,达到调理、预防疾病的目的。
“引九灸”穴位
艾叶本身药性温和,加之火的助力,使纯阳之力直达脏腑,可以从根本上调理体寒、体虚,补充人体元气。马上就是“最冷三九天”了,这时艾灸就像给人体虚弱的元气雪中送炭,使人体有能量去对抗严寒、抵抗病邪!
艾灸大椎穴、关元穴、中脘穴、足三里、涌泉穴,为人体种下“小太阳”,帮助机体储藏更多更充足的能量。
大椎穴:阳气聚集之地,集合了三条阳经,灸之可激发全身的阳气,护卫周身。
关元穴:统摄元气之所,常灸此穴,可起到暖丹田、壮元阳、补益肾精、益骨髓之效。
中脘穴:有助于益气暖胃,强化胃动力。
足三里:既能补脾胃之气,又能补元气。
涌泉穴:可起到补肾固元、养神安眠的作用,阳虚之人首选艾灸涌泉,可改善怕冷症状
“三九灸”是“三伏灸”的加强
“三伏”和“三九”作为一年中最热和最冷的时令,是人体功能最易受干扰的时段,也是最适宜改善人体体质的时机,“三九灸”可作为“三伏灸”保健的延续和补充,两者配合,可实现阴阳共调、相得益彰,最大限度提高机体素质与抗病能力。
所以,做了“三伏灸”的人,别忘了做“三九灸”!
没做“三伏灸”的人,现在做“三九灸”也不算太迟,在三九天进行艾灸调理可以有效提升免疫力,减少疾病的产生或者复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