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初年,弄权的吕太后病逝,吕氏外戚和刘氏皇族争夺权力。效忠刘氏皇族的周勃伪造圣旨混进了北军大营,周勃让将士们各自表态,效忠吕氏就右袒,效忠刘氏就左袒。结果全军左袒,表示效忠刘氏皇族。周勃也凭借这些士兵消灭吕氏外戚,拯救了大汉王朝。这段历史《史记·吕太后本纪》中有详细描述。

汉朝吕氏一族为何那么快覆灭(历史上最隐晦的暗示)(1)

小编阅读这段历史的时候,心中一直有个疑惑,周勃为什么会让士兵以露出手臂的方式来选择效忠对象?其间是否还有更深层的含义?

“袒”也就是露出肩膀的肌肤,是周代觐见君王时的礼仪之一。袒又分为三类:左袒、右袒、肉坦。肉坦,也就是上半身不穿衣服。中国历史上有个很出名的成语“负荆请罪”,所以肉坦的含义很好理解,是致歉和请罪的意思。那么左袒、右袒的含义又是什么呢?

汉朝吕氏一族为何那么快覆灭(历史上最隐晦的暗示)(2)

根据古代的君臣关系,臣子是效命于君王。那么如果臣子不能完成君王给予的任务或工作时,就可能会受到君王的处罚,严重时君王可以直接处死臣子。同理,诸侯的地位虽然崇高,但是本质上他们依然是周天子的臣子,如果诸侯的工作表现不能让周天子满意,也可以处分或者处死。

因此诸侯觐见周天子述职时要表现的战战兢兢,做出待罪的姿态,也就是“右肉袒于庙门之东”。如果周天子对诸侯的工作成绩表示满意,就会说:“伯父无事,归宁乃邦!”也就是让诸侯回去继续治理他的国家。

那么诸侯为什么要右肉袒呢?因为古代刽子手行刑时,要袒露右臂便于使力。所以,在周礼中,右袒有等待处死的含义。

明白了右袒,接下来在说左袒。古代射箭时用左手持弓,右手拉弦。因此,弓弦拉满后,弦与箭就很容易打到左边的衣服,因此在射箭时就要左袒。

汉朝吕氏一族为何那么快覆灭(历史上最隐晦的暗示)(3)

《仪礼·士丧礼》中又记载人死后,他的继承人在行礼时必须左袒,等丧礼完毕后才能穿回袖子。这么做的原因是,让吊客能一眼识别诸多居丧者中谁是继承人。

由此可知,左袒只是一种礼仪姿态与死罪什么的没有关系。因此周勃让士兵以露出手臂的方式来选择效忠对象也就好理解了,即隐晦的告诉士兵们选择效忠吕氏的后果是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