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职妈妈最终真的会成为悲剧吗(全职妈妈无法承受之重)(1)

不知道什么时候起大家开始称呼那些在家带孩子,没有朝九晚五出去上班的女性为:全职妈妈。

我记得在我父母那个年代,一般都是被称为:家庭妇女。

其实听起来,全职妈妈的称呼比家庭妇女要悦耳好多呢!

百度百科上是这样来定义全职妈妈的:

全职妈妈指原来有工作的女性在怀孕后到孩子出生的时间辞掉工作。

女性为了照顾自己的子女成长,经营家庭,而不去工作或没有工作的女性。

全职就是指专职一项工作,当然,这也是相对而言的。

如果全职期间有兼职工作,则不能称为全职。

全职妈妈必须是照顾自己的子女。

全职妈妈最终真的会成为悲剧吗(全职妈妈无法承受之重)(2)

全职妈妈的英文是:stay at home mom,很形象但并不全面。

毕竟我们每个做妈妈的并不都像电视剧里的贵妇一样只呆在家里,安排保姆和司机为自己和孩子进行一切的服务。

平凡人家的我们需要带着孩子采购生活所需,需要带着老二去接送老大上下学,需要在大多数时候一拖二去溜娃。

我又查了‘全职’一词的定义:

全职:指工作日中专门担任某种职务(区别于‘兼职’)的人。

即按照公司的正常上班时间去工作,有一定的组织性,有固定时间固定地点的工作。

全职妈妈最终真的会成为悲剧吗(全职妈妈无法承受之重)(3)

从这个定义上来看,全职妈妈这个称呼就有些不符合‘全职’的定义了。

因为做全职妈妈的妈妈没有正常的上下班时间,孩子醒着她醒着,孩子睡了她得趁着孩子睡着做点想做的事情。

就连睡觉都要保持警觉,一夜醒几次是很正常的,一觉睡到大天亮那是不可能的,哪有什么上班下班之说。

全职妈妈最终真的会成为悲剧吗(全职妈妈无法承受之重)(4)

更没有一定的组织性,时间和地点也不固定,今天上午在公园,明天下午在游乐场,后天又跑防疫站了。

所以说全职妈妈这个称呼本身就是不太准确的。

它其实所描述的应该是一位全身心照顾并陪伴孩子,且以孩子为中心的母亲。

全职妈妈只是妈妈吗?至少她的主要任务是做妈妈

这位母亲同时又是妻子,媳妇,女儿,姐姐,妹妹……

在她诸多的身份中,她以做母亲为第一身份。

这是她自己的选择,也是在特定的时间段不得不做出的选择。

与其说我们是为了孩子放弃工作,不如说我们本身就没有把工作放在第一位,也不觉得工作是最重要的。

至少在孩子还很小的时候,孩子是比工作重要的。

全职妈妈最终真的会成为悲剧吗(全职妈妈无法承受之重)(5)

我知道,无论是职场妈妈还是全职妈妈,都有难以言说的难言之隐

选择成为任何一种,都需要背负相应的重担和压力。

没有任何一种身份是轻省的。

只能说,每个人有权利自己作选择,也有责任为自己的选择负责:是继续维持现状,还是有所改变。

全职妈妈最终真的会成为悲剧吗(全职妈妈无法承受之重)(6)

做全职妈妈有很多的后顾之忧

容易与社会脱节:长时间在家带孩子,单一的环境和每日重复的家务琐事是最容易消磨一个人的士气和梦想的。

如果又是一个内向不善交际的性格类型,那么,走出去的脚步迈出去会更加艰难;

容易失去价值感:整个社会对价值的定义绝大多数还是停留在金钱的层面。

即使有人为全职妈妈发声:全职妈妈每个月所做的工作创造了很大的价值。

但全职妈妈的无助和不被肯定的失落感无处不在,如影随形;

容易成为弱势群体:妈妈带着年幼的孩子,很难在事业上施展拳脚。

可能要比常人付出更多的努力,吃更多的苦头才能做出一番事业。

全职妈妈最终真的会成为悲剧吗(全职妈妈无法承受之重)(7)

这些后顾之忧,有些是大环境给的,有些是因为我们自己能力不足,眼界不够宽广而导致的。

前者是我们改变不了的,后者却是我们可以通过学习和成长去改善的。

1重新定义自己

比起社会怎么定义我们,我们怎样定义自己是最重要的。

日子终究是自己的,重新定义自己: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想做什么事?想让孩子看到自己是一个怎样的妈妈?

重新定义自己是确定自己的人生目标:如果现在孩子们都长大了,不再需要我时时刻刻在身边了,我能做什么?我想做什么?

当我们这样去思想的时候,就更容易发觉并抓住生活中那些转瞬即逝的机会。

2重新寻回自己

先做自己,再做妈妈。

妈妈首先是个人,然后是她自己,接着才是孩子的母亲。

我们有时候会抱怨生活的艰难使我们到如今的境地。

回想婚前婚后,没娃和有娃时的落差,其实大多数时候是我们自己放弃了自己。凡事都是以孩子为先,收拾干净孩子却顾不上给自己洗脸……

买衣服的考量标准是:方不方便喂奶?会不会硌着孩子……

重新寻回自己是把自己当成一个完整的人,先取悦自己,带着好心情再去带孩子。

3重新肯定自己

全职妈妈抑郁的一个主要的原因是:得不到肯定。

再加上育儿方面的经验不足导致的一些后果,更是让母亲长期活在愧疚和痛苦以及自我否定中。

全职妈妈最终真的会成为悲剧吗(全职妈妈无法承受之重)(8)

其实,做母亲的,应该谦卑地认识到自己并不是一个完全人,怎么可能带出完美的孩子?

另一方面应该自信地认识到:我在带我自己的孩子,再没有别人比我更了解我的孩子,更会带我的孩子。

我也愿意为着孩子的益处去做任何的改变。

全职妈妈应该:

1给自己时间去做自己

重拾婚前的兴趣爱好,在孩子断奶后实现饮食自由,在孩子去幼儿园之后实现逛街自由、学习自由……

随着孩子越长越大,释放自己,更加自由。2

抓住机会去接触外面的世界

孩子满一岁以后,不要轻易拒绝任何一次邀约。

因为每一次和外界的接触都很可能成为给自己‘充电’的机会。

扩充见闻,结识有影响力的圈子,为以后“重出江湖”作预备。

3以孩子为重,但不以孩子为中心

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

当个体的独立性得不到满足和展现的时候,无论是什么人都会“生病”

长时间以家庭和孩子为中心,很容易就没了自己。

不必事事亲力亲为。

因为地球不是离了你就不转了,家也不会因为你偶尔的缺席而散掉。

当你‘充电’完毕再次回到家中,会更加的有热情来面对家庭琐事,会对孩子更有耐心,会更加看到老公的好。

幸福感因着感恩而提升。

全职妈妈最终真的会成为悲剧吗(全职妈妈无法承受之重)(9)

美国的著名心理治疗师萨提亚写过这样一首诗:

请你爱我之前先爱你自己,

爱我的同时也爱着你自己,

你若不爱你自己,

你便无法来爱我,

这是爱的法则,

因为你不可能给出,

你没有的东西。

任何一种关系,都要在爱别人之前先爱自己。

一个空杯子无法与人分享,只有自己福杯满溢,才能倾倒他人。

全职妈妈最终真的会成为悲剧吗(全职妈妈无法承受之重)(10)

针对母子关系,杨澜说过这样一句话:

“母亲把所有的希望和注意力都放在孩子身上,孩子和母亲都会不堪重负的。

当一个小孩承担了母亲所有的牺牲所有的期待的时候,很难想象他会是一个轻松自由的孩子。”

所以我们无需把自己困在‘妈妈’这个称呼里,也无需在意别人如何定义和看待“全职妈妈”。

卸下重担,自己多学习,多成长,多改变。

让孩子将来有一个可以参考的模板。

我也希望我的孩子将来也可以做自己,允许他可以和我不一样。

那么从现在开始,我要做自己,而不只是做他的妈妈

艾美丽爱生活带娃和做自己两不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