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经开区戚墅堰街道花苑社区88岁的蒋敏青老人一直独自居住,每回见到网格员上门走访,她总要拉着网格员聊上好久。“平时我每周都要上门看望蒋奶奶,但没办法做到无微不至,自从有了智能水表,只要用水超过0.01立方米,我就知道奶奶在家好着呢。”网格员李东鸣说。

水表为什么没有电也能远程读数(养老黑科技)(1)

今年以来,常州经开区戚墅堰街道始终将“我为群众办实事”贯穿党史学习教育,针对辖区内老龄化程度较高、独居老人较多的现状,戚墅堰街道充分发挥“党建联盟”“社会治理合伙人”的共建优势,与常州市通用自来水有限公司结对,试点在80周岁以上独居空巢老人住所安装智能水表,以“0.01立方米”的用水破题“养老难”,为社会“智”理开新方。

“我们街道常住人口有5.2万,其中,60周岁以上的老人超过1.2万,80周岁以上独居空巢老人共305人。”戚墅堰街道指挥中心副主任王萌睿表示。

独居老人如果突发晕倒、洗澡摔伤等问题,很难及时得到救助。水量预警发出后,掌上APP和街道指挥中心一体化平台的“智慧物联”将及时获取告警信息,中心第一时间向老人对应的网格员“派单”,网格员通过电话联系、上门核实等方式了解空巢老人现状,配合民警及时处置并反馈平台,构建预警信息处置“全闭环”。

水表为什么没有电也能远程读数(养老黑科技)(2)

养老黑科技

“智能水表是通过无线网络传输,可以半个小时甚至更短的时间,及时收集到用户家里用水量的变化情况。”常州通用自来水有限公司供水服务部东区营业所副经理花秀霞表示,如果12小时内智能水表读数低于0.01立方米,就会立即启动预警报警系统。通过0.01立方米用水变化的“智慧”,为高龄空巢老人设置一道安全屏障,让为老服务更聪明、社会治理更精细。截至目前,花苑、河苑社区共11户居民已经免费装上智能水表。

依托“智能水表 大数据”动态掌握老人情况,做到有问题早发现、早处置,让社会治理变得更加“贴心贴肉”。除了智能水表,戚墅堰街道还将为老人配齐56套智能门磁和智能烟感报警系统,推广“智慧单元”建设。依托智能设备,配合网格员每周电话、上门关爱老人的传统模式,加上党员志愿者开展的结对帮扶和热心居民邻里守望志愿服务,贴心的“三维守护”全方位关爱空巢老人,真正做到设施可达、信息可知、服务可及、情感可依。

通讯员 常景轩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郭靖宇

校对 李海慧

来源:紫牛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