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面挑战,躬身入局,这是我们做事的人。”在今年“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中,47岁的罗振宇,给自己及其创立的罗辑思维,写下了最新的注解。而这个表态,似乎也可以作为对其质疑的回应。

在过去的两年时间里,罗振宇,这位国内最大的知识网红,遭遇了其职业生涯中最严重的质疑。

双面罗振宇:最纯粹的商人(双面罗振宇:最纯粹的商人)(1)

从两年前《罗振宇的骗局》在朋友圈刷屏开始,到去年跨年演讲后“年轻人看罗振宇=老年人吃权健”这句评论的风行,再到今年跨年演讲结束后多家媒体整理的他的毒奶翻车往事,罗振宇的人设处在崩塌的边缘,“贩卖焦虑的奸商”,这样的评论不时见诸媒体报端。

在《奇葩说》中,马东把罗振宇的这种窘境,轻描淡地归结为成,被误会是表达者的宿命。而作为最大的知识网红,罗振宇承受的可能更多。知识是去魅的,而网红IP注定是“笼罩着某种神秘魅力”,长期处于风口浪尖也实属必然。梳理罗振宇的创业成名史,可以发现,表面上看他是最纯粹的商人,彻底的现实主义者,骨子里却是最典型的知识分子,期待以商业这种形式改变世界。

“这就是一个商人改变世界的方式”

“她那时还太年轻,不知道命运所赠送的礼物,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 ——茨威格《断头王后》

罗振宇的商业梦,是从2012年开始的。

这一年,玛雅预言的世界末日并没出现,罗振宇却迎来了职业生涯分水岭。

2012年,日本佳能公司推出5D Mark3 这款划时代的产品,还在电视台这一传统媒体摸爬滚打的罗振宇发现,用这个产品拍出来的视频,和电视台那种昂贵设备拍出来的,差别并不大。原来制作一档视频节目需要几百万的设备,现在几万块钱就够了。那时候的他,意识到属于自媒体的时代真的来了。

于是,罗振宇找到原《创业家》杂志主编、当时正在运作自媒体项目的申音,两人一拍即合,决定做一档自己的视频节目。申音负责运营,罗振宇负责前台出境。在合作模式上,两人的关系有点类似艺人和经纪公司的关系。他们把节目命名为:罗辑思维。

双面罗振宇:最纯粹的商人(双面罗振宇:最纯粹的商人)(2)

左起:申音、王凯、罗振宇

2012年12月21日,传说中的“世界末日”,罗辑思维第一期节目上线了。同时,他们还开了一个同名公众号,每天发送60秒语音。

得益于电视台制片人的经历,能说会侃的罗振宇将自己定位为自媒体时代的说书人,擅长旁征博引、强调死磕到底的他很快就拥有了一大批拥趸,短短几个月,视频播放量和公众号粉丝都超过了百万。

在罗辑思维上线8个月的时候,罗振宇开始了自媒体的第一次变现,发起了一次号称“史上最无理”的会员招募计划。

他事先不透露任何会员权益,并宣称“爱,就供养;不爱,就观望”,放出5000个定价为200元的普通会员名额,和500个定价为1200元的铁杆会员名额。

罗振宇认为,三天之内,预定的名额应该可以卖完。

事实是,共计5500个名额,5个多小时就销售一空。半天时间,罗辑思维进账160万。

用户的狂热,让所有人都目瞪口呆。而他们的强大购买力,也让罗振宇意识到,这事成了。

按下了加速键的罗振宇,在此后又策划了卖书、卖茶、卖月饼等营销事件,同样是供不应求。那时的罗振宇,与他经常挂在嘴边的U盘化生存、社群经济和内容电商这些新名词,火遍了大江南北,真可谓名利双收。2014年、2015年,罗振宇获得“中国互联网年度人物”活动年度人物奖(提名)。2015年10月,罗振宇拿到B轮投资,估值高达13.2亿,成为当之无愧的自媒体第一人。

而在完成这轮融资之前,罗振宇已在思考罗辑思维新的未来,骨子里的知识分子底色,让他绝不会满足于“自媒体第一人”这一称号。

双面罗振宇:最纯粹的商人(双面罗振宇:最纯粹的商人)(3)

与宽带资本董事长田溯宁的一番深谈,让罗振宇对知识运营商这一角色有了更多想法。“在知识领域,把所有复杂的事情交给自己来运营,然后给公众提供一个通用而且简单的服务。”为了更深入的了解这一概念,田溯宁向罗振宇推荐了讲述《时代周刊》、《生活》创办者亨利·卢斯商业故事的书籍《出版人》。作为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媒体人之一,亨利·卢斯为美国人办了一份新闻周刊,把最有价值的信息和生活方式提供给新兴中产阶级。

芝加哥大学校长赫金斯称,亨利·卢斯创办的这一系列杂志“对美国人性格养成的影响超过了整个美国教育制度的总和。”不知道赫金斯这一评价,对推动同样是媒体人出身的罗振宇做教育有多大触动,但在知识分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家国情怀的诱惑下,罗振宇把这本《出版人》推荐给了罗辑思维的所有员工,传达自己对罗辑思维的期望和寄托,并在2015 年7 月1 日,推出了罗辑思维定制版的《出版人》。也是从这里开始,一个可以为用户获取知识、节省时间的产品设想开始频繁成为公司会议的主题,2015年 6 月开始,得到项目在公司内部正式立项启动,罗辑思维进入成立以来团队扩充最快的时期。

为了更快地推动罗辑思维向在线教育的转型,2015年末,罗振宇又推出了另一个惊人创举:在水立方举办个人跨年演讲会。这场名叫《时间的朋友》、全长4个多小时的演讲,从头到尾都是由罗振宇一个人完成。和之前的其他活动,这场演讲 4000张门票也是销售一空,在现场,罗振宇更是宣布,这样的演讲,要连办20年,并且推出了99张定价4万元的20年联票和300张定价3万6的19年联票。而这些票,也被一抢而光。

双面罗振宇:最纯粹的商人(双面罗振宇:最纯粹的商人)(4)

仅一场演讲会,罗振宇就进账几千万。

2016年底,罗振宇更是将《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搬上了深圳卫视,并帮助深圳卫视首次夺得跨年夜收视全国第一的宝座,把明星云集的湖南卫视、江苏卫视等都踩在脚下。

经此一站,罗振宇已然站上了人生之巅,而历时近两年的得到项目,也在2017年迎来了收获之年。

2017年5月18日,罗辑思维「得到」举行首次知识发布会,一举推出了薛兆丰、李翔、曾鸣等9位专栏老师的12 款知识产品,得到APP一举成为了当年最火热的知识付费平台。

双面罗振宇:最纯粹的商人(双面罗振宇:最纯粹的商人)(5)

而对罗振宇的质疑,也在这段时间前后达到了顶峰。

17年大年初一,在一场罗振宇叮嘱“内容不要外传”的演讲中谈到,U盘化生存、社群经济和内容电商都已经被他总结为了自己给业内挖的三个坑,而他如今已经逃离了它们,留下那些被他带下坑还在挣扎的人。

他承诺“不接广告”,并劝内容创业者千万不要接广告。但是后来,他在跨年演讲里插入广告,非常自然流畅,完全没有羞愧的感觉。他给P2P公司站台,吸引了众多用户入坑,结果暴雷,坑了无数人。

此外,他还以自己卖房为例,鼓励大家把房子卖掉,租房生活。结果过了几年又得意地说,其实卖房子的钱,被他拿到香港炒了腾讯的股票,比房子赚得还多,后来又把房子买回来了。

更大的质疑是对其所追求的事业的否定。2018 年初,北大知名经济学教授汪丁丁撰文称付费买到的只能是三流知识。知识付费是交智商税的说法开始流传开来,《罗振宇的骗局》的刷屏,更是彻底否定了罗振宇及罗辑思维存在的价值。

双面罗振宇:最纯粹的商人(双面罗振宇:最纯粹的商人)(6)

而“挺罗派”对此论断不屑一顾。

在一次采访里,有人问万圣书园老板刘苏里,会不会担心“这种二手知识的流行,让很多人获得了一种听了某本书的讲解就自以为了解了的幻觉”。

刘苏里说,如果没有得到上的“大课”,“幻觉”的机会都没有。大多数人,只知道经典的书名,不了解才是真小白。好像没了大课,他们都去读原典似的。

花儿街参考更是撰文指出,中国只有4%的人读过大学,而diss知识付费收割焦虑的人,大多来自这4%。只有知识既得阶层,才有这等傲慢与偏见,嘲笑那些被生活封锁在各自的孤岛上,每多看一眼这个世界的版图,就觉得自己的生命多了一些可能性的人。

而剩下的96%,在互联网世界,并没有话语权,或者根本没有时间,甚至也没有自信来争论,他们为什么希望获得“知识服务”。而罗振宇只是不幸的,就站在爱与恨的边缘,祛魅与求知的风暴眼,4%的强力攻击与96%的沉默中。

“大家不要去当理想主义者,要去当一个现实主义者,一个鼠目寸光的人。”对于这些质疑,罗振宇似乎看得很开,而在罗振宇身边的人看来,罗振宇骨子里有着一个知识分子特有的朴实的教育情怀,在知识服务的这条路上,他随着浪潮向前奔赴,顶着骂名和纷争,始终目标坚定。罗振宇没有直接表达过自己的“理想主义”,但他对亨利·卢斯的那句评价或许可以代表他对自己期许的这项事业的愿景。

双面罗振宇:最纯粹的商人(双面罗振宇:最纯粹的商人)(7)

“这就是一个商人改变世界的方式。”

参考文章:

罗振宇:活在最割裂的舆论中,花儿街参考

被低估的罗振宇,何加盐

罗振宇:有点油腻,但不是「奸商」,刺猬公社

沸腾新十年 | 吴晓波向左 罗振宇向右,左林右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