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动症在老百姓的心目当中,一个概念是这个孩子比较调皮捣蛋,比较不听话。但是,医学上对它的定义远远不止这些。今天我们就邀请到来自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儿科的顾静雯副主任医师来为我们讲讲多动症。

多动症儿童长大后会不会自愈(多数多动症儿童无法自愈)(1)

什么是多动症?

它是指头儿童期,与同龄儿童相比,有明显的注意集中困难,注意持续时间的短暂,活动过度或冲动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综合征。对患者的学业、职业和社会生活等方面产生广泛而消极的影响。是最常见的儿童时期的神经和精神发育障碍性疾病。

关于多动症需要注意

第一个是我们需要和同龄儿童相比。我们知道孩子活泼活动是他的天性,几乎所有的孩子或多或少都有注意力不集中,或者行为失控的表现。

但是在这些孩子当中,有一部分孩子,他的行为失控非常严重和频繁,已经超过了一个正常儿童的水平,和正常儿童相比,他有明显的这样一些问题。我们在判断一个孩子是否有多动症的时候,必须把他和同龄的一些孩子做得比。

第二个问题,孩子的这些症状,对他学业、职业和社会生活,产生了一个严重的影响。这里所说的学业、职业、社会生活,就是指我们的一个社会功能。社会功能在多动症的孩子来说,这概念是非常重要的,因为社会功能影响了我们方方面面,包括你学习当中的,在学校的问题。进入社会一个职业的问题。

所以这些核心症状所带来的社会功能的损害,在多动症的孩子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在儿童时期,我们的社会功能主要有哪些方面?第一个最重要的,家长也最关心的就是一个学业的问题。第二个,就是我们与人相处的一个能力,包括在家庭当中和父母,和兄弟姐妹之间的相处问题。在学校里和老师,和同伴的一个相处问题。所以多动症的孩子,他的人际关系大多数都是非常不好的。

第三个问题,我们看一下,多动症是一个神经和精神发育障碍行的疾病。所以它是有一个疾病基础的。多动症的孩子,并不是说不听话,不讲道理,他是有一个疾病基础在那里,他也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所以父母、老师,包括我们的同伴,在和这些孩子相处的时候,需要理解他们,他们的行为失控并不是自己能够控制的一个行为。

多动症的误区

可能在十几年以前,大家都认为,多动症长大了,自己就会好的。实际上对这个疾病,我们近几年来认识越来越多,我们发现,实际上真到10岁之后,能够自己痊愈的只有25%左右。有70%的多动症儿童,他的症状是要持续到青春期的。

如果在这一部分孩子当中,没有经过一个关注,没有经过正规的治疗和干预,大约有1/3左右的患者,他的症状是要持续到成年期的。所以我们在2013年最新美国精神障碍与诊断条例里面第五版,最新的第五版里面,我们已经加入了一个成人多动症的诊断标准。

随着对这个疾病认识的越来越广,我们对它的很多观念都在更新当中。

多动症的病因

目前,认为多动症是一个异质性的行为障碍。异质性就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并不是由单一的原因引起的,主要分为四个方面。第一个是遗传因素,我们在门诊的时候,经常会碰到一些孩子被诊断多动症之后,他爸爸,特别是孩子的爸爸会说,我小时候好像也有这些问题,只是因为我们可能二十几年,三十几年之前,没有受到过那么多的关注而被忽视了。所以我们发现,如果父母有多动症,他的孩子得多动症的几率要比其他的孩子高5倍以上。这是遗传因素在我们多动症发病里面的一个原因。

第二个是神经递质学说,在多动症的发病原因里面,它是被研究的比较明确,也是我们多动症孩子药物治疗的一个基础。药物治疗就是在这样一个基础上面。

第三个是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的作用。有一些孩子出生的时候可能会有一些缺氧的病史,或者是一些早产儿,低体重出生儿的孩子,这一部分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需要被关注,因为他长大之后,他患多动症的几率就会比其他孩子高很多。

第四个是环境因素和社会因素。环境因素主要是妈妈在怀孕的时候,是不是有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史,包括抽烟、喝酒,或者是妈妈在母孕期是不是得过一些严重的疾病。这些都会造成孩子出生之后多动症患病率的提高。

社会因素包括家庭的因素,学校里的因素,家庭父母的教养方式,如果说对孩子特别严厉,或者是对特别宽松。两种极端的教养方式,对孩子都是不利的。

顾静雯: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七人民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

擅长:儿科呼吸系统、新生儿常见病、多发病及部分疑难病的诊断和治疗。

#清风计划#汇聚海上名医,连接人与健康

#超能健康团#

合作coop@xinjk.com.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