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意梅花的创作。首先要掌握两个基本功。一是能够驾驭用笔形式,二是能够掌握用墨技巧。学习创作写意梅花,不应是简单的模仿作画,应以培养作画目的。创作风格是最终目的。一件优秀的写意梅花作品。
梅花画是中国画的三大画种之一。与人物面,山水画并列。梅画发源于装饰画 ,形成独立的画种已有多年的历史。宋元之前,写意花鸟梅画己有萌芽,宋代、元代相继出现独立意义的写意梅画画种,这一画种笔墨简练,一气画成。梅花可以分为小写意和大写意梅花画种。
小写意花鸟运笔较细,注重形似,大写意梅画笔势豪放,用墨如泼。因此,无论小写意梅画和大写意梅画,其目的都是为了缘物寄情,情景交融,以形与神,意境妙在似与不似之间。
作画时讲究"骨法用笔",以期达到诗、书、画、印融为一体的综合艺术风格。而梅花是花鸟画家寓情抒意,表达情绪的好题材。梅,因先众木而花,先天下而春,花香沁入,有不畏严寒,性情高雄坚贞,故有"四君子之首""花魁"之称。早期梅花多用"积墨"和"圈梅"的技法。
北宋"墨梅始祖"华光和尚(仲仁)、南宋的扬无咎、马麟、元代的王冕、明代的陈录、陈洪绶、清代初期的八大山人、石涛、清代中期的李方膺、金农、晚清的赵之谦、吴昌硕和近现代的齐白石、潘天寿、董寿平、关山月、孙其峰、霍春阳等人均是画梅高手。
他们的画格高简雅逸,超凡脱俗,自有风格并形成了各自的流派,引领艺林,创作的诸多作品为后继者留下了珍贵的艺术遗产。
要画好梅花,首先要了解写意梅花的历史,是为了继承其传统,吸取其精华,其次,临摹和借鉴是必不可少的途径。为了深入了解和探究写意梅花的艺术语言,我根据自己创作实践。总结了以下几点对梅花画法。
一,梅画是中国传统绘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两宋朝廷设置有翰林图画院,这一时期的梅画创作比唐、五代更为繁荣。花鸟画题材丰富,风格多样,技法高超,画梅名家辈出。
如南宁宋初扬无咎画梅以书入画,用飞白写梅干,以篆意写梅枝,画面简洁明快;马麟梅点花"勾染逼真""傅彩妍洁,落笔灵动"。
元代是文人画最为兴盛的时期,花鸟画家继承宋代水墨文人画的传统,水墨花鸟画占据主导地位。墨花、墨禽、墨梅、墨竹已成元代时绘画的主要倾向,代表画家王冕的墨梅用笔虬枝如铁,笔意奋力,挺劲洒脱。
明代卓有成就的花鸟画家陈录,画梅时尽显篆籀草法之妙,苍老遒劲。
清代花鸟画家八大山人(朱耷)画梅运笔刚劲挺拔,用墨浓淡、干湿挥洒自如:石涛画梅构图奇险,笔情恣肆,淋漓洒脱,意境深远:李方膺画墨梅笔法苍老厚,畅达,遒劲;金农画梅以书入画,凝近浑厚,墨色清淡秀润:赵之谦画梅苍老古朴,墨气雄厚:吴昌硕用篆写红梅,笔力厚重老辣,气势雄强,布局新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