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没干活露一手给家人改善伙食(餐无时睡无点舍小家顾大家)(1)

隔离观察病房医护人员共商检查、诊治工作。 受访者供图

新春佳节,本是阖家团圆的日子,众多医护人员却自愿放弃春节休假,来不及与家人吃一餐团圆饭,来不及与家人问一声“新年好”,舍小家为大家,直接奔赴在抗击病魔的第一线,被人们亲切地称为疫情中最美的“逆行者”。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爆发后,广东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第一时间成立了隔离观察病房及隔离观察病房临时党支部,在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激励下,抗疫一线涌现出许许多多感人的典型事迹,他们中有一线带头的院领导、有临床经验丰富的科室主任、有爱岗敬业的医生护士……面对疫情的严峻形势,他们勇敢地站出来,迎难而上,义无反顾地冲上疫情一线。

这些天,他们微信或笔记本记录的点点滴滴,感人肺腑,叫人警醒,催人奋进……

宣传教育科罗弟:

有一种感动叫“争先恐后”

1月28日

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战斗打响后,陈灿院长说,我们需要组建一支由ICU、呼吸及感染科人员组成的医护队伍,随时准备接受上级的通知支援武汉。

我院护理部立即将这个通知发布出去,即刻得到ICU和呼吸科护士们的响应,她们采取接龙的方式,首先报名的有:

简爱华、曾丽娟、陈映名、邓玉敏、张虹、劳秀珠……

随后,护士姐妹们写了一份请战书:

请战书

广东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党委:

此刻,武汉人民正经受着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肆虐,一线医务人员告急。虽然疫情无情,但人间有爱,我们身为重症医学科的护理工作者,救死扶伤是我们的天职!我们郑重向组织提出请求,申请加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救治医疗队,驰援武汉。自愿坚守在抗击病毒的第一线,坚决打赢这场保卫人民群众健康的疫情阻击战。

望批准为盼!

申请人:广东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重症医学科

2020年1月28日

请战书一公布,在护士姐妹中引起巨大反响,护士姐妹们纷纷请战。一位叫唐锦娟的护士问护理部主任李瑞萍:“领导,什么时候去啊,我也想去,我这些天感冒,不知可以去么?我想去武汉支援?”

李瑞萍说:“你先休息,病好了再说。”

唐锦娟坚持说:“我过几天就体力恢复了!”

重症医学科的张雪英,本科,主管护师,ICU专科护士,家中两个小孩未满七岁,自愿者征集中第一时间主动报名。

重症医学科钟荣燕护师,ICU工作5年,主动报名援汉,家中小儿不过一岁多。

卢婷,本科,护师,ICU工作3年,未婚,主动报名援汉。

陈春燕,自愿加入救援队伍。

这些争先恐后的行动,令人感动!

这些年轻的护士,正值人生的美好年华,她们不是去争功领赏,而是去战斗,可能要付出生命的代价,但是,她们毫不犹豫、不怕牺牲、不怕困难、勇往直前,她们只为证明:我是一名白衣天使!

宣传教育科谢忆莹:

眼科护士转身成“疫情防控卫士”

1月29日

自新型冠状病毒肆虐全国以来,我院全体职工上下一心,众志成城,积极抗击疫情。眼科医护人员也不置身事外,积极投入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中。

年前廿九,护士王熔灼在医务科的安排下,奔赴湛江西站监测旅客体温,筑起我市抗击疫情的第一道防线,打响眼科一线抗疫的第一枪,紧接着护士李丹丽、张玮姿大年三十值完夜班。年初二她们得知疼痛科为筹建临时传染隔离病区,需腾空病房搬至眼科时,她们不顾个人的疲惫,主动回到科室协助疼痛科的搬迁。疫情就是命令,年初三医院发出通知,急需增加两名护理人员到西站监测体温,她们又毫不犹豫,主动请缨,分别将1岁多和2岁多的小孩交给年迈的婆婆,在寒风刺骨的夜晚,毅然踏上抗疫的征途,并将继续坚守在第一道战线。舍小家、为大家,没有丝毫豪言壮语,为保卫人民的健康,她们冲锋在前,充分体现了广大医务工作者大爱无私的奉献精神。

隔离观察病房护士长梁晓萍:

抬眼所见都是他们忙碌的身影

1月30日

这几天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牵动着你我的心,疫情就是命令!此刻,无数医务人员全力奋战在一线。1月27日到今天,我院刘旺医生和林小娟护士已经连续5个日夜留守在隔离病房了,始终坚持奋战在防控一线。早上上班到晚上深夜,叫都叫不回去,直至深夜才肯回家稍加休息。他们不是军人却毅然决然坚持守护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白衣是他们的战袍,保障患者安全才是他们最大的喜悦!他们觉得能出份力,是现在最应该做的事!

协助主任、护长环境布局、物资准备、消毒隔离和培训等工作,抬眼所见都是他们忙碌的身影。与此同时,对患者进行治疗护理后,梁晓萍护长和李海娟护士也在默默整理打包特殊感染医疗垃圾,医生在治病救人、舍身忘我时,他们的背后同样有这样的战友们在与他们并肩作战努力防控。在这疫情危难围绕之际,他们都没有比普通人多一份的幸运,却毅然以自己的身躯守护一线,义无反顾!也许他们不知道你们是谁,但我们都知道他们是为了谁!

外科一支部韩卓兴:

除夕之夜送走家人后回院待命

1月30日

2020年的春节不同于往年。

过年了,本该是普天同庆团聚的好时光,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疫情出现,恍如平地一声惊雷,紧接着武汉封城,24个省区市启动一级响应。家家户户瞬间少了往常的欢声笑语,也缺了团聚天伦之乐的身影,凝重气息逐渐蔓延在空气中。

我在医院工作10年有余,罕见广东启动一级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除夕之夜,趁着下班无手术安排的空隙,我将年迈的父母亲和不满三岁的儿子送回老家,随即驱车回医院待命。妻子怀孕快9个月,临盆在即,一家子都需要被照顾,我对此刻的分离深感无奈。但不怕一万只怕万一,将他们送回老家,我才能安心坚守前线。

我是一名医生,救死扶伤是我坚定不移的责任。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我更是一名共产党员,为了人民群众的安全,我必须义无反顾地挡在病魔前面,这就是等于挡在我家人的安全前面。我多治愈一位感染的病患,我的家人就少一分危险。苏格拉底的誓言拉响了战斗的号角,在前方逆行的队伍中,有我的身影,让我们为家园、为中国撑起一片没有硝烟的天空。

然而,身边的亲人朋友对我们生化防护安全很是担忧。疫情发展情况危急,我院临危受命,被定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定点收治医院,但物资严重缺乏,需要社会各界帮助与支持。不是有人趁机发国难财,而是没有货源,物资配备短缺,N95口罩,护目镜,防护服,相当紧缺。就连医用外科口罩也开始紧张了。

大年初三,我们接到上级领导指示,到湛江西站排查新型冠状病毒隐患,在人来人往的车站,因为院里物资短缺,医用外科口罩、帽子和身上的白大褂就是我们的日常装备,防护服之类的紧缺物资,非必要时不能使用。任务下达之时,领导再三嘱咐我们注意防护安全,小心谨慎。配备不完善,领导担心,我们也忐忑。我们熟知病毒的传播途径,医护人员也是血肉之躯,我们明白一个普通口罩不能挡住所有病菌,亦了解接触病人的分泌物、血液等极有可能被传染,但我们还是义无反顾地去了西站出勤。我们坚信,只有医务人员在前线坚守,才有大家早日团聚的可能,才能开启大家全新的旅程。

历史不会忘记2003年“非典”肆虐的日子。那场没有硝烟却异常悲壮的特殊战斗中,成千上万的白衣战士用生命维护着职业尊严,用行动诠释着白衣正能量。为了让更多的人活着,不少医护人员倒在了抗击“非典”第一线。“我是医护人员,我不上谁上?”平淡朴实的话语却是对“非典”最有攻击力的呐喊。“白衣天使”“健康卫士”是人们对医务人员的美誉,但在美誉背后是看不到的艰辛,年幼孩子托付别人照看、年迈父母拜托他人照料……哪怕心有万千思念,仍坚守岗位,牵挂的总是病人的健康,即使是愧对家人。

在医院领导的指示下,大年初三,全院员工取消休假,后勤人员积极联系社会各界帮助,争取早日尽快优化配备。医院领导与科主任昼夜守候在医院里指导工作。大家齐心协力,清空整一栋楼作为定点收治病区。定期查房、组织专家会诊、安抚病患,加班加点,日夜坚守在工作岗位上。

当病人需要时,我们舍小家而顾大家,没日没夜,餐无时,睡无点,严阵以待坚守在死神可能袭击的阵地上。当社会,当人民,需要我们时,我们没有退缩!这是一场硬仗,2003年“非典”时,我们没赶上,在前辈们撑起的天空下安然无恙。这一次,换我们,来护大伙周全。这一年欠下的团圆,定会在不久的将来,定会在大伙万众一心抗灾胜利之日,磅礴归来!

计生办李海燕:

你上了前线,一定要打胜仗

1月31日

你上了前线

在这阖家团圆的除夕

在这灯火辉煌的佳节

丈夫妻儿万般眷恋

兄弟姐妹彻夜难眠

泪水

湿润了千千万万人们的眼

可你说

不能让17年前的噩梦再现

你的职责

就是要突破一条条防线

为生命缔造永远的春天

从此啊

你便是千千万万人们心中日日的牵挂

一定要打胜仗

请你

一定要平安归来

一定要平安归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