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爱像天使的明眸(被遗忘的天使等待爱的滋润)(1)

夕阳记者走进电影院。

9月20日上午,本报30余名夕阳红记者冒着突降的阵雨来到星光影城,观看期待已久的公益大片《有一天》,有不少夕阳红记者早早就赶到了影院门外等候入场,“跳夕阳”舞蹈队的15名夕阳红记者更是8:30就已经到达集合地点,此时距离影片开演还有一个半小时。

电影已有质的飞跃

在参加此次看电影活动的夕阳红记者中,有一名夕阳红记者对电影十分有发言权,他就是张鸣翔。从滨州市电影公司退休的张鸣翔看完电影后感慨良多,他说,从1968年入伍之后,他连续为部队放了11年半电影,“我们这一批北方兵口音接近普通话,说话清楚,因此被选为通讯兵补充到南方兵中。”张鸣翔告诉记者,1979年他从部队转业进入滨州市电影公司,后来到北镇电影院当经理书记,对电影有深刻的了解。

那个年代,电影普及率相对高一些,电影队自带发电机,“那个时候,一个县就有好几个电影队,作为唯一的娱乐手段,非常受大众欢迎。”张鸣翔说,现在的电影反而成为一种“贵族电影”,票价很高,能达到几十甚至上百元,“五六十年代的时候,在乡镇上,一张电影票只要5分钱,县城最多只要一毛钱。”

不过,张鸣翔也提到,现在的电影有了质的飞跃,“原来放电影只需要一块银幕,一只喇叭,只能播放单声道音频。声音在远处的时候,就用降低音量来表现,近处的声音则高一些,以此来表现远近,实际上,都发自一只喇叭。”张鸣翔表示,由单声道到双声道、六声道再到现在的环绕立体声,发展变化非常大。

带老伴儿感受电影院氛围

夕阳红记者傅鸿义带自己的老伴儿参加了这次的活动,“年纪大了,特意出门看电影的机会非常少,这次带老伴儿来,希望让她也感受一下现场的氛围。”

“关注就是力量,孩子们需要的只是一个眼神,让他们不再感觉自己是一个奇怪的人。”傅鸿义说,关爱弱势群体,大家应该用爱心去发现弱智或残疾儿童的聪明才智,让他们充分享受社会的温暖和关爱。

傅鸿义告诉记者,他印象最深的是《礼物》,“这个小短片以两个裕固族小男孩为视角,表现了古老民族文化的逐渐消逝。”傅鸿义说,孩子的妈妈骑着骆驼在沙漠中款款而来,背囊里装满了公公每天输液用的药,画面温暖感人。

“看完这部电影心里五味杂陈的,让我感觉到我们的生活是多么的幸福,没有身体上的缺陷,不愁吃不愁穿,我们应该好好珍惜每一天的精彩生活。”傅鸿义说。

好电影触动人的泪点

看完电影后,夕阳红记者纷纷表示,影片拍得很写实,里面的小朋友们基本都是真实生活中的原型,把生活中的那份真实表现得淋漓尽致,而那份真实感也最容易让人产生共鸣。

被拐卖的儿童、想唱歌的耳聋儿童、想画画的眼盲儿童、想成为面包师的智障儿童、有读写障碍的儿童、家境贫寒的儿童、身体过于肥胖的儿童还有父亲入狱的儿童,其实每个小故事都会给你带来不一样的感觉。这些孩子的故事,有的让人看着很辛酸、有的又让人感到很励志,还有的看着很感动……观众坐在影院里当一回“慈善微电影大赛”的评委,是个不错的体验。

电影观看结束后,夕阳红记者赵金兰表示,这家影院的效果不错,以后还会多去看电影。夕阳红记者傅鸿义则说,关爱弱势群体,大家应该用爱心去发现弱智或残疾儿童的聪明才智,让他们充分享受社会的温暖和关爱。

(编辑:sinabz)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