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论语:读故事,学论语(雍也篇总第125章)

经典原文

子谓仲弓曰:“犁牛之子骍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

1.犁牛:即耕牛。古代祭祀用的牛不能以耕牛代替,系红毛长角,单独饲养的。冉雍,人称犁牛氏。

2.骍且角:骍(xīng),红色。周朝以红色为尊,祭祀用的牛,毛色为红。角,这里指牛角长得端正。

3.用:同《左传》中“用牲于社”的“用”,这里指用于祭祀。

4.山川:山川之神。此喻上层统治者。

5.其舍诸:其,有“怎么会”的意思。舍,舍弃。诸,“之乎”二字的合音。

夫子在评论(一作对仲弓说)仲弓的时候说:“耕牛产下的牛犊长着红色的毛,角也长得整齐端正,人们虽想不用它做祭品,但山川之神难道会舍弃它吗?”

自古忠臣良将皆出于孝子之门(自古寒门出贵子)(1)

经典故事

(一)犁牛之子

冉雍,字仲弓,出身贫寒。他的父亲冉离是一位品行不好的人,但是,他的继母公西氏,却是个非常知书达理且疼爱孩子的人。她听说孔子在讲学,就把三个孩子送入孔子门下学习。

自古忠臣良将皆出于孝子之门(自古寒门出贵子)(2)

因为其父冉离的品行不好,偷过东西,所以冉雍一直很自卑,觉得自己低人一等,而且同窗的小伙伴也会看不起他,甚至会欺负他。有时候,他们还会觉得父亲是小偷,所以,冉雍也会偷东西。

孔子把这一切都看在眼里,准备找一个恰当的时机,教育一下弟子们。

有一天,大家外出游玩,看到一头毛色赤红,头角端正的小牛。

弟子们说:“老师曾经说过,这样的小牛是要用来祭祀山神的。”

自古忠臣良将皆出于孝子之门(自古寒门出贵子)(3)

孔子故意说道:“它的血统不好,不能用。”

学生辩驳道:“血统不影响,因为不是用它父母来祭祀。”

孔子顺势说道:“的确啊,人也一样。不能因为一个人父辈的品行原因,就怀疑甚至否定他的一切。”

弟子们知道孔子说的就是冉雍,从而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并逐渐接纳了冉雍。

后来,冉雍经过自己的不断努力,在孔门中以德行著称,成为了孔门十哲之一,被夫子誉为“雍也可使南面”。

自古忠臣良将皆出于孝子之门(自古寒门出贵子)(4)


(二)寒门贵子薛仁贵

薛礼,字仁贵,山西绛州龙门修村人,唐大业九年(614)生,是南北朝时期名将薛安都的后代,属于河东薛氏家族,但是,到他这一辈已经没落。

由于其父亲薛轨早丧,薛仁贵自幼家贫,却喜欢习文练武,刻苦努力。传说薛仁贵吃了“九牛二虎”,拥有一身神力。

但,生于乱世之中,未有什么发展,生得一副大饭量。长大务农,娶妻柳氏。到了30岁的时候,仍穷困不得志,薛仁贵希望迁移祖坟,以希望带来好运。

他的妻子说:“有本事的人,要善于抓住时机。现在当今皇帝御驾亲征辽东,正是需要猛将的时候,你有这一身的本事,何不从军立个功名?等你富贵还乡,再改葬父母也不晚!”

薛仁贵听了,觉得有道理,就告别妻子,去新绛城里找张士贵将军,应征入伍,开始了他驰骋沙场40年的传奇经历,终成一代名将,并创造了“良策息干戈”、“三箭定天山”、“神勇收辽东”、“仁政高丽国”、“爱民象州城”、“脱帽退万敌”等诸方面在军事、政治上的赫赫功勋。

自古忠臣良将皆出于孝子之门(自古寒门出贵子)(5)


夫子说,人的出身不能被选择,重要的在于自己应有高尚的道德和突出的才干。寒门可以出贵子,英雄莫问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