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说

一字一句 查找汉字(字典每日释一字)(1)

一字一句 查找汉字(字典每日释一字)(2)

“炎”字是个会意字。甲骨文①的上下两把大火,火光冲天,表示火旺。②是金文形体,同样是两把大火。③是小篆形体,同甲骨文的形体更为接近。④是楷书形体,由小篆直接演变而来。

“炎”字的本义是“火盛”,后又引申为“烧”,如《书经•胤征》:“火炎昆冈,玉石俱焚。”“昆冈”是古代传说中的产玉之山。也就是说:火烧了昆冈,玉石全部被焚。由“烧”又可引申为“灼热”,如《水浒传》第十六回:“赤日炎炎似火烧。”假若“炎炎”当“言论美盛貌”讲的时候,那么就要读为(tán谈),如《庄子•齐物论》:“大言炎炎。”这就是指言论多而美的意思。

“炎”也与“焰”通,当“火苗”讲,如《后汉书•任光传》:“火炎烛天地。”这里的“烛”字当“照”讲。这也就是火光照天地的意思。

——左民安《细说汉字》

扩展阅读

一字一句 查找汉字(字典每日释一字)(3)

会意字。从二火,会大火之意。本义为火光上升,读作yán。《说文》:“炎,火光上也。《书·洪范》:“水曰润下,火曰炎上。”可泛指焚烧。《书·胤征》:“火炎昆冈,玉石俱焚。”由焚烧引申为热、极热,如“炎热”、“炎夏”;由热喻指炙手的权势。“炎”还假借指炎症,即身体某部分发生红、肿、热、痛等的症状,如“肝炎”、“脑炎”、“伤口发炎”。又读作yàn,义指火光、火焰,这一意义的“炎”后作从炎、臽声的“燄”。清徐灏《说文解字注笺》:“炎、燄,古今字。”商周甲骨文、金文中用为人名或地名,字形为上下两“火”,以后结构、字形与甲骨文一脉相承。(郭小武叶青)

——李学勤《字源》

来源:汉典文化

,